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后可以发起提问

从废墟到美术馆:走访犬岛精炼所美术馆

袁宗南 · 2017-12-04
  • 20236
  • 5
建筑师不仅追求空间的多样化,同时也将「场域」的思考带入美术馆建筑,与艺术家、策展人一同试图摸索建立作品、场域与美术馆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前言

濑户内海艺术季已是广为人知的大型艺术活动,每年总不乏许多远赴盛名而来参与的艺术家与游客。前段时日,笔者终于得空一游这驰名国际的海上艺术岛群,在濑户内海上搭船往返于数岛之间,并在各岛上细细走访,都皆有其独到特色与原生风景。不同艺术家由各岛特色或他们独特观点出发,孕育出响应这个世界疑问的精心作品;除此之外,还有建筑家们呼应当地环境进而打造的特色空间,在此游走,身心灵都受到艺术的撼动与美的召唤。而令笔者印象最深刻的,则是犬岛这个以产业遗产再生作为主轴发展的岛屿,将废弃已久、原为炼铜之地的「犬岛精炼所」产业遗迹再利用改造成成为美术馆。当笔者游走于这个将历史遗迹、美术馆空间与装置艺术品巧妙融合在一起的美术馆之时惊艳万分,虽然该馆自2008年开幕以来迄今已将近10年,但其建筑再利用的规划与其在馆内展览艺术作品所展现的意义,却值得我们再次深入探讨玩味。本次笔者将藉由自己的一笔之力,带各位探访一回犬岛精炼所美术馆。

犬岛的发展历程

犬岛早年曾是日本采石场的重镇,盛产质量优良的花岗岩,大阪城的建造石材部分取自于此地。而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时,因当时日本经济发展突飞,对金属的需求量大量增加,在地理上运送原料的便利性,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的考虑下,濑户内海的多数小岛都因此而建设了大型精炼厂,犬岛便是其中之一。其于1909年建造了精炼所。当时的精炼工业为小岛带来了瞬间的繁荣,但荣景不长,不久后炼铜工业泡沫化,精炼所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兴盛时期时原有五千至六千人居住在此,但因精炼工业的没落,人们撒走,仅在岛上留下只经营了10年便结业的炼铜工厂,与寥寥数十人的居民。

没落后的炼铜厂渐渐成为废墟,偶尔仍有日本电影在此取景。但直到2001年,才由靠开设补习班致富,同时也是日本财团法人直岛福武美术馆财团理事长以及地中美术馆馆长的福武总一郎将此地买下。福武总一郎向来反对毁灭性建筑趋势,并将该想法落实在直岛,使其成为艺术与建筑的朝圣地。他不愿见到犬岛炼铜厂的废墟之美未来将会沦至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厂,希望能如直岛一般来发展犬岛的建筑与艺术环境。于是,他请来具有环境意识的建筑师三分一博志,以及概念艺术家柳幸典制作永久典藏,在两者合作之下,创造一个展示空间与艺术展品相融的美术馆,完成犬岛第一阶段的艺术计划,亦即今日的犬岛精炼所美术馆。

图1:新建之犬岛精炼所美术馆整外观、产业遗迹与整体景观全貌。

美__建筑设计的奥秘

该美术馆基地位于犬岛靠海之处,面对这一片广大遗址,向来秉持着「需让风、光、水等自然元素于建筑空间中的利用与表现」设计理念的建筑师三分一博志,在规画该美术馆设计方向时,认为有些必须纳入设计考虑的要点,诸如:此处近代产业遗址的保存、旧精炼厂的建筑再利用、空间循环系统的运作,以及艺术展示空间与艺术品间如何配合。以上述四项条件作为基准,建筑师在整体空间规划设计上,并非是将整个废墟整修一新,而是尽可能的保留了废墟原本的面貌。配合既有废墟建物与整体环境地景的尺度,保留并整理前后精炼所与后方的发电所的旧遗迹,只在中间新建一个能与环境尺度融合的新量体。

图2:炼瓦的断垣残壁与美术馆新建筑体尺度与颜色都互相融合,展现新魅力。

在犬岛这上,有着充分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如太阳,风、地热,和现有废物—如废墟炼瓦以及矿渣,建筑师认为这些都是能够彰显犬岛特色的重要资源,而本地特产的花岗石亦同。于是乎在建筑材料上的选择上,建筑师采用了由炼铜炉渣—这是铜冶炼工艺的副产品—所再次制造的炼瓦,其具有非凡的储热能力,于是从剩余的工业废物中制造了超过17,000块砖,以覆盖博物馆的地板和墙壁。而该地盛产的花岗岩也因具有极好的保热效果,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外观上。另外,建筑师对过去的旧精炼厂建筑亦作了番研究,发现过去的屋顶应是采用木结构,于是在新建筑量体中便以木材作为屋顶桁架,试图呈现过去的氛围,并因玻璃具有耐候与集热的特性,以及透光的效果,将之利用作为屋顶。最后,在空间规画与材料使用相互整合之下,新建筑量体以四个主要空间组成:一是以地热控制冷却的大地艺廊。二、以玻璃为屋顶材料覆盖,可以贮藏太阳能热量的太阳温室。三、作为缓冲区和博物馆的中心定位点的能源大厅,则是利用由温室效应控制其空气进行热对流。四、最后的烟囱大厅则是被利用在控制整体室内的空气流通。这四个空间之间简单而又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相互关系,确保了整体建筑物的空气能不断流动,进而使全年保持相同的平均室内温度成为可能。

图3:犬岛精炼所美术馆建筑外观,新量体与旧建筑互相融合。

图4:精炼所部分遗址,在此可远眺濑户内海海景。

图5:精炼所部分遗址,以前是厂区的发电所之一。

此外,冈山大学环境理工学部则负责进一步整合馆舍的环境系统,透过外部的太阳能与内部的地热进行发电,并广设植栽净化水质及循环再生使用。配合基地环境的植栽,以太阳与地热等自然能量,导入高纯度的净水系统,整体环境循环系统以保育为最优先考虑进行环境营造,期望能够达成社会资源永续循环的最终目标。

图6:美术馆整体水循环系统与烟囱效应说明图

空间与艺术作品相辅相成

当笔者由经过锈化处理的大门进入美术馆基地,眼前景色便已然展现出一股”旧”的气氛—蔓延在眼前的的是些许坍塌的地面与腐朽砖墙的风景。烁着黑色光泽的炼瓦砖迷宫是精练所的遗址。建筑师于整修时,将砖墙高度统一至约普通一层楼的高度,这样的空间正好开放了人的视野,将自然环境中的天与海容纳入视线范围内,与近在眼前的废墟及新建物融合。好天气时湛蓝的天,与闪着光泽的黑色炼瓦,让人一开始便因这独特颓废风格而被拉进另一时空中。

进入美术馆本体,首先进入一条漆黑又冗长的通道,作为踏上这段艺术的小旅程起点。这条位于大地艺廊的《镜之回廊》便是进入展馆内第一个作品,是艺术家柳幸典以三岛由纪夫的文学作品「太阳与铁」作为灵感的创作。《太阳与铁》被认为是作家在自我的意识下所做最大限度的创作,同时也是作家最后的告白。在这条信道中,藉由安装在通道角落的多面镜子所产生的反射着由北面顶部进入的微光,延展出一个迷幻且虚无的空间;行走于其之间时,原本以为是直行于通道,其实却是无尽的转弯。艺术家呼应着三岛书中虚无的笔调,似乎想让观者在冗长而漆黑的镜面廊道中凝视自身所映照出的无穷倒影,亦试图让观者感受到在书中三岛所想表达太阳离不开死亡的意象。

图7:柳幸典装置艺术作品—镜之回廊。

穿越过镜之回廊后,跟着来到位能量大厅的。这空间原本是精炼所的发电所在处,后来建筑师以太阳能、地热等自然能量为原点,使用犬岛本土开采的岩石、矿渣砖块等材料做为空间构成的元素。进入此处后,会先被强烈逆光照的有些张不开眼,待眼睛适应光线后,便会注意到那些挂着的对象。这些都是艺术家将三岛由纪夫过去位于东京的住所—「松涛之家」内之物品拆卸解构后再重新编排对象之间的关系,并悬挂大部分对象在半空,于底部设置一大水池,倒映成一轮黑色太阳,艺术家将此作品名为《英雄干电池》。而由此作品右后方的门出来后,便到以玻璃作为屋顶覆盖的烟囱大厅,在此仍挂着有着三岛故居的对象,其中的阶梯则暗喻着三岛作品「太阳与铁」里曾提及到的古希腊神话里依卡洛斯的死亡。

图8:柳幸典装置艺术作品—英雄干电池。

图9:柳幸典装置艺术作品。以阶梯暗喻接近太阳的死亡。

另一侧展间,则是以投影的方式展现三岛由纪夫所写的《英灵之声》内的字句。在《英灵之声》一文中,三岛以能剧中修罗剧演出的手法,描述了第一人称的“我”所参加的一次奇妙的通灵仪式(归神会)。起初,与会者以为借神官的肉体显现出来的只是普通的土地神,却发现招来了大群充满怨恨的亡灵,亡灵自称是已经成神的、在“二·二六事变”中被处死的皇道派青年军官,随之又向会场的众人引荐了自己的晚辈之神—在太平洋战争中撞死在美军舰队的神风特攻队员,而这些人的灵位在战后都被送入靖国神社,接受供奉和祭祀,在日本被称作「英灵」。但三岛实际上是藉由这些被日本政府奉为「英灵」的战死者之口,对战时日本的天皇制和皇国史观进行了简短而辛辣的反思和批判。

该展间密闭且相当狭小,每次只容许15人进入,一开始仅是整个空间中充满红光,然后渐次地将左右两侧纸门拉开后投影浮现的文字,直至两扇门全部打开。观者仿佛就似去亲身体验一回文章内的通灵仪式,刺眼红光中透出的文字宛如亡灵的低语,在狭小空间中,着实震撼人心。

图10:柳幸典装置艺术作品—英灵之声。以投影方式展现垂落的字句,宛如可以感受到三岛在写下这篇文字时内心强烈的不甘。

最后,终于来到最后一个作品。在阳光画廊里,艺术家仍以三岛故居的木造架构座为主要空间构成,里面垂挂着以三岛由纪夫自杀前发给自卫队的檄文内容所打造的黄铜立体字。这些黄铜字体随风微微摇动,反射着光线,显得既轻盈又闪亮。如此轻盈的物体却乘载相对来说过于沉重的情感,如从天上洒落下来的雨,散发着一股悲壮感。

图11:柳幸典制作艺术装置。在三岛故居原木构造框架中,悬挂大量以黄铜做的文字。

图12:柳幸典制作艺术装置。悬挂的黄铜字内容为三岛自杀前写给自卫队的檄文。

在观览过全部的艺术作品后,似乎可以感受到艺术家透过轻与重、光明与黑暗之间的对比,企图在精炼所美术馆这一具有着特殊氛围的场域,反复地表达难以言语形容之事。以在作品中屡次为日本文化敲下警钟的三岛由纪夫带出的文化意象,让人感受到或许艺术家想传递的是对于近代化产业污染的反省与质问。但艺术家并不要求观者于面对作品时必须立即在心中产生答案,而是希望观者可在透过感受这些装置艺术的瞬间与其后的反思,进一步去了解在这近代化产业遗产群之下潜藏的记忆和历史所带来的意义。

结语

在过往的美术馆设计中,空间设计与展品的放置通常是分开思考的项目,但新时代来临,美术馆也都能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在所谓「第三世代」的美术馆中,便是跳脱原本的思维架构,建筑师不仅追求空间的多样化,同时也将「场域」的思考带入美术馆建筑,与艺术家、策展人一同试图摸索建立作品、场域与美术馆三者间的相互关系。而旧空间的活化再利用,对于环境省思与文化性的保存有着极大的作用,也显示出新博物馆学将展示视为艺术与环境共生的一种可能。旧建筑再利用已不是新鲜事,但如何能在重新利用的同时兼顾整体环境、保有其精神性并在赋予其另一层新的意义,使其被活化后能更有价值?笔者认为,这便是犬岛精炼所美术馆值得借镜之处。

*注:本文由行家说APP与行家专栏作者袁宗南联合出品。独家授权公众号西顿照明(cdn-lighting)发布,谢绝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详情咨询微信号:hangjia199

· End ·

感谢支持原创的西顿照明对原创基金的赞助

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
认证行家
动态13 · 收获阅读169991
袁宗南照明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北京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照明工学博士,毕业于台湾中原大学室内设计系。具备I.A.L.D(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会员资格。任台湾中原大学、国立联合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助理教授,同时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担任培训讲师,致力于两岸的照明设计教育工作,担任无数教职、演讲、研讨会等活动。期望透过在地文化融合照明设计,为振兴地方经济及观光活动而努力。
今日热榜
    行家说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及时了解产业热点动态
    ©2015-2018 行家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51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