12月29日,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黄秀章(魅族科技创始人黄章真名)、天音通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虹华新动能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等退出,吉利控股公司武汉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唯一股东。
同时,该公司的市场主体类型,由“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下什么大棋?
吉利进军手机界早有布局。2021年9月,星纪时代成立,李书福出任公司董事长,间接持有星纪时代57.85%的股权,是最终受益人。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移动终端设备制造与移动通信设备销售”。
今年7月4日,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正式宣布星纪时代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双方保持品牌独立。
同日,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大股东由黄章变更为武汉星连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黄质潘变更为沈子瑜;董事长也由黄章变更为沈子瑜。本次交易后,吉利创始人李书福继续担任星纪时代董事长,星纪时代副董事长沈子瑜任魅族科技董事长。
此前,黄章与淘宝中国分别持有魅族49.08%、27.23%的股权,共同控制魅族;收购完成后,淘宝中国退出,黄章对魅族的持股降低至9.79%,作为魅族科技产品战略顾问。
入主魅族之后,吉利的动作已经表明了收购的真正意图:
10月27日,魅族正式公布了FlymeAuto车机系统,它是魅族Flyme在智能座舱上的延续。
11月1日,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车内儿童行为的引导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
相比于直接做手机,借助魅族提升吉利的智能化水平,或许才是收购魅族的真正用意。
为什么是魅族?
王传福曾说,新能源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而吉利将智能化的重点放在了车机上,李书福认为,“手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带来车机更好地发展,车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够推进智能座舱水平的不断提升”。
吉利需要一个在手机市场有声量且有一定用户群体的品牌,来帮助吉利扩大产品生态。魅族基于Windows CE 打造出了M8手机,为品牌积累了大批铁杆粉丝,特别是2012年Flyme系统出世之时,更是让魅族的品牌价值进一步提高。
固定的用户群体,加上用户对独特的操作系统及操作逻辑的习惯,能够方便更多用户进入到以车机系统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当中。而对于魅族来说,也可以摆脱“声量大,销量低”的窘境,借助吉利的品牌运营,将更多的声量转化为销量。
事实上,当下无论是手机厂商做车,还是车企做手机,都是这一套逻辑,只是实现的路径不同。比如苹果和华为,坚持把软件放在首要位置,分别推出了Carplay和鸿蒙车机系统,后者已经上车赛力斯、AITO问界、极狐等多款车型。
而今年6月,魅族就官宣会与领克品牌进行合作,开发Flyme for Car车机系统。随着吉利全资入主魅族,魅族在智能化方面,预计还将影响更多“吉利系”汽车。
其他人都在看:
又拿下一个晶圆厂!比亚迪新项目落子成都
又现数亿融资!这家芯片企业被上汽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