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后可以发起提问

屏幕里的产线世代是个什么鬼?

WHYLAB · 2018-03-21
面板大了,产线自然也要更新换代,一方面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得以向人们展示更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随着主流屏幕尺寸的增大,从尺寸固定的玻璃母板上可切割的面板数越来越少。

我们买显示器或者电视,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介绍:

我们今天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屏幕产线里的那些道道。先列两个问题:

1.这个几代几代是怎么划分的?

2.代数越高技术就越先进,产品就越好吗?

按照目前主流的分类,屏幕有 LCD 和 OLED。这两种因为显示机制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在产线世代上也有所区分,LCD 目前可以做到 10.5 代线,而OLED 常见的只是 6 代线。

但你要说 6 代线的 OLED 就一定比 10.5 代的 LCD 产线要差,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代数越高技术不一定就越先进。

那你肯定要问了,如果是同样的工艺制程,比如同是 LCD 或者同是 OLED 呢,这句话适用吗?其实也不太准确,代数越高主要是它的玻璃基板尺寸越大,产量也越大,技术上也确实要相对成熟和先进一些。至于产品的品质好坏,更多还是跟原料选材、生产工艺和质检要求有关。

再回到第一个问题,那这个代数到底是怎么划分的?最大的区别又在哪里?咱们先来看一张图:

▼ 主流玻璃基板尺寸(mm)

这下你知道了,产线世代是跟玻璃基板的尺寸息息相关的。几十年来,液晶显示技术不断发展,液晶面板的尺寸也是不断增大。上世纪80年代最大做到 8.4寸,现在可以做到 110寸。面板大了,产线自然也要更新换代,一方面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得以向人们展示更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随着主流屏幕尺寸的增大,从尺寸固定的玻璃母板上可切割的面板数越来越少。

所以这个几代几代啊,主要是母板尺寸上的提升,也就是把产线同比例放大;其次才是工艺、技术方面的优化和改进。产线大了,能切割的面板数也就多了。于是这里面就又衍生出来一个名词,叫切割效率。其实从 4:3到 16:9再到21:9等等,各种屏幕比例的变化除了有一定的科学因素外,跟切割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般每张玻璃母板切割的数量都会控制在6以上,我们再来看一张图:

关于成本的降低,以三星的4.5代、5代和7代产线为例,4.5代线母板尺寸730mm*920mm,面板制造成本是20美元/英寸;升级到5代线,母板尺寸为1100mm*1300mm,面板制造成本为10美元/英寸;升级到7代线以后(母板尺寸1870*2200mm),成本直接降至7美元/英寸。这也是为什么有的50英寸电视卖得比55英寸电视还贵的原因,所以说,产线和技术上的优越性可以直接带来市场上的压倒性,瞬间 KO 对手。

而在今年,特别是多条10.5代线的陆续量产,65英寸的电视面板将成为厂商对外推广的主流产品。如果你想要换电视的话,可一定要看准了再下手哦。

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
动态8
今日热榜
    行家说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及时了解产业热点动态
    半导体领域的创新推动者
    ©2015-2018 行家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51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