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行业深度报告:黄金时代开启,产业链国产替代正当时
显示世界 · 2023-11-29
OLED行业深度报告:OLED黄金时代开启,产业链国产替代正当时
民生证券-消费电子-方竞 李哲 李少青
OLED作为LCD之后最具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能够实现自发光,具有驱动电压低、快速响应、超轻超薄、柔性显示、对比度高、可视角广、色彩饱和度高、抗震性好等性能优势,正在各个领域呈加速渗透趋势,伴随OLED 技术成熟和成本优化,OLED正进入黄金时代。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属于一种电流型的有机发光器件,是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而致发光的现象,发光强度与注入的电流成正比。是继CRT、LCD后最具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它能够实现自发光,具有驱动电压低、快速响应、超轻超薄、柔性显示、对比度高、可视角广、色彩饱和度高、抗震性好等性能优势。
目前全球显示技术路线主要分为自发光式和非自发光式,分别对应当下主流的OLED和TFT-LCD技术。随着显示技术的持续发展及下游市场对显示屏需求的不断增加,整个市场呈现快速成长、技术持续更迭的趋势。目前TFT-LCD 仍然是显示市场的主流技术,但随着OLED、Mini-LED和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成熟,新型显示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渗透率不断提升。
多应用加速渗透,国内产能快速释放
OLED作为主流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目前市场渗透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在OLED面板出货构成中,目前仍以中小尺寸OLED面板为主,OLED大尺寸面板目前受限于技术,在使用寿命和成本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市场渗透率较低。但未来技术突破和成本下降,OLED有望进一步渗透大尺寸面板市场。
在供给端,目前韩国的三星和LG仍然在OLED市场占据主要份额,但国内京东方、维信诺、深天马等面板厂商的OLED产能快速释放,全球OLED产能呈现向中国大陆加速转移的趋势。
需求端
目前,手机等小尺寸市场仍然是OLED最大的应用市场,但OLED在中大尺寸市场正呈加速渗透趋势。
◆ 小尺寸:根据Omdia数据,OLED在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从2020 年初的 33%迅速提升到 2022 年末的 60%,是近几年智能手机最大的技术创新之一。市场对于折叠屏等多样化的屏幕需求有望助力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 中尺寸:IT、车载市场等 OLED 应用前景广阔。由 于汽车智能化趋势以及 OLED本身可弯曲、响应快、对比度高等优势,OLED 正在成为车载、平板、PC 等中尺寸高端产品应用的主流技术选择之一。
◆ 大尺寸:韩厂主推,TV 等大尺寸市场 OLED 渗透率稳步提升。
供给端
随着手机、电视、平板电脑、PC和汽车等消费电子品的普及,人们对于显示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OLED 在面板市场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根据 DSCC 和 Wind 数据显示 OLED产值已经从 255 亿美元增长到 417 亿美元,占面板市场份额从 27%增长到 40%,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0%。2023 年韩国 LGD 和三星重启退出 LCD 市场的计划背景下,OLED 势必进一步渗透面板市场。
在供给端由三星、LG 等韩厂技术主导,但京东方、维信诺等中国大陆企业加快产能布局,根据Omdia 统计的产能数据,韩厂在 OLED 市场的产能占比已经从 2018 年的 84%左右下降至 2022 年的 60%左右,OLED 产能正在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
国内产能崛起,国产替代正当时
OLED 产业链主要可以分为上游的设备制造、有机材料和组装零件,中游的 OLED 面板制作,下游的终端应用。伴随国内 OLED 产能的释放,上游国产原材料和设备厂商有望迎来“行业成长+国产替代”的双轮驱动。
具体来看,OLED 有机发光材料是 OLED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长期被海外企业专利垄断,伴随海外专利到期及国内技术突破,国产厂商迎来发展良机;掩膜版是平板显示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在美日企业主导的背景下,国产厂商正在加速突破;驱动 IC长期被韩台厂商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产 OLED 设备厂商也正在从早期以后段检测设备为主逐步向阵列、蒸镀等前段设备突破,加速国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