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 净利结构逆转:兆驰股份上半年高科技业务盈利占比首破六成

兆驰股份 · 2025-08-29

转型是一个动词,是兆驰股份正在践行的路径。20年间,兆驰股份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

1

第一次发生在2011年。当时,电视ODM业务已稳坐营收支柱,公司却逆流向上,通过成立兆驰光元切入LED背光,并最终沉淀为LED全产业链的纵深布局。

2

第二次发生在2023年。基于在LED领域积累的丰富的光技术经验,兆驰股份以光技术的可延伸性为底座,通过收购兆驰瑞谷切入光通信产业。

两次转型都为兆驰股份抢下了前沿技术的火种,可火种握得太紧,也可能灼伤自己:若技术升级节奏失控,或下游需求迟迟不放量,巨额折旧与价格战会令公司陷入典型的“普罗米修斯困境”。

好在,8月23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给出了答案:公司在两次转型中切入的LED产业链和光通信产业链,已成为利润增长的新引擎,为集团奠定长期盈利基石。可见,兆驰股份不仅没被灼伤,反而顺利将光技术变成了持续增长的引擎,转型升级已见成效。

转型见实效,新兴业务点燃高科技增长引擎

从整体业绩上来看,兆驰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8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亿元,同比略有下滑。

这一业绩受大环境影响。当前,全行业共同承压:出口环节普遍遭遇关税脱钩,外需订单整体骤降;国内则面临需求疲软、成本抬升的双重挤压,叠加AI浪潮对全行业的升级倒逼,宏观环境对所有企业的经营均构成严峻挑战。

兆驰股份的智能终端业务是其业务生态中受到冲击较为明显的业务。其在半年报中指出,“智能终端业务作为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的主要贡献来源,受上半年国际贸易关税政策变化的影响,出货量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困境之下,兆驰股份积极应对,加速推进越南生产基地的产能释放进度,但也因此阶段性增加了运营成本,进而影响了公司短期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表现。

综合来看,面对关税的变化,兆驰股份果断采取措施,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将越南生产基地的产能从200万台/年拉升至1100万台/年,以满足海外市场订单的供给端需求。而为了快速获取产能,兆驰支付了包括人工、物料、设备、物流等在内全部溢价,影响短期净利润。结合一季报,印证了兆驰股份这一决策的成效:二季度营收47.60亿元,环比增长27.84%,兆驰股份以短期利润压缩的代价,换取了电视ODM业务的长期竞争壁垒。

而更重要的是,兆驰股份已突破“一业独大”的发展困境,其LED业务、光通信业务均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根据兆驰股份半年报,其LED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28.08亿元——这是兆驰股份LED业务历年来同期的最高成绩,同比增长了8.67%;净利润4.03亿元,报告期内利润占比首次超过60%。

光通信器件、模块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3.09亿元。尽管当期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作为兆驰股份业务生态圈中的最新成员,该项目自2024年12月立项以来,经营端逐月改善,兆驰股份预计将在下半年扭亏。

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的稳健发展,昭示着兆驰股份的转型已从投入期走向了收获期。而更难能可贵的是,透视半年报,可以看到兆驰股份的转型不仅是集团层面对业务结构的升级,更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深刻执行。

顶层设计×业务反哺,兆驰打造转型闭环

转型是集团在宏观层面的决策,于是公司从以电视ODM为主的智慧终端业务,不断溯源而上布局LED全产业链,又通过技术“平移”,将业务横向拓展至光通信业务。

同时,各个事业部公司也通过不断的创新带动自我升级,在微观层面落地集团的战略,反向丰富并迭代了集团的转型内涵,最终形成上下共振的闭环。

1

智能终端业务

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化升级、产能升级的牵引下,兆驰股份顺利实现了市场升级,全面提升了智能终端业务的稳定性。

全球化升级:在越南成功打造首个海外生产基地,未来还将有序拓展更多符合全球化市场需求的海外生产基地,不断提升供应链的灵活性与竞争力,以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

产能升级:海外生产基地年产能从年初的200万台提升至1100万台。

市场升级:获欧盟RED网络安全认证,智能电视产品顺利合规登陆欧洲,持续优化出货区域结构。

2

LED产业链

从行业地位上来看,兆驰股份在LED领域历来以产能之最著称。但事实上,发展至今,产能冠军已经是兆驰股份LED业务中最基本的优势了。通过对技术的积累,兆驰股份LED业务已从产能领先走向了技术领先,并在终端市场的开拓中走在了行业前列。

兆驰股份LED产业链践行集团转型战略

芯片端

技术引领:攻克车载垂直结构芯片技术难题;以02×06mil芯片量产能力,持续引领Mini RGB芯片微缩化趋势;

产能结构升级:提高高端照明、背光、新型显示、车载、红外等高端产品的产能配置。

封装端

Mini COB背光升级:以技术创新推动产能领先转向规模、技术双领先;

应用升级:在巩固原有市场份额的同时,车用LED领域实现大规模出货。

Mini/Micro LED新型显示

出货结构升级:出货面积同比翻倍。P0.9-P1.5稳定出货,在P1.5及以上显示产品中市占率超85%;

客户结构升级:出货网络覆盖全球,同时国际客户出货快速提升,国际地位稳固。

3

光通信业务

兆驰股份光通信业务始于2023年对兆驰瑞谷的收购,后又于2024年12月官宣投资10亿,建设光模块光器件项目、光通信激光芯片项目。

项目立项距今仅过去半年多的时间,光通信器件、模块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的成绩。尽管账目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兆驰股份同步预测下半年有望扭亏。

而光芯片项目也实现了快速突破,目前已具备25G DFB激光器芯片量产能力,并在7月16日顺利通线,彰显兆驰效率。

不仅如此,根据兆驰股份2025年半年报,其光通信业务还有诸多亮点:

1

BOSA器件斩获行业头部客户长期订单,2025年出货量1亿颗,市占率跃升至40%。

2

100G及以下光模块已获多家头部设备商验证并批量出货,形成规模收入。

3

具备25G DFB激光器芯片量产能力;2026年将推出50G及以上速率的DFB和EML光芯片、CW光源等相关的光芯片产品,以满足高密度、低时延的数据传输需求。

从终端到核心原材料,从初级电信市场到数通领域,兆驰股份将持续推动光通信产业链的升级转型。

结语

转型是一场永不停歇的突围。勇于打破路径依赖,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才能形成更强劲的发展新脉动。

兆驰股份的转型是一场由集团顶层设计主导的战略,此次取得转型的阶段性胜利并非侥幸。作为长期价值主义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在转型战略的指导下,兆驰股份以“创新”这一文化价值理念,促使“转型”系统化、行为化,最终让顶层设计成功落地。

正因如此,兆驰股份的转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的新起点。面向未来,兆驰股份仍将把创新融进基因,在技术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持续刷新集团的高度,为行业、为投资者、也为下一个十年的自己,交出更高科技含量的答卷。

往期精选

高科技实力加码,解读兆驰股份上半年十大核心亮点

兆驰光通芯片项目进入流片阶段,2.5G产品锁定50%市占率

国内仅两家!兆驰车载垂直结构芯片量产倒计时

兆驰股份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兆驰股份 写留言

,选择留言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