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不住了!这几家公司申请破产清算
广东LED · 2022-09-02
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永远的王者。日前,Lumileds宣布其美国、荷兰子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而亿光德国子公司WOFI也将进行清算,联力股份正在进行破产清算……看来,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Lumileds美国、荷兰子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日前,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US)持有80%股份的汽车和其他LED照明产品制造商Lumileds表示,该公司已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计划将其美国和荷兰子公司的债务减少约13亿美元。
该公司已经获得了大多数债权人的支持,预计将在60天内摆脱破产保护。Lumiled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使其资产负债表去杠杆化逾13亿美元,并通过注入高达2.75亿美元的流动性,使创新投资能够寻求额外的战略机会。
该公司的欧洲、亚洲和其他外国子公司和附属公司不包括在申报文件中,不受破产法第11章的影响。
Lumileds首席执行官Matt Roney表示:“鉴于全球供应限制、疫情和俄乌冲突带来的持续挑战,我们已积极采取措施,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去杠杆。这次资本重组将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巩固作为专业照明行业市场领先创新者的地位”。
根据重组支持协议,现有的担保贷款机构预计将承诺投票支持一项交易,该交易将把Lumileds的融资债务从约17亿美元减少到4亿美元,其中包括反馈债务和申请后贷款,这将被合并为一项5年退出安排。
Roney先生还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为照明、安全和健康提供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这项全面降低杠杆率增强流动性的方案将使我们成为一个更具吸引力和更强大的合作伙伴,继续推动LED技术的创新,为客户提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根据重组支持协议的条款,现有担保债权人将承诺支持并投票通过一项交易。该交易执行后,将通过债转股的形式减少Lumileds 13亿美元的长期债务,使公司的债务从约17亿美元降低到4亿美元。这4亿美元将主要由回购债务和(财务重组)申请后的贷款组成,进入一个以5年为期的退出机制。
重组支持协议还包含了部分债权人承诺的高达2.75亿美元的债务人持有资产(debtor-in-possession 或DIP)融资,这笔融资也是重组程序的一部分。如果得到法院的批准,DIP融资,加上公司可用现金储备和经营现金收入,预计将为Lumileds提供足够的流动资金,以继续履行其对客户、供货商及供应商的所有义务,以及为员工发放薪水和福利。
亿光德国子公司WOFI将进行清算
LED大厂亿光8月25日发布公告称,德国子公司WOFI Leuchten GmbH(下称“WOFI”)营运不佳连续亏损,加上俄乌冲突,欧洲通膨高涨,德国消费者信心衰退,经济情势不佳,将暂停办理2200万欧元的增资案,WOFI也将进行清算。
WOFI为亿光德国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照明产品、灯饰与配件的销售,于2013年被亿光收购。今年7月初亿光曾公告增资2200万欧元,原先预计用于偿还银行借款节省利息支出,减轻营运压力。
WOFI营运连年亏损,今年上半年亿光认列WOFI投资亏损1.46亿元(新台币,下同),第二季亿光对WOFI原始投资金额为4.75亿元,投资账面金额亏损2.9亿元。
WOFI过去也和LED大厂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下称“日亚化”)有侵权纠纷,2015年日亚化控告WOFI公司,是基于YAG专利,请求法院核发永久禁制令、命WOFI提出相关帐册及判给损害赔偿。在控告WOFI公司之前,日亚化在德国已对亿光提出专利诉讼,一审结果为日亚化胜诉。
日亚化2018年于德国杜塞道夫地方法院对亿光子公司WOFI启动执行程序,作为请求支付损害赔偿预备措施,去年9月,杜塞道夫法院认可日亚化法律主张。
日亚化并于去年7月15日,根据法院确认WOFI侵害专利判决,对WOFI提起损害赔偿程序,索赔450万欧元。
联力股份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因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无锡联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联力股份 证券代码:834705)被市场监管局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7月7日,联力股份发布公告表示,经自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由于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2022年7月1日,无锡联力股份有限公司被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与此同时,联力股份表示,目前,公司正在配合法院进行破产清算阶段,实际控制人同时考虑进行破产重整,从而实现对公司的挽救。联力股份将密切关注相关事项的后续进展情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这两年,联力股份可谓风波不断。2021年4月8日,联力股份收到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书,因民间借贷纠纷,陈忠胜对联力股份提起诉讼;9月1日,联力股份涉及多起诉讼,导致银行账户多次被查封冻结和解冻结,公司不得不宣布停工停产;9月3日,联力股份总经理郑勇由于个人原因,提出辞去公司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11月15日,联力股份被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
2022年3月4日,由于合同纠纷的原因,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对联力股份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3月21日,联力股份发布《股票停牌公告》表示于即日起股票停牌;5月6日,联力股份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而被新增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
据悉,无锡联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联力股份主要商业模式是根据客户需求,通过自主研发及与高校技术合作的方式对客户需求的智能电控组件产品进行个性化定制开发设计,并自主生产向不同的客户销售提供包括智能控制器、LED照明等产品。
2021年上半年,联力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06.23万元,同比去年下降8.79%;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17万元,同比去年下降189.29%。
中华映管正式破产
8月30日消息,中国台湾大同集团代子公司——台湾面板大厂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映管”)发布公告称,中华映管负债总金额为95亿元,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经桃园地方法院裁定宣告破产。
中华映管成立于1971年5月,是全球显示器制造大厂和台湾岛内的“面板五虎”之一。它是台湾早期研发视讯产品关键零组件显像管的重要厂商,其显示器产量曾为全球前三,并因此将台湾推向“显示器王国”的世界舞台。1997年华映引进日本技术,为台湾显示器进入平面化拉开序幕。有岛内媒体甚至称它为“显示器的黄埔军校”。
但是十多年来,由于经营不善,外加大陆面板产业的强势崛起的冲击,中华映管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业绩也是一落千丈。再加上中华映管债务问题引发的系列影响,以及资产减值、运营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加剧等,华映科技在2018年迎来自2010年重组后首亏,2018财年亏损高达49.66亿元人民币。截止2018年第三季,中华映管功能机面板的全球市占率约为10.5%,智能手机面板的全球市占率约为5.4%,平板电脑面板的全球市占率约为15.8%,车载显示面板的全球市占率约为7.4%。
当然,中华映管也并非没有尝试过自救,早在2019年8月29日,公司便向法院申请重整。但遭到法院驳回,公司订单也骤减至零。又因公司拖欠巨额电费,9月2日工厂遭断电。后工厂无法再生产,便陆续解散员工。如此恶劣情况,公司也是再难持续经营。
另外,在此之前中华映管持股26.37%的华映科技,还收到其第二大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要求中华映管偿还华映科技33亿元人民币货款通知,其中已逾期货款约人民币20亿元,并于2018年12月4日来函催告要求清偿,否则将采取法律行动。华映科技此举已经导致华映100%控股子公司华映百慕大子公司向香港民生银行5300万美元贷款,无法顺利进行展延,将于12月18日产生贷款违约。
种种压力下中华映管终究是无法坚持。面板市场随着大陆生产商的崛起,凭借低成本、高技术品质优势,抢占了大份额市场。老牌的面板生产商也只能默默承受这种结果。中华映管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自身业务模式崩塌、技术无法突破,只能慢慢被市场淘汰。
作为中华映管在大陆合资公司华映科技,由于原控股股东中华映管拖欠巨额货款,也直接导致了华映科技经营困难。截至2018年末,华映科技对其原控股股东中华映管的应收帐款余额为31.31亿元,主要是华映科技及其子公司向中华映管销售液晶显示模组所形成的应收账款。
此外,中华映管子公司华映百慕大也需遵从曾做出的业绩补偿承诺,应以现金形式向华映科技补足金额30.29亿元。但由于原实控人中华映管申请重整、破产事件给华映科技造成的具体损失,为未收到往来款金额与业绩补偿承诺未履行金额的较大值,即30.29亿元。
对此,华映科技曾表示,由于中华映管已经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且法院也尚未对业绩补偿诉讼作出判决,因此,中华映管及其相关方尚未履行业绩补偿的承诺。而未来中华映管及其相关方需要履行业绩补偿的金额以及是否有能力履行业绩补偿承诺均存在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华映科技业绩补偿款30.29亿元未来华映科技也不一定拿得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华映科技尚有对中华映管13.40亿元的应收帐款余额,而华映科技对该账款的坏账准备余额为13.09亿元,而同期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也仅为15.50亿元,几乎与坏账准备余额相当。
也就是说,中华映管总体对华映科技的欠款达到了43.69亿元。而目前中华映管的总负债额高达95亿元,早已是严重资不抵债了。因此,华映科技想要全部拿回这笔巨额欠款,几乎是无望了,如果能够拿回个一小半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为了解决财务及经营危机,2021年,华映科技计划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投资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LGZO TFT_LCD)生产线扩产及OLED实验量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不过,2021年12月6月,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对其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予以了否决。
从业绩方面来看,华映科技已持续6年处于亏损状态。2016年至2021年,该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517.02万元、-3.31亿元、-50.04亿元、-31.03亿元、-11.99亿元、-5.5亿元,6年累计经营亏损总额超过102亿元。由于华映科技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该公司股票交易自2020年4月29日开市后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华映科技”变更为“*ST华映”。
随后,*ST华映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1.94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为6.11亿元,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归属净利润为正,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消除。经*ST华映申请,深交所同意撤销公司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但是仔细看其扣非净利润,2020年仍是亏损5.5亿元。
根据华映科技最新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华映科技实现营收 14.20亿元,同比下降8.41%;净利润-3.58亿元,同比下降443.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6亿元,同比暴跌393.76%。
由于业绩的持续恶化,今年5月,华映科技宣布出售旗下控股子公司福建华冠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冠光电”)75%股权。8月10日,华映科技发布公告称,华冠光电 75%股权转让项目已竞价成功,成功回血33115万元人民币。只是不知道这笔钱又能撑多久,毕竟目前面板行业正面临需求和价格的持续下滑。
版权声明
编辑整理:GDLED
资料来源:智通财经网、联力股份、经济日报、芯智讯等
题图来源:网络来源
如对本文有疑问,可在本公众号后台留言,感谢您对GDLED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