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后可以发起提问

三问

江海阳 · 2017-08-10
  • 13540
  • 7
很多时候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取决权不是来自设计师或者业主,还有更大层面的政治背景以及形象诉求在起作用。

我们做设计之前应该有“三问”,不仅是在梳理项目,也是在发明本心。

列举如下——

一、投资方为什么要做?

二、做完谁来看或者使用?

三、完成后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其实这三问可谓是阐述了一个项目从立项到设计到实施,最后到完工结束、营业开放的全过程思量。是啊!任何一个项目都有要去投资建设的理由,尤其我们做照明设计更是要有此第一问——“为什么要做?”不做不是也很好吗,白天建筑已经在那里了,晚上室内透出点点窗光,况且现在城市的夜空都要比建筑亮,你做不做建筑都在那里矗立着,为什么一定要把建筑照亮呢?

其实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个道理和“为什么要有人类”好像有点类似,为什么这个地球要有人类?我只是有种感觉,这个地球上没有人类,自然界会更美好,更生机勃勃。可是没有人类的地球就是再美好,好像还是缺了很多东西,对,就是智慧所带来的人创之美,这个美可以媲美于自然。同样道理,很多人对于城市照明,尤其是城市装饰照明反感,认为是极大浪费能源和夜环境污染。可是装饰照明才是推动照明经济向前发展的动力,如果只剩下功能照明,那些路灯绝不可能引爆今天城市中各种照明现象的火爆。

厦门正在做金砖峰会的前期准备,我办公室窗外的几栋高楼新装上了灯,这几天正在调试,顺着玻璃幕墙竖向框架阵列的线性灯,表演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变化。有一种朦胧的抽象图案,2200K的色温,寓意可能是金子在闪烁,然后我看到一大排建筑都是这样。

对,厦门为什么要投资这么多来做城市照明?而且以“金色”这种并不适合厦门固有气质的颜色来设计?在传统记忆里越靠北的北方人会更喜欢金色。也许这种诉求表现的就是“金砖峰会”这种意思,以最简单的直白的语言告诉你,这里要开金砖会议了。可见,很多时候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取决权不是来自设计师或者业主,还有更大层面的政治背景以及形象诉求在起作用。可这对吗?

图注:现场颜色其实很黄。

既然是装饰照明,那干吗要谈该不该做,中国人一贯喜欢装饰。当然了,论起装饰性还有一个民族丝毫不弱于我们,你看阿拉伯人对于装饰性图案的研究和运用已经到了无上尊崇的地步。爱好装饰是亚洲人的通病,所以我们喜欢在建筑上点缀很多灯,这一点都没错。错的是装饰性的灯光并不装饰,很大部分沦为丑恶——没有构图、形式语言、美学和艺术欣赏,装饰的生硬又无趣。

我这里谈“为什么要做”显然不是这个话题方向,但是又和上述内容脱不了干系。因为“一切设计都是社会各种现象酝酿多年以后结出的花”。

“为什么要做”这是一个包含了社会学、心理学、设计学、经济学等等意识思维的问题,设计不是孤立于社会,而是紧密地发生在社会的种种问题的大荟萃。设计是在改变社会,引导时尚,改善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设计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标志。

我做了一个海岛的政府机构集合片区照明设计,这片建筑巍峨庄严,中轴对称布局,前面还有市民广场,总面积达上万平米,说是未来的城市商务区,也是金融、行政、办公、企业总部、市民集会的地方。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不管这种建筑形态符合不符合做为一个“旨在打造海岛型旅游度假区”形象的目标追求。

拿“为什么要做”这个问题来提问这里,你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政治,第二是地域文化,第三是海岛特征。说实在的,我好像在给大家讲怎么去做套路设计。设计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你仔细想一想,在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心理中,能掏钱来做设计的政府业主无非是这三种心态,如何准确把握这些业主心态,用设计的语言和逻辑描绘阐述,这就是抓住了设计的要领。

那私人投资的项目,业主有什么心态呢?你也要考虑三种因素,第一设计对路,第二文化呈现,第三投资准确。“为什么要做”的问题是在将设计师对项目的深度思考提问给业主,你为什么要投资做项目?这是对项目的合理性以及基本情况的再发问。很多时候业主都没想好“为什么要做”就贸然上马建设了,速度快不见得成效快,能做成对社会有价值和积极意义的才是好事情。

第二个问题是“做给谁来看?”这里面的“谁”就是目标受众、观众。钱也花了,项目也建成了,谁来消费谁来得益呢?照明设计方案上流行做“视点分析”,这也是一种谁来看的浅层次思考。

南昌的“秋水广场”一到夏天的夜晚最是热闹,太多市民聚集在这里等着欣赏城市的各种表演,有音乐水秀,据闻喷出120米的亚洲最高水柱。有连绵成片的沿江建筑媒体立面播放,场面壮观,几百栋高楼画面一致共长天一色。城市变成一个光色舞台,变成表演者,变成生活背景,变成有内容和故事的连续画面,而市民就是受众。政府投资的目的是让市民夜晚前来体验和欣赏,改善城市形象,提升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这是不是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的进一步推理延伸?

图注:人头攒动的夏夜一景。

受众的满意与否才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基础。做完了被人熟视无睹没有任何情感波澜,这是最冤枉的投资。想要让受众接受那就要投其所好,用设计让空间丰满,变得更有秩序;用设计让人与环境的关系舒缓,带来更多感官享受;用设计更好地体现项目气质,以求项目能和周边环境和区域特征对应起来。

设计师要分析受众心理,不是简单地让投资方满意就可以了,设计的任务是让“业主的业主”满意。政府的业主是人民,地产商的业主是购房者,商业体的业主是消费者,娱乐场的业主是一掷千金的豪客。这些都是项目的受众,让他们满意才是一个项目成功的根本。设计师要替投资方分析受众群体,这是一种前期市场调查:受众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消费层次。如何培养受众?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早期万达那种以自身影响和实力就能带动某一片偏远区域地价和物资供应紧张的时代了。就是万达也会以注册资本价一次性打包售卖掉几十个文旅地产项目,高杠杆下的资本投入越来越谨慎,受众消费习惯的引导培养何其艰难!

说到这里了,最近关于“特色小镇”的旅游项目非常火热,以“特色小镇”为噱头,实质上还是以地产开发为主导模式的“特色小镇”项目很快就会进入衰退,这就像“共享单车”一样投资者都在炒作概念。今天“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城市一大丑态,你可以在路口发现摞在一起的报废单车无人清理,随处可见“共享”垃圾,为了维持更高市场占有率,单车还在无休止上市。这和“特色小镇”风是一样的,都是在受众都没想好是谁,就要融资运作了,这种无视受众只顾圈钱的手段,也是很快就会落败。

城市照明的受众是市民,那就打造能让市民感受到新鲜、刺激或者安详的视觉享受、生理体验、情感互动。商业照明受众是消费者,那就营建一个适度、舒缓、指向准确、丰富有趣的商业环境。房地产的照明应该是提供一个优雅、诗意、和谐、静谧的生活空间。行政办公照明的受众应该能感受到高效、便捷、迅速、清爽、色彩欢快,在这样的空间氛围里才能有出色的工作表现。

图注:好像灯光的诗意与艺术化都只能在想象中了。

第三个问题是“完成后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既然是投资就一定要讲回报,政府投资城市照明的目的当然不会局限在市民的夜晚欣赏上。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宣传之外是不是还有更多夜晚经济的收入?某市在刚刚做完沿江媒体建筑灯光秀以后,就在想能不能把这个大电视播放更多内容?有政府宣传也有商业广告,于是开始了积极的市场研讨和跨市经验交流。

当然了我是不鼓励和提倡这种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城市照明行为,如果这样做,何谈品质之说?都做成上海浦东黄浦江沿线建筑的巨幅广告了,就成了赤裸裸的商业交换。城市的第一目的还是以“宜居”为首选。

图注:这是一个以商业交换为目的的城市照明时代。连上海中心也占据了最高位置播放广告,极其热闹。

我们谈的价值是更具有深刻社会积极影响一面的价值,比如塑造了空间美学灯光,营造了诗意的、艺术的、唯美的、享受的生理心理体验,带来更多美誉度宣传,提升项目的潜在附加值,以及受众认同以后的口碑效应。设计如何实现上述条件?设计是为项目的诞生和运营提供健康的导向,超越设计的形式本身来谈设计的系列开发,这个话题又是文创策划设计的内容了。

*注:本文由行家说APP与行家专栏作者江海阳联合出品。谢绝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授权或加入行家说用户微信群,请联系微信号:hangjia199

· End ·

感谢支持原创的天电光电对专栏基金的赞助

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
认证行家
动态61 · 收获阅读678977
江海阳,高级室内建筑师,一级照明设计师,文化照明倡导者,江海阳工作室主持设计师。设计文论代表作:《设计的三观——文创照明之境》、《形意之间——论照明设计场所精神》、《城市精神生与死》 《照明设计符号学》、《城市商业空间照明中的情感心理需求》、《福建省城市照明现状与品质提升思考》、《照明美学的再审视》
今日热榜
    行家说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及时了解产业热点动态
    ©2015-2018 行家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51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