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进入“结果时刻”
行家说Talk · 2025-10-18
Micro LED被誉为“终极显示技术”,产业期待高但此前商业化进程缓慢,随着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与新兴市场需求的引爆,今年Micro LED在眼镜、手表,大屏、光通信领域都实现了市场端的突破,行家说Research认为,Micro LED将开始真正进入“结果时刻”。
01
AR眼镜:AI赋能Micro LED
今年,音频与拍照类AI 眼镜已在市场形成风靡之势;进入四季度后,带显示功能的 AR 眼镜开始初露锋芒,行业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有消息称,苹果不仅搁置了Vision Pro 降价版本的研发计划,还将资源全面聚焦于两款 “AI 智能眼镜” 的开发,其中一款便是搭载微显示屏的 AR 眼镜产品。同时,带显示的Meta 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在全国各地的线下零售店几乎全部售罄,11月之前的试戴预约也几乎全部排满。
而在当前AR 眼镜的核心组件——微显示屏领域,Micro LED 是业界最寄予厚望的技术路线。与此同时,Micro LED 也明确了AR 眼镜这一大核心应用场景,为Micro LED 突破技术与市场瓶颈、真正走向消费级市场,甚至未来触及亿级规模市场创造了关键可能。
据行家说发布的《2025年AI+AR眼镜光学显示白皮书》信息显示,目前已上市的消费级Micro LED AR眼镜共有17款。其中,Rokid在5天售卖40000台AR眼镜,进一步在市场上证明了Micro LED AR眼镜的潜力。
来源:行家说《2025年AI+AR眼镜光学显示白皮书》
此外,除了雷鸟、魅族、影目、OPPO等已发布消费级产品的品牌外,联想、阿里也发布了Micro LED AR眼镜,谷歌和歌尔则分别收购了Micro LED企业Raxium和Plessey,从今年动态来看,各大品牌纷纷布局Micro LED。
在市场的繁华背后,Micro LED 供应链也在推进衬底制备、键合工艺与全彩显示的技术升级。
衬底:蓝宝石作为市场验证的技术,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交付。与此同时,供应链企业也在加速硅基衬底制备。
键合工艺:针对W2W的金属键合,今年行业也推出了混合键合工艺,进一步提高量产效率与光效。
全彩工艺:三色合光、色转换与垂直堆叠等多种方案均实现了进一步的轻量化,并且在材料与工艺制备上实现新的升级。
目前行业主流为0.13”的Micro LED为显示屏,也有企业推出了单色0.1”的Micro LED微显示屏,从市场及技术趋势来看看,Micro LED AR眼镜有望在这两年实现商业化突破。
02
高端大屏:技术升级突破场景应用
在AI技术的加持下,AR显示眼镜的加速走红确实为Micro LED产业带来了惊喜。然而,更令产业振奋的突破,其实来自“高端大屏”领域。相较于AR设备,高端大屏不仅市场体量更大,其需求特性也更能有效拉动Micro LED的整体应用规模,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更为关键。
具体来看,AR眼镜采用的 Micro LED 芯片尺寸为 8um、5um、3um 等,微显示屏规格主要聚焦在0.13吋左右,关键工艺在键合,偏向于半导体工艺;大屏Micro LED芯片主要为34um*58um,未来有可能会缩小至 10um*20um,应用尺寸则是数十吋起步,关键工艺在巨量转移。
巨量转移是将大量 Micro LED芯片从源基板转移至目标基板的过程,影响着 Micro LED 产品量产的进程。以生产一台 4K 显示屏为例,每像素点由 3 个Micro LED 芯片组成(R/G/B),则需要转移 2 千 5 百万颗 Micro LED 芯片,即使一次转移 10 万颗,也需要重复250 次。
因此,如何快速且精准地将大量微米级 LED芯片转移到目标位置成为巨量转移技术亟待解决,而这一问题也影响了Micro LED大屏的量产,使得Micro LED大屏商业化迟迟未有突破。
对此,不少企业提出MiP技术,即将剥离衬底的 Micro LED 薄膜芯片,通过巨量转移后进行封装,形成可以测试分选的分立器件。下游显示模组企业可以通过 Pick & Place工艺,将 MiP 器件转移到显示主板上,形成 MiP 显示模组。
MiP制程 来源:行家说《2024薄膜Micro LED产业调研白皮书》
MiP通过化整为零的思路,将一整块面板分开封装,通过对小块面积良率的控制,解决大面积控制良率难度高的问题,益于推进Micro LED大屏的量产。
今年以来,以三安光电子公司艾迈谱为代表的企业正加速推动Micro LED大屏的产业化落地,在全球市场特别是高端显示领域,已赢得关键客户的认可。
据行家说Display了解,艾迈谱在MiP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其巨量转移速度已达13kk/h,精度控制在±1µm,良率提升至99.99%,持续在效率与精度上刷新纪录,为规模化量产奠定基础。
当前,Micro级MiP正逐步渗透高端会议室、指挥中心、家庭影院等场景,获得越来越多终端厂商的青睐。
利亚德、洲明科技、艾比森等头部企业均积极布局该技术路线。近期,领灿科技在IBC 2025展会中展示了TMAX系列MiP超高清8K显示屏,艾迈谱为其提供了MiP0202灯珠;雷曼光电、中麒光电等也相继推出P0.9 MIP及Real Micro MIP等产品。
在应用端,MiP主要覆盖P1.0以下市场,市场规模仍处于起步阶段,因MiP技术路径在封装架构上具备工艺优势,在性价比上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可平衡微间距显示的性能与成本需求。当前商业化问题之一在于产能较少。
作为Micro级MiP技术的领跑者,艾迈谱计划在2025年底将产能提升至5000KK/月,持续增强市场供给能力。如若MiP向市场释放的产量逐步升级,达到5000-10000kk/月产量,将推进MiP技术进入市场导入期,推动MiP进一步量产。
在产品上,艾迈谱也推出了创新产品AM-MiP(AM IC & Micro LED in PKG)封装方案,解决了毛毛虫问题、频闪问题,具备对比度高、灰阶数高(16Bit)的优势,并且无反向电压冲击,稳定性高,整体上提升了观看舒适度,并最大化实现Micro LED性能。
当前艾迈谱AM-MiP技术,可实现小间距市场全覆盖,进一步拓展了LED在大屏显示中的应用潜力。
03
Micro LED透明屏:多元化应用
除了以上场景之外,Micro LED也在逐步探索新的场景,从形式来看,Micro LED透明屏幕的形式为Micro LED的商用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2024年的CES上,三星展示了Micro LED透明屏,相较于OLED等其他技术的透明屏,Micro LED达成了更高的亮度。此后的展会中,三星将Micro LED透明屏应用到博物馆展览展示、家居小件当中;联想也展示了Micro LED透明笔记本。
车载场景也是透明屏应用最多的场景,不少企业推出了透明中控屏、透明智慧车窗等,不过透明屏最多的应用方向当属于车载显示中的HUD屏幕,这也是车载市场中Micro LED最适配的屏幕之一。
多家厂商推出Micro LED车载透明屏
而在大屏上,透明屏也为商显的创新展示带来新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MiP技术凭借其器件微型化和性能优势,可与透明屏结合。
当前透明大屏形态多为PCB基板物理镂空,使用灯驱合一的灯珠,这种镂空PCB+灯驱合一的灯珠可满足电影屏、虚拟拍摄的需求,逐步进入了更广泛的场景之中。
在更小间距场景下,AM-MiP灯驱合一因尺寸更小,光学效果更佳,也可进一步扩宽Micro LED的应用,赋能高端显示,为商业展示、城市地标等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数字化表达手段,随着AM-MiP技术升级,也有望扩展Micro LED透明屏市场。
04
光通信:Micro LED起势,未来可期
除了显示场景外,Micro LED也在光通信领域具有无限可能。今年先是台积电与Micro LED技术开发商Avicena达成合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后,微软(Microsoft)团队也公布了Micro LED光通信的技术进展,就此Micro LED光通信成为了行业关注的一大重点市场。
光通信中的Micro LED芯片尺寸约在5um-10um,微软提出的MOSAIC项目,采用“宽而慢(WaS)”架构光链路技术,通过数百个并行低速光学通道替代少数高速通道,颠覆了“窄而快(NaF)”传统链路模式,实现长距离、低功耗、高可靠的传输目标。
当且LED行业中,包括三安光电、东山精密、兆驰股份、乾照光电、首尔半导体、富采控股、Lumileds、日亚化学等LED企业,均已基于自身技术和业务布局,进军光通信赛道,并陆续推进Micro LED光通信技术研发,从入局Micro LED光通信企业构成来看,光通信也将同步带动Micro LED产业发展。
05
行家说Research总结
汇总Micro LED在多个市场的动态,Micro LED的升级不仅仅是LED技术的升级,它容纳了半导体技术,推进了显示与照明、显示与投影的深度融合,逐步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技术范畴。
在这一进程下,行业也在以创新的思路与革命的心态开拓新的方向,从未来发展来看,将有以下趋势:
1.产业链合作深化,竞争格局演进。Micro LED大屏依托于MiP等技术升级,终端厂商加速入场,未来产业链将加速合作,实现更为紧密的竞合战略联盟;微显在市场爆发、大牌入场的背景下,供应链逐步完善,并且趋向于集中化的全链路演变。
2.加快产能建设。MiP具备更大的性价比空间,但需要足够的产能以满足市场预期,推动商业化进程;在市场需求下,微显领域的光机产能与降本速度也面临一定考验。
3.AR眼镜成为率先爆发的商业化场景,当前阶段会以单色Micro LED 眼镜占主导,下一阶段将由单色往全彩过渡,逐步向大规模消费级市场渗透。
4.LED显示大屏将分阶段发展。当且Micro LED 用于高端 LED 显示屏市场,下一阶段,随着艾迈谱等企业工艺成熟,并通过规模化带来降本潜力,Micro LED 显示大屏降价,打开市场空间。
5.光通信、汽车等领域中Micro LED技术的开发,也将为产业加码。其背后的资金投资与设备投入,也将带动Micro LED产业升级。
Micro LED的发展路径正愈发清晰。微显示技术将在AI的驱动下率先实现规模放量;高端大屏将成为拉动Micro LED产业增长的关键引擎,或依赖生态成熟释放潜力,也或以其独特形态,有望开辟出充满想象空间的应用场景。
END
相关阅读:
艾迈谱重新定义MiP内核
最新消息!艾迈谱光电点亮AM-MiP产品
您的点赞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行家说Displa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行家说Display 写留言 ,选择留言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