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后可以发起提问

亮化与艺术化

江海阳 · 2017-09-07
  • 9680
  • 7
眼前的这栋建筑照明就是在强调“构成美”。首先是平面构成,然后由空间载体而引发的立体构成,构成形成了视觉愉悦,说起来很简单,其实这是照明设计的伟大进步。

图注:厦门的城市夜景,很大程度上是未来几年的中国城市照明风向标。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进步,但也能看到新旧混搭所形成的折中现象。(图片来自网络)

这几天微信被厦门城市照明刷屏了,金砖国家会议在厦门举行,全城辉映不夜天,这是今年照明界的一大盛事。

有一张片子拍摄的建筑我很熟悉,我的办公室就在旁边,每次路过都会被其吸引,体积硕大的长方形建筑像一堵墙一样亘在环岛路上,很逼仄。现在的照明做得很有意思,在玻璃幕墙竖向的外龙骨上装上线型灯,每一段不长,三层楼高那样,很多段聚合在一起,浅蓝色,整体在做徐徐的明暗变化。

在竖向龙骨上装灯,手法太普通了,没有什么出奇的。但是这个建筑照明之所以吸引我,肯定有原因,我们来分析一下:

如果是从上到下整条竖龙骨全部装满灯,这是最常见的手法,每个城市都比比皆是,看到了我也会骂娘。搞什么啊,一点品味都没有。但是这栋建筑不是这样,每段两层楼那么高,断开安装。建筑的中心是一个很高的方洞,像巴黎拉德芳斯拱门一样。建筑本身也是S型扭曲着,有变化错位感。这些一段段的线型灯从洞口开始很密集,逐渐过渡到两侧时候变得很稀疏,从密集到稀疏,那些蓝色的线型灯形成梯度变化,显得很深邃很夸张,空间艺术感油然而生。

今年的厦门金砖峰会城市照明多是出于许东亮老师手笔,许老师是设计大家,他理解的空间现象自然是有其独到之处,对于构成设计更是下意识的事。我眼前的这栋建筑照明就是在强调“构成美”。首先是平面构成,然后由空间载体而引发的立体构成,构成形成了视觉愉悦,说起来很简单,其实这是照明设计的伟大进步。

我们见惯了,甚至是极度厌恶了那些没有节制的建筑照明现象了,全装灯,装满灯,全部亮,亮彤彤。这是当下城市照明中的常态现象,大江南北席卷城乡,可谓是——天下照明,唯亮不破。这就是提倡了十几年的,从政府到集成商到设计师再到灯具厂家的起哄般的“城市亮化”事件了。

我特别反感“亮化”一词,不知道这是谁发明的?中国人好造词,这些年更是登峰造极,一直到人民日报出来反对那些社会流行语的泛滥,我觉得“亮化”一词也应该在禁止之列。为什么呢?因为“亮化”并不代表美化,甚至很多时候亮化在视觉上等同于丑化。如果我们的后世子孙看到今天大张旗鼓耗费巨资干的这些城市照明事情,他们一定很奇怪,为什么我们爷爷那辈人的审美水平这么低呢?这么丑的东西都趋之如骛,简直是无法忍受。

当我们这代人失去了唐宋的文雅,明清的简质,民国的气度时候,我们只剩下了浮夸和奢华,还是那种不加遮掩的直白,一点对于今天和后世负责的态度都没有。

可能大家以前都很穷,连个电灯都舍不得开的家庭怎么会不喜欢有钱以后的“亮”呢?今天城市大众审美是越亮越好,亮才代表着存在、繁华、物质充沛、美丽和集体狂欢。亮是内容,是把所干的事情全端到台面上给别人看。大户人家,有钱。

很多年以后再来看今天的事情,我想我们这些参与者都是一片唏嘘。

许老师是建筑师出身,于是他的很多建筑照明都是具有强调建筑体块的特指性设计。比如这栋楼右侧的板式住宅建筑,他用多种不同配光的投光灯组合来投射,形成强烈块面感,立体性更强,这也是只有建筑师思维的人才能执着于空间的体积关系。建筑是存在于自然中的突出物,许老师喜欢将白天建筑的突出延伸到夜晚去,这是建筑师出身的偏爱。其实这种创新的手法也是本次厦门城市照明中的一个亮点。

所以在上面这张图片中我们看到了两点现象,总结一下:

一,构成意识。在建筑的立面上首先展开平面构成,然后是构成形成的“视错觉”,这等于是重新定义了这栋建筑,忽略了建筑在白天的诸多特征,你的体量关系(S型),高度、宽度、厚度,没有了。只是利用洞口的虹吸效应,将灯光和洞口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建筑认知。

二,立体意识。建筑的一侧厚度被完整照亮,强调建筑在夜晚的体积以及区别于夜晚的天空背景。甚至是从更多身后的建筑群中脱离出来,形成完整存在。手法简单、干净、准确,值得学习。

图注:格式塔心理学的联想与暗示。

我们经常爱谈“节能”,好像大家用上了LED灯具就集体实现节能目标一样,其实只要是装饰照明就不存在节能,照明本身就是一种能源消耗,而我们只是要注意如何最大化地实现能源的节约。科技的进步不能代表真正的节能,哪怕你生产一瓦一千流明的光源,也阻挡不了人们无目的的滥用。所以真正的节能是意识节能,设计节能。能用少量灯照明的不需要多数灯,能需要小功率的不需要大功率,这需要设计师的全局掌控能力,其中对于空间的艺术产生敏锐认识很重要,这就牵扯到如何用灯光形成艺术的、审美的空间图形问题了。

我们知道“格式塔心理学”,那个著名的“人面杯”图,形象地再现了“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格式塔心理学”和大众流行设计结合很深,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渐残缺的世界里。这种残缺不仅体现在人的道德层面,危机感、末世理论、焦躁和恐惧,同时也体现在物质世界的各种形态上,比如解构主义建筑的无意义性,或者暗示作用。冲突和矛盾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我们的感官接受能力没见增长,相反信息的爆炸促使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有甄别地选择性接受,很多事物陷入人的碎片联想过程中,可能从一个出发点会延伸出无数个不同结果,以前单纯的A—B—C的固有思路被打破了,从而可能是A—C—B,B—A—C,C—B—A的错乱逻辑,于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底”也被解构为无数层次的反复组合。

通俗上讲我们感觉到的信息虽然不完整、很片段,但当感觉信息和心理经验相互作用时,所引起的认知经验是完整的、有组织的。一般来说,图形和背景的区分越大,越容易被感知;区分越小,图形和背景越不容易被区别。在城市的黑暗中(我们假设是黑暗),所有的界面层次消失了,在图形和背景黏缠在一起的时候,需要个体以何种方式来组织、看待它。照明设计就是起到这样的功用,我们要把夜晚的图底关系梳理出来,让标志物更明显更具有导视作用,让空间距离更富有变化性和尺度感。

图注:雕塑的重点刻画以及光色简易让它从繁芜的背景中跳出来形成明快画面。但是背景却是杂乱的。

很显然,上图中的背景是杂乱的,杂乱的原因是所有的照明载体组合在一起的时候,首先是失去了主次关系。照明的主次关系根本上是亮度关系。最主要的、最有特征的、最能代表区域文化的、最能唤起人的欣赏认同的,在空间中它就是主体,在亮度上就要优先考虑,在照明手法上予以精确设计。所以我们看到上图的背景就缺乏了在主次关系上的对比和联系。当人的视线游动时,图会成为底,底会成为图,上图背景中那个横向线条的建筑无疑是更后方建筑中的主体,是前景,但是它已经混同到背景中了,空间于是变得粘稠。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在他的著作《街道的美学》中认识到白天中建筑是图形,天空是背景,夜晚中窗户的灯光是图形而建筑是背景,这种图底关系是互相置换的。照明的手法是对空间中诸多载体的认识再呈现。我们看上图背景中那些密密麻麻布满的窗洞灯,会不会产生密集恐惧呢?可不可以在无数的像素点亮起成为图形的时候,这些图形有一些“格式塔”思维?这些图形能给人以联想、暗示、欣赏、知觉转移呢?

所以我们再来看看“亮化”这个词,单纯为亮而去做的夜景照明可以休矣!之所以一个城市突然全城亮了,老百姓趋之若鹜,不是你做的亮有多美,而是老百姓一下子告别了素常见惯的黑麻麻,满眼亮堂堂了,怎么会不高兴?

亮化,只是为亮而去照明,不会考虑灯具的安装位置、体积大小、合理合度、视觉感受、审美延展、知觉联想。

艺术化,是有组织、有目的、有方向、有理想的去做设计,去考虑空间的节奏、快慢、缓急、心理温度、感官舒适度,犹如一个画家在空间中作画。不知道大家看过工笔重彩的绘画过程没有,白描构图,底色铺就,然后一点点描绘细节,逐渐晕染提亮,这个过程照明设计也是同样。只是光的叠加不能太多,不然就会感觉光色很脏;光也不能铺满全亮,不然就会感觉画面很堵塞,很憋气。

过犹不及,这个道理在今天的城市照明中快要被人遗忘。

2017年9月2日于厦门五缘湾

*注:本文由行家说APP与行家专栏作者江海阳联合出品。谢绝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授权或加入行家说用户微信群,!请联系微信号:hangjia199

· End ·

感谢支持原创的天电光电对专栏基金的赞助

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
认证行家
动态61 · 收获阅读681017
江海阳,高级室内建筑师,一级照明设计师,文化照明倡导者,江海阳工作室主持设计师。设计文论代表作:《设计的三观——文创照明之境》、《形意之间——论照明设计场所精神》、《城市精神生与死》 《照明设计符号学》、《城市商业空间照明中的情感心理需求》、《福建省城市照明现状与品质提升思考》、《照明美学的再审视》
今日热榜
    行家说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及时了解产业热点动态
    ©2015-2018 行家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51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