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落11子!新站和康宁的双向奔赴
显示世界 · 2024-03-29
以屏为媒,续写新篇。
3月28日,康宁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魏文德一行来到安徽合肥,跨山越海紧密握手。
自2015年首个项目落地,康宁持续加大在肥投资力度,9年时间里,先后成立显示科技、汽车环保、汽车内饰玻璃3个项目公司,执行了玻璃基板、汽车尾气处理、车载玻璃、物流中心等11个项目,总额超过30亿美元。
窥探产业“拼”图背后,既有看好合肥、深耕新站的价值认可,也有政企压茬推进、落地落实的创业拼劲,“大市场+信任感+好口碑”让这里成为康宁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之一。
知来路,启新程!
康宁中国物流分拨中心暨海晨合肥新站智能物流基地
一块屏的牵手
一块显示屏背后涉及化工、材料、半导体、光电子等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玻璃基板则是基础材料之一。
在新站高新区,康宁显示科技工厂直接和京东方10.5代线智能工厂相连,大尺寸玻璃基板通过自动化连廊直接传送到京东方的面板生产线。
对于显示面板而言,玻璃基板如同“画布”,是必不可少的产业“粮食”,10.5代玻璃基板比两张双人床垫还大,而厚度只有一张名片那么薄。
这条连廊不仅连起全球首条10.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也成就了康宁扎根新站、再续合作的佳话。
康宁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851年的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制造企业,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康宁市。20世纪80年代,康宁进入中国市场,在光通信、显示科技、汽车应用、生命科学、移动消费电子市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合肥与康宁,因显示产业而结缘。2015年12月2日,康宁公司投资15亿美元,建设全球首条10.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成为京东方10.5代线最为核心的配套企业,自此拉开了在合肥投资兴业的序幕。
康宁液晶玻璃10.5代线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方10.5代线项目也是同日开工建设,足见配套紧密、合作深度。
2017年4月,厂房交付使用,同年9月,首台熔炉点火,2018年5月10日正式实现量产!
有了“屏”,新站抢到了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先手棋”,开启一路高歌猛进势头。按照“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大项目—完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坚持产业链招商,建设一批重大项目,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打通了一条“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奠定了新型显示产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的领先地位。
如今,新型显示产业基地汇聚京东方、维信诺、康宁、视涯科技、彩虹等上下游企业百余家,集聚从业人员3.6万人,基地核心企业本地化配套率超过30%。
屏之精彩还在延续,新站高新区还从中探索一条面向面板驱动、拓展产品方向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之路,招引晶合集成、颀中科技、新汇成等龙头企业落地投产,成就了如今“芯”“屏”联动的产业协同格局,战新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超80%,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
新型显示产业,正在不断集聚新质生产力。
一串合作的延续
优越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市场机遇,让康宁在新站高新区持续“大投入”“上硬核”,拓宽合作领域,再续发展佳话。
2017年5月,康宁成立康宁汽车环保(合肥)有限公司,布局汽车高端配套产业。这标志着康宁在合肥的事业从显示产业扩大到环境科技领域,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
双方共同建设的汽车环保项目,主要生产车用尾气颗粒过滤器和陶瓷载体。通俗来说,GPF(汽油颗粒过滤器)主要针对汽车排放控制领域,以蜂窝陶瓷为载体生产汽油颗粒过滤产品,可有效吸附和存放汽车排放的PM2.5等各类有害颗粒物,降低汽车颗粒物排放,产品既有含金量,也自带“含新量”“含绿量”。
康宁GPF项目鸟瞰图
2023年,该汽车环保项目产值达到26.42亿元,位列新站区年度工业企业纳税榜首。
2018年6月,康宁汽车玻璃系统(合肥)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康宁汽车玻璃事业部全球首个工厂,推广电子显示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提升汽车制造业高端配套水平。
至此,合肥已成为康宁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之一。
康宁汽车玻璃系统工厂
既看数量,更看质量。2023年,企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在肥全年累计营收相比2022年稳中有升。
康宁公司大中国区总裁刘之菲表示,合肥是投资兴业的热土,产业基础扎实、营商环境良好,发展理念与康宁十分契合,康宁将坚定在肥发展信心,进一步加强合作对接,积极融入合肥产业链体系,携手实现创新发展。
一片发展的热土
新型显示、环境科技、车载玻璃,项目各异,需求不同,这对招商谈判、专业能力提出新要求。
最重要的是什么?
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涛认为,除了稳定增长的市场、企业的核心业务与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相契合外,服务现有企业也是最好的招商引资,现有企业发展得好、持续增资扩产,才会产生“葡萄串”效应,引来更多企业投资兴业、延展产业链条,创造更大价值。
过程中还有两个关键词:服务和效率。
早在第一个项目合作期间,康宁就非常认可当地的投资环境,主动推荐给了正在选址布局的环保事业部,将合肥列入重点考察城市,最终好口碑成就新合作,双方一拍即合,闪电牵手。
在充满机遇的市场里,大家看到的是合作,讨论的是发展,成就的是“双赢”。
比如,针对企业轻资产特点,给予厂房代建支持,采取“一周一调度、限时解难题”工作机制,15个月完成全球最大液晶玻璃面板工厂的建造。
汽车内饰玻璃项目创新采用“以改代建”模式,通过租赁其他公司存量厂房,改造现有生产设施,有效缩短建设周期,在减少前期投入成本的同时,成功盘活厂房,实现“一局三赢”。
1月17日,康宁合肥创新日活动,集中展示了显示、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不同领域的多项新技术,推动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
服务,不只是康宁。
新站高新区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在行政审批、要素保障、公共配套、链接资源、为企服务等方面实施项目包保负责制,全心服务、全力服务、全面服务、全程服务,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达效、运营平稳高效。
外资项目法液空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相继落户5个项目,累计投资近10亿元。
“千封邮件,不如一次见面。”想要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能守株待兔,就得步履不停走出去,新站区招商团队先后前往欧美、日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大对接外资项目力度。
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开放。
截至目前,全区外资项目涵盖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产业领域,共吸引康宁、住友化学、液化空气、立邦等外资企业120余家。
立邦新材料(安徽)有限公司,产品堆码整齐待出货
当前,新站高新区正奋力打造新型显示和半导体、新能源及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大健康、智能制造等五个超百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将持续与广大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加大在创新研发、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协同合作,畅通“政产研学用投”良性循环,以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来源:合肥新站区
显示世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