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的加速我覺得沒有,間接的加速可能有。
先說兩個重點,1.Glo是搞Nanowire的,跟現在主流Planar Structure的LED完全就是不同路線;2.Glo是走超高PPI路線的Micro Chip,驅動的背板是CMOS邏輯電路, 合作提供Silicon Wafer的是台灣的JDC(技術負責人Steve曾在行家說沙龍與大家見面),這與Glass-base或PCB-base的應用又是不同路線了,主要在微顯影。
直接的加速為何沒有?因為這條路線跟我們平常在聊的RGB批次Transfer弱相關,一邊是一兩吋以下的微晶片,一邊是五吋以上的消費電子,故事不同,背板不同,光源製程不同,Transfer(Bonding)方式不同,可互通的東西少。
為什麼間接的影響有?其實你的問題就是答案了。因為對大部分人來說,管他什麼複雜的技術背景,反正都可以叫Micro LED嘛,這個故事的白話解讀就是「Google也對Micro LED投了信任票,加入Micro LED的發展陣營」,到時除了Sony跟Apple外,至少多了一個巨人可以說嘴了,你懂的,所以我覺得商業上對Micro LED而言總歸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