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光亚展都是业内人士的一场大聚会。2019的光亚展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及地区2626家展商共聚一堂,从某种程度反映出照明产业依然向好。作为业内了解新技术和产品的重要窗口,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关注点。本刊特别邀请了几位现场参展的设计师谈谈他们对于本次展会的感受,通过他们的视角对本展进行一次梳理和总结,看看今年的展会从设计的角度传递出哪些观点和信息。
2019广州光亚展随感
吴哲
北京光维间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首席设计师
光亚展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照明年展之一,是一条连接业主、工程商、照明厂商和设计师的桥梁,积极推动着行业的发展。
作为一个照明设计师,我主要关注灯具展区和设计论坛两个内容。
今年的光亚展与2018的展览有所不同,下面我就从上面的两个方面谈一下我个人的感想。
灯具展示区:1,随着灯光秀项目的增多,今年展会上关于光秀的产品展示厂家和面积明显增多,比如森林之光的展位,就吸引了大量的观众驻足与咨询。2,很遗憾有相当多品质与设计较好的灯具厂家只做外销,甚至拒绝观众进入其展位,这种现象真的很无奈。3,感觉有一半的厂家的产品没有任何技术特点和设计看点,只是展会面积的填充,希望光亚展主办方可以在2020年的展会策划中可以对参展商进行精简和双向分类,合理利用资源,增加展会效率。
专业论坛:今年我参加了亚洲照明艺术论坛,收获颇丰。
首先:从演讲嘉宾的选择上看得出策划者的良苦用心,一是嘉宾来自艺术各界(建筑,室内,纯艺术,照明,教育,国际照明设计师),二是所研讨的课题都是大家关注的热题。
其次:虽然本次论坛嘉宾没有邀请行业大咖,但看得出主办方对于中国照明设计行业的清醒认识和对于照明设计的尊重。特别是最后一讲印象深刻。中科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吴硕贤老先生的关于光景学的散文诗集一样的演讲。虽然每页都是白底黑字,但通过他恰到好处的古诗词的引用,让我们从古人的角度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光和光与人的关系与哲理。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门,让我们可以站在一个没有边界的山顶看光景,找到光的设计的灵感和文脉源泉。
再次:论坛让每个有心的从业者的思维彼此交织与共鸣,在这里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让设计探索之路不再孤单。
关于展会的几点感受
李永亮
北京良业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中心副总经理/大设计联盟发起人
贰
假装是一个标题
假装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副标题
一年一度如火如荼的“照明圈的盛会”光亚展结束了,久未联系的圈内人相互间嘘寒问暖,把酒言欢好不开心。各种论坛争强斗艳,各大圈内媒体争相报道。
盛会之后,总结了关于展会的几点感受:
·传统强队谋求转型,曾经的灯具强队也在苦苦挣扎,夹缝中生存,但是没有突破性成果,多沦为相互间的谈资。 ·文旅产业多元融合,灯光秀的企业悄然多了起来,展台设计变新颖了,展台规模也变大了。与人互动的形式也更加的多样,但普遍不甚成熟,模仿痕迹明显。明显感觉文旅夜游已经受到行业的关注,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向。但是从内容的设计思维到制作水准仍与国际同行差距较大。
·Oled仍未有明显突破,展览厂商也少之又少,即便有展品也已然变成了摆设,技术和设计也未有创新。
·智慧照明系统结合5G通讯、新能源汽车充电等国家战略发展迅猛,未来需在灯具设计上有所创新,提高设计水平。
现今的灯光行业已变成多行业多专业融合的综合性产业,支撑光环境设计的产品也将变得更加多元和专业化,光环境的营造也将会更加注重人的参与性以及同自然的和谐共处。未来可期。
设计师角度看光亚
易胜
尚曦照明设计设计总监
一年一度的亚洲最大规模的照明展广州国际照明展如期而至,带着几分的期待逛了一天的展览,说实话近几年的展览有些让人失望。这样的失望,或许早已在意料之中。
今年的照明展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1、传统建筑照明设备的参展厂家减少了,舞台水秀和投影的厂家异常火爆。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重心的调整,前几年比较火爆的市政照明工程往文化旅游照明领域拓展,收到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照明制造厂家的灯具研发生产从传统的建筑照明灯具往生产舞台特效灯,激光水秀灯和3D投影灯等照明设备转型,智能互动及沉侵照明技术进一步得到发展。
2、室内商业照明厂家的收到地产开发放缓的影响,专业性室内厂家的参展较少。
个人担心:目前国内城市景观照明过热,加上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的为拉动内需,加大对文化旅游主题夜景灯光秀的投入,对大量的山体及水体进行过度亮化,造成了大量的环境光污染,现在的城市几乎很难看到暗天空和星空,这是我们从事照明设计不应该看到的。
光亚展所见所闻
孟山山
创星行灯光(北京)事务所
首席设计师
贰
假装是一个标题
假装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副标题
“展内开花展外香”是对本届全行业最大盛会的基本认识,照明设计师眼中的光是与场景相连,巧妙的布置有时会不经意间带给人惊喜,留下深刻的记忆点。
灯具与光的组合形态
展会中灯光布展往往体现一个灯具品牌的品味,室内灯具无论广度和深度要远远大于室外灯光产品,在布展的场景面与灯具形态上尤为突出。
以光为主的光斑阵列
室外灯具给人印象深刻的当如胜亚的产品工业和光学。刁旭老师立体六边形模组光设计为设计师与厂家之间在未来走到一起研发起到了榜样作用。
光与物
展外香的另一种含义解读,来源于以珠三角为中心的一线核心制造商的工厂展厅带来的精细,诸如雅江、珠江、EK为主的舞台灯光的室外景观化跨界产品带来的实景应用展示的震撼力。又以银河进军的室内灯光领域,展厅中的深灰色背景使光与被照物有机融合展现。以艾格罗剧场式的光展厅演绎,戏剧化的代入感,轻松而愉悦的感受其对光技术的掌控力。
...............................................
文中相关配图均有设计师本人提供,文中观点代表设计师本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