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后可以发起提问

高性能印刷 OLED 显示关键材料与技术发展现状

显示世界 · 2016-12-22
作者: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尤静,王世荣,李祥高0、引 言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低功耗、宽工作温度范

作者: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尤静,王世荣,李祥高

0、引 言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低功耗、宽工作温度范围、可柔性化等优点,其作为下一代显示和照明的核心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IDTechEx 报道的OLED 市场走势如图 1 所示。

截至 2014 年,OLED 的市场规模已达到 126 亿美元(见图 1)。根据美国的 OLED 联盟(The OLEDAssociation)以及 Global Information 公司发布的市场报告显示,2015年 OLED 的出货量超过 3.7 亿片,同比增长 54%。据预测,到 2020 年,OLED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00 亿美元,规模达到电子工业总市场的70%以上。

1、印刷 OLED

目前,基于蒸镀工艺的小分子 OLED 面板仍然是市售的主流,但蒸镀工艺、材料和制造成本等制约了大尺寸 OLED 显示面板的规模化应用。印刷OLED 显示是利用现代印刷工艺制造 OLED 面板的新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柔性化和大尺寸面板生产等优点。

印刷 OLED 显示的制备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喷墨打印成膜过程主要是通过电脑控制的喷嘴,将一定浓度的载流子注入层、传输层、发光层材料构成的功能墨水沉积在电极或者其他功能层上,溶剂挥发后在喷印的位置形成所需要的像素点。像素点挥发成膜过程中,受到溶剂表面张力、溶质结晶特性的影响,极易形成边缘厚、中间薄的形态,俗称“咖啡环”效应。这是造成印刷 OLED 显示面板无法达到市场化要求的主要问题。

高质量印刷 OLED 显示面板要求红、绿、蓝三色显示像素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和较长的运行寿命。而高效率、长寿命 OLED 器件多采用自上而下层层堆积的多层结构,通过电子、空穴传输层来调节电子、空穴注入迁移,实现器件内部的载流子平衡。针对印刷 OLED 面板的制备工艺,高质量 OLED 面板需要克服的难点主要为:①如何在不同材质基底上实现高质量印刷像素点;②如何实现高质量多层像素点的印刷;③如何提高功能材料的溶解度和成膜性;④如何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2、高质量印刷 OLED显示关键材料

目前市售的发光材料、载流子传输材料多是针对蒸镀工艺开发的小分子芳香化合物。直接应用于印刷工艺存在溶解性差、成膜性差、容易结晶等问题,单通过印刷工艺的改进,也难以得到高质量的 OLED刷工艺开发发光材料、载流子传输材料和电极材料,以及各个功能层的印刷墨水等关键材料。

2.1 发光材料

目前磷光器件主要采用主体-客体混合型发光层,其中客体材料多为小分子金属配合物,而主体材料则多是一些小分子芳香杂环化合物或芳香杂环聚合物。这类材料在印刷 OLED 显示点阵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结晶析出问题,影响发光效率。

针对印刷工艺对溶解性和成膜性的要求,利用增溶基团修饰的小分子发光核和主体材料/磷光发光中心一体化的树枝状分子设计思想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高效印刷型红、绿磷光材料。

蓝光器件由于需要宽带隙材料,难以利用三线态发光。而单线态激子的利用率仅为 25%,这使得蓝光器件的性能远远落后于红、绿光器件。由此可见,实现高效率印刷 OLED 显示,需要提高蓝光器件的发光效率,特别是突破25%,的激子利用率。目前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杂化局域电荷转移(HLCT)等理论已提出,通过上转换或电荷转移态发光来提高三线态激子的利用率。

2.2 载流子传输材料

高效率 OLED 显示器件仍需要通过多层器件构造实现,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用自下而上层层堆积的方法,利用喷墨打印制备多层器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界面破坏。此外,传输层的热稳定性也是影响 OLED 器件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可控交联空穴传输材料和增溶基团修饰电子传输材料可以实现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界面的精确调控,从而实现器件内部载流子注入、传输平衡。这是提高印刷 OLED 显示面板效率和寿命的关键。

2.3 印刷墨水以及印刷电极材料

墨水在不同基底上的流变特性是印刷 OLED 像素点的微观形貌和质量的决定因素。而墨水的流变特性和稳定性取决于墨水粘度、表面张力,打印材料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增溶基团等。因此,通过印刷墨水流变特性的研究,通过墨水复合组分调配与喷墨打印工艺协同控制技术,攻破“咖啡环”效应,实现OLED 像素的高质量喷墨打印。

高效率印刷 OLED 显示的阴极印刷工艺,需要解决银纳米线电极与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电子注入,以及与作为驱动的薄膜场效应管的直接接触问题。研电极的批量化制备工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2.4 关键材料批量制备

国内在印刷 OLED 显示材料方面的研究并不落后,但是多局限于实验水平,无法为进一步的配方、工艺研究提供支撑。目前国内的 OLED 材料供应厂商主要为吉林奥莱德、西安瑞联、广州新视界、北京阿格蕾雅等几家公司。这些公司虽然近些年来飞速发展,成为日韩 OLED 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但是与国外的 OLED 材料生产企业,如美国杜邦、德国默克、韩国 LG 化学、日本住友化学等相比,无论是材料、研发能力、专利保有量等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将国内OLED 材料生产企业与国内研究机构紧密结合、无缝对接,通过新型合成方法研究,以发光材料为重点,突破印刷 OLED 显示材料的批量制备技术,可以为器件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3、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欧、美、日、韩的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印刷OLED显示关键材料和器件技术方面的研究。材料方面,德国默克、美国杜邦、英国剑桥显示以及日本住友化学等公司不仅拥有大量的专利,也建立了相应的生产线。尤其是最近,日本 JOLED 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印刷式”技术的中尺寸 OLED 面板产品,并计划在 2018 年下半年进行量产。这表明,印刷 OLED 显示正在加速走向商业化应用进程。

我国在印刷 OLED 显示研究方面与国外相比,基本处于并跑水平。在材料方面,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天津大学分别在荧光材料、磷光材料和载流子传输材料方面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大量的相关研究工作。特别是华南理工大学基于自主发展的聚合物发光材料及印刷阴极材料,成功制备了首个全喷墨打印的彩色显示器件,从原理上实现了全印刷技术器件。国内印刷 OLED 显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材料厂商的参与缺位,优势技术集成度低,这成为我国印刷 OLED 显示产业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

4、印刷 OLED显示相关科技计划

国家确立的“十三五”规划在政策层面为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资助下,“印刷满足印刷工艺的关键材料体系为目标,组织国内的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福州大学等核心研究团队,联合北京交通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上海大学、浙江大学等数十家研究机构,依托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国家、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研究平台,深入开展印刷 OLED 显示关键材料与器件技术的研究。目前,团队在OLED 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方面已获得国家级科技二等奖 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 项。同时,项目团队中还有吉林奥莱德、陕西蒲城海泰、广州华睿光电材料等国内知名材料生产企业的参与,实现研究与生产的无缝对接,为材料的批量生产奠定基础。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构建高性能印刷 OLED 显示材料的专属分子设计原则和材料体系,探明印刷显示发光材料的分子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关系、空穴传输材料交联度与薄膜空穴迁移率和溶解性的规律、电子传输材料分子可溶性结构修饰对发光性能的影响。同时,突破发光材料、载流子传输材料、电极材料的高效合成方法、公斤级量产和纯化技术,获得各功能涂层印刷墨水的批量制备工艺,为印刷显示技术开发和器件制造提供原材料基础,建立起我国特色的独立的材料产品体系,力争使我国在印刷 OLED 显示材料及器件技术领域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通过行业辐射带动诸如激光打印、固体激光器、光伏、传感器等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我国电子材料领域的国际地位。

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
动态797
分享显示产业相关的技术、资讯等。
今日热榜
    行家说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及时了解产业热点动态
    LED背光应用
    ©2015-2018 行家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51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