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华星披露OLED在中尺寸的进度与策略

行家说Display · 2024-10-18

TCL华星OLED在中尺寸上的应用开始进一步提速。

近日, TCL华星印刷OLED中心的中心长曹蔚然博士及研发、制造团队,向媒体公开了印刷OLED技术攻关过程、量产进度,以及在平板、笔记本、显示器、TV上的进度和策略,并披露了Mini LED技术路线的不同定位,以及与其它品牌在技术和应用上的关键差别。

加载失败

据行家说Display了解,TCL华星的OLED技术已经研发十多年,目前5.5代产线已经建设,正在为印刷 OLED 量产做准备,首款产品 —— 医疗设备用显示屏已经在产线中试产,预计今年年底前正式量产。

加载失败

TCL OLED 5.5代线

TCL华星印刷OLED团队认为,在电视领域,Mini LED是一个好的方向,而除了手机,OLED的重点方向目前在显示器和笔记本。

现在已经量产的OLED技术,只有四种:三星的QD-OLED,LG的WOLED,TCL华星的印刷OLED,还有FMM-OLED。

其中,TCL华星的技术是无需真空环境的印刷式OLED,理论成本一定会便宜,所以有成本优势,但未来价格的定位取决于走向大规模方向还是顶尖领域,目前商业策略还不便对外透露。

以下是曹蔚然博士及研发、制造团队的具体回答,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 为什么选择医疗屏作为印刷OLED的第一款应用产品?

○ 之前印刷OLED的模板一直是大尺寸,为什么如今转向中尺寸?

○ 平板、笔记本和显示器为何能成为OLED技术的下一个应用方向?

○ TCL华星的印刷 OLED,与三星的QD-OLED和LG的WOLED有何不同?

○ 站在今天的角度,OLED在良率上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 OLED的烧屏和屏闪问题目前有何突破进展?

○ 印刷OLED技术量产后,价格对产业会有何影响?

详情如下(略有删减):

问题:为什么选择医疗屏,而不是消费屏作为印刷OLED的第一款应用产品?

TCL华星曹蔚然:第一款产品选择医疗用显示屏,主要是应用在在医疗设备上(比如超声、CT设备上的医疗屏幕),我们选这类屏幕的第一个原因,是这个规格比较高;第二是量没有那么大,符合我们当前刚处于试产阶段;而消费类的屏幕数量要求是比较大的。

问题:之前印刷OLED的模板一直是大尺寸,为什么如今转向中尺寸?

TCL华星曹蔚然:这跟整个开发过程有关系。第一是刚开始,印刷OLED的分辨率没有实现那么高,所以那时目标是在电视这个领域去做的;现在来看,在电视领域,Mini LED是一个好的方向,所以我们就把方向往显示器和笔记本这样一个方向去走。

事实上,大尺寸的电视屏幕,对我们的技术能力来说,相对挑战稍微更小,因为电视是室内环境的固定地点的应用,分辨率要求没有那么高,只是面积大。现在比较有挑战的,其实是笔记本、Pad这种移动式的应用产品,技术要求会更高,所以技术要往下一版本的迭代,才能达到要求。

主要的挑战是电池寿命,需要我们把能耗降下来,对这个要求是很高的,因为是移动式的产品,都是插电的,所以要对材料进行不断升级。另一方面,现在我们品牌厂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感知到市场对整个边框、轻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也要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问题:平板、笔记本和显示器为何能成为OLED技术的下一个应用方向?

TCL华星曹蔚然:手机现在超过50%的屏幕都是OLED的。现在目前的Pad、笔记本还有显示器,目前主流的还是LCD,但OLED天生的优势,对比度好、轻薄这些方向,我觉得接下来在Pad和笔记本方面应该会越来越快速地应用进去,因为它刚好符合大家的要求,轻薄、颜色、显示好。接下来,这部分增长会越来越快。我们也跟很多行业专家去分析,对行业预测分析,也是明显看到这一点,接下来这方面会有渗透。显示器方面,高端专用显示器也渐渐往OLED方向走。

问题:TCL华星的印刷OLED,与其它品牌的OLED有何不同?

TCL华星曹蔚然:现在已经量产的OLED技术,有四种:S企业的 QD-OLED、L企业的WOLED、TCL华星的印刷 OLED、FMM-OLED,四个技术其实是真正能看到产品的,当然JDI(日本显示器)还有另外一个技术,但是现在还没有产品化,而前四个技术是实现产品化的。

一般情况下,我会把这个产品技术分为两组,一组:印刷OLED、S企业的QD-OLED和L企业WOLED,对标的是显示器产品;另外一组: 印刷OLED跟FMM OLED,就跟蒸镀现在主流手机的OLED放在一组,对标的是笔记本产品。

因为S企业的QD-OLED和L企业的WOLED都做不到笔记本这个水平,他们只能做显示器和电视。我们的印刷OLED则可以兼顾到显示器和笔记本产品。

我们跟这些品牌相比。第一,从规格来讲,应该所有的OLED里面,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像素排位是RGB排列,是规则的RGB排列。其它则是品字形、菱形,在显示上做过很多模拟,我们显示的斜线、直线,这个状况是最好的,画质是最好的。

第二,其它品牌的技术,为了让性能变好,它的OLED其实是一个多叠的结构,是一个三叠甚至四叠的结构,这会带来一个问题——电压非常高,反映在规格上就是功耗是非常高。TCL华星的技术跟他们去比,功耗上会有很大的优势。

当然还有很多细部的,比如说我们低灰阶,我们把亮度调低时,颜色保持性。

S企业早期,是希望采用FMM(Fine Metal Mask)方式,但是往大尺寸之后就遇到很大的挑战,所以才变成大面积的白光或者蓝光,加上色转换来实现量产。

问题:站在今天的角度,OLED在良率上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TCL华星曹蔚然:最大的挑战就是大家说的性能不好,因为这个材料性能没有蒸镀材料好,这个可能是目前影响大家对这个技术本身信心一个最重要的点。当然,TCL华星在过去这段时间里,这方面投入非常大,我们有联合国内外很多的材料厂商进行开发。以前我们讲的都是印刷OLED的弊端,通过持续的努力,发现了短板上的不足后,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法。

良率部分,我们算是走得最快、最前面的阶段,接下来更多还是一些积累。从目前的5.5代产线来看,印刷OLED这个制程本身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当然整个面板的生产工序非常复杂,我们要做好前后的搭配,现在良率也在不断爬升。这方面,我们到时候拿到一个数字之后,会进行宣布。

问题:目前OLED的烧屏和屏闪问题目前有何突破进展?

TCL华星韩佰祥:烧屏本身是OLED刚刚进入市场一个特有的状况,很多面板厂也非常关注这点。目前从烧屏部分已经有了很多解决方案在稳步推进。现在我们会从几个方面去解决烧屏的问题。

1、从显示材料的本身入手。最近材料的发展也比较迅速,材料的性能上升到一定水平,会大幅度地改善烧屏的现象。

2、我们做了很多算法类研究,比如通过一些系统补偿的方式,降低烧屏可能性。

2、从设计面做一些研究。比如通过增加它的开口率,整个电流密度会下降,就会减少进一步烧屏。

屏闪的部分,是一个通用性的概念,比如手机,早期会有像PWM调光这种方式,会带来屏闪包括护眼的需求,各家目前厂商已经在推动进行像DC调光方式,减弱屏闪的状况,这个部分的技术其实是通用的。对于印刷OLED进入这个领域而言,目前是在中尺寸领域,这个领域对于低灰阶要求没有像手机那么高,一般来讲也不太会去采用PWM的方式去改善它的一些问题。对于中尺寸而言,它的屏闪相比手机,本身就弱很多。

问题:印刷OLED技术量产后,对产业会有何影响?

TCL华星曹蔚然:成本方面,印刷OLED肯定是技术本身的优势。来自于两个方面:

1、我们是一个没有真空的环境,所以真空设备本身的投资会少很多,因为产线里真空设备是比较贵的。

2、不管是哪个蒸镀技术,蒸镀的方式就是把材料进行加热,然后材料挥发出来,但大部分材料会附着在真空的腔体里面和金属掩模板上。所以蒸镀材料一般的材料用率大概在30%左右,只有30%左右的材料会落到面板上,甚至更低。但印刷不是。

印刷是希望哪个地方有材料,就打印在哪个地方,所以我们的材料用率可以到90%以上,这两个叠加下来,我们的理论成本一定会便宜。

但是显示行业的成本跟规模相关,我们是说理论成本是有优势的,未来这个成本还是跟规模有关系,所以我们接下来也会朝着成本低的方向,一定是把成本要降下来,才能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个定律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有这个能力,或者有这样一个机会,所以我们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个机会真正地落到产品上。

至于价格影响,我们技术上会准备好,但要不要用这个技术,价格定位如何,这是一个商业策略话题。价格了在市场上的定位,是进入最顶尖的产品,还是大规模方向,跟商业逻辑有关系,后面的打法,现在还不好给判断。

至于未来在市场上能够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美好的愿望肯定是成为这几个主流技术里面其中一个关键的技术。未来的发展,其实跟大环境、供应链、生态链是相关的,所以我们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