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利亚德的新故事

行家说Talk · 2025-09-22

今天,站在三十周年的节点上,利亚德这家产业标杆企业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

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移。过去30年,中国企业习惯了高速增长的故事——规模扩张、市占率争夺、营收翻倍。但今天,当GDP增速放缓、产业红利见顶,“如何活得更好”比“如何变得更大”更值得思考。

在利亚德三十周年庆典上,李军董事长明确提出了对这一命题的回应。

他指出,利亚德将持续以创新、国际化与市场布局为根基,但未来的重心将更聚焦于:以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分享文化构建协同生态、以战略前瞻布局应对行业波动。

李军董事长强调,“活得更好”意味着合理追求规模增长之外,更注重利润健康、技术领先和可持续生态的建设。

为此,利亚德正积极推进AI技术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智慧文旅、数字场景等新应用反哺技术迭代与设备升级,实现技术、场景、商业闭环。此外,利亚德也依托高端制造能力,助力文旅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并将其作为企业未来增长与国家产业战略融合的重要方向。

利亚德的战略转向,也成为中国LED显示行业变革下的发展缩影。

01

当增长不再是唯一答案

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正系统性地重构各行业的发展逻辑。过去,中国制造业凭借人口红利、政策支持、市场增量等优势,迅速实现规模扩张;LED显示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沿袭这一路径——企业通过产能扩张、技术升级、细分市场拓展,实现了较快的营收增长。但如今,这一逻辑已难以为继。

随着各国经济政策外溢效应与相互依存度上升,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指出,受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与全球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正进一步放缓。预计2025年全球GDP增长率将降至2.3%,2026年或进一步降至2.0%。

全球 GDP 增速放缓削弱了市场整体需求,LED显示屏也不例外,行业早期爆发性增长所带来的红利空间开始收窄。据行家说Research数据显示,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进入阶段性调整期,2024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产值约为402亿,同比下降4%。

来源:《2024小间距与微间距LED显示屏调研白皮书》

从内部竞争看,当规模扩张的路径逐渐收窄,“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如何创造可持续的长期价值”,正成为所有企业面临的核心议题。

行业环境的深刻变革,并非意味着增长终结,更应被视为新一轮竞争规则的起点。在此背景下,据了解,利亚德战略调整不是被动退守,而是再次主动进化——率先推动战略转型,将重心从“规模增长”转向“利润之上”。

02

从“规模增长”转向“利润之上”

“利润之上” 并非否定规模,而是对“收入来源” 和 “企业价值” 的重新定义。正如利亚德董事长李军所言:“时至今日,做强比做大更重要。竞争力强、品牌强、盈利能力强,受到行业和用户的尊重和喜爱才是根本。”

这一理念深刻融入利亚德的新战略框架,并被系统拆解为两大核心动作:技术价值的深度挖掘,与有意识的业务结构精准聚焦。

在技术层面,利亚德将资源向高价值领域倾斜,以高阶MIP、AI 技术为核心突破口,试图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当前,LED 显示行业正处于从传统 LED 向 Micro LED 升级的关键期,Micro LED 凭借更高亮度、更高对比度、更长寿命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核心方向。同样地,利亚德也将其视为未来的战略重点,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在产品层面实现新突破,率先实现50μm以下无衬底Micro LED芯片量产,2025年进一步推出短边<30μm芯片的高阶MIP技术及新品。目前第一期月产能1200kk已投入使用,第二期同等产能已完成设备采购,预计年底前达产。

与此同时,AI技术的融合不断拓宽显示产品的功能边界。通过智能调光、图像增强、内容自适应与能耗优化等功能,显著提升视觉体验与运行效率。利亚德自2016年收购NATURAL POINT起布局AI,旗下虚拟动点逐步整合形成自研算法体系。如今AI已成为拓展行业应用的关键,利亚德升级AI战略,赋能影视、游戏、文旅乃至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在“空间计算+AI”方向占据先机,推动企业从硬件制造向科技生态转型,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利亚德在技术上的持续投入,不仅是为了抢占技术制高点,更希望通过创新构建差异化壁垒,以技术溢价摆脱低层次“价格战”陷阱,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这正是“利润之上” 理念在技术端的直接体现。

在业务层面,利亚德同样展现出清晰的战略定力,通过“有所为、有所不为” 的聚焦策略,对业务结构进行精准调整,本质上是对 “企业资源效率” 的深度优化。

具体来看,利亚德主动砍掉低毛利率订单,并逐步退出部分价格战激烈的细分市场,同时加速海外及户外市场短板,并将更多资源集中于Micro LED 等高价值业务。这一调整背后,是企业对发展逻辑的重新审视:不追逐短期规模,而是将资金、人才、技术等集中配置于更具长期价值的领域,推动企业从过去的“广度扩张” 向 “深度经营” 的战略转型。

这种聚焦策略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利亚德更好地应对当前 LED 显示产业的变局,更折射出企业在价值创造范式上的深刻思考:即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对于“规模” 的路径依赖。

从行业视角来看,这一举措也标志着 LED 显示产业从“高速扩张” 迈向“高质量发展” 的转型,已从行业共识真正落地为头部企业的实践。

03

行家说research总结:利亚德的战略选择,可能5年后才能被完全理解

在商业世界中,真正能够穿越周期的企业,往往不是那些永远高歌猛进的"常胜将军",而是那些敢于直面问题、不断自我革命的"反思者"。利亚德董事长李军,恰恰是后者。决策背后,是持续不断的自我质疑:"我们是否在创造真正的价值?这种清醒,也或许正是利亚德能跨越 30 年发展的关键内核。

事实上,反思力是可能最稀缺的企业家精神。在《基业长青》一书中研究的百年企业中,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拥有“自我修正”的基因。

李军董事长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把这种反思从董事会带到了年报里、从内部会议带到了公众视野。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平均寿命仅7-8年的中国集团企业中,利亚德能走到第30年——不是因为它从未犯错,而是它能在错误中寻找下一个答案。

正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说:"企业长寿的秘诀,不是永远不跌倒,而是每次跌倒后,都知道如何站起来。"

当然,必须澄清一个关键认知:利亚德当下选择“利润之上”战略,并非对过去的否定,而是对既有发展逻辑的延续和升华。

走过30年的利亚德正在证明:当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形成良性循环时,企业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深层动力。

从行业视角看,真正的产业领导者,从来不仅要会赚钱,更要能定义价值。或许就像索尼曾用技术创新重塑日本制造的形象,今天的利亚德,或许正在为中国制造书写新的注脚——不是以规模取胜,而是用质量说话;不是追逐短期利润,而是创造长期价值。

在LED显示屏产业的下半场,利亚德选择更加聚焦追求价值排名,为行业提供了首个转型样本。

这种选择的智慧,或许在五年后才会被完全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当行业最终渡过调整期时,提前调整身位的企业将能获得更有利的起跑位置。

利亚德的实践,或许也将为更多中国企业提供了一种“长寿”的启示。这份意义,可能源于对价值创造的持续追问、对自我修正的坚持,以及对长期发展观的认同。

当更多企业如利亚德一般,从“规模追逐”转向“价值定义”,中国制造便不仅以“全球工厂”为基点,更以“全球创新中心”为愿景,逐步重塑其在世界产业格局中的角色。这一转变,不仅关乎技术升级与品牌构建,更意味着以可持续的价值创造为基石,探索一条更具韧性、更富影响力的发展路径。而这,正是百年企业得以延续的根本。

本文由【行家说Display】原创,专注显示产业技术与市场分析,提供深度行业洞察。关注公众号回复“报告”获取最新显示行业白皮书入口。

END

相关阅读:

深度复盘利亚德30年

利亚德30年:从高增长到高质量增长

您的点赞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行家说Displa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行家说Display 写留言

,选择留言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