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华星助力折叠屏铰链技术实现关键突破
显示世界 · 2022-09-01
手机的诞生拉开了一个时代的帷幕,其中屏幕的发展在手机发展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如今,手机的发展来到了柔性屏时代,与屏幕柔性形态关系密切的“铰链技术”成了各家厂商比拼的重要舞台。但使用传统铰链结构的折叠屏折痕明显,实用性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全新的水滴型铰链技术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折叠屏发展遇冷
铰链技术难题亟待解决
目前各大面板厂商都已能实现屏幕的柔性弯折,不过仍存在折痕严重等技术难题,在实际使用中广受用户诟病。究其原因,目前大部分厂商在柔性屏上使用的都是传统的U型铰链结构,这种铰链技术最大的缺点便是折痕明显,闭合有缝。
毋庸置疑,折叠屏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铰链,好的铰链可以让折叠屏的折痕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市面上已经研发出了全新的水滴型铰链结构,它可以在屏幕弯折处形成一个水滴式容屏空间,使柔性屏在弯折时以水滴形状态下沉到机身中,实现近乎无缝的折叠形态,这是传统的U型铰链结构所难以实现的。
相比传统的U型铰链设计,水滴型铰链结构要复杂得多,内置零件高达100个以上,因此制作成本也就更高;而且,水滴型铰链支撑板的运动轨迹很容易对柔性屏的应力风险造成影响,所以实际弯折寿命可能会大大降低;另外,想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悬停效果,对于铰链的设计及加工也有极高的要求。
助力折叠屏技术升级
水滴式铰链设计逆势而上
任何一个新形态的产品要进入主流时代,最终决定因素都是能否带给用户超越以往的使用体验。在大家的固有认知中,折叠屏产品不仅难以兼得轻薄与耐用,其昂贵的价格也令人望而却步。但凭借过硬的创新能力,TCL华星很好地完成了这个挑战,不仅进一步降低了水滴铰链方案的成本,耐用性也获得了提升。
TCL华星遵循极简设计理念,自主研发铰链设计,进一步优化结构机理,使水滴铰链成本大幅降低,同时也确保了铰链+柔性屏整体的可靠性,从而实现更出色的耐用性,改善因长期使用而导致的折痕问题。经测试,其在极端环境下也可实现三十万次弯折次数,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用户即使每天开合80次也能连续使用10年之久。
如今TCL华星水滴YIR1.75技术已非常成熟,具备量产性,并已布局相关的专利。
“H型”和“Y型”水滴铰链结构示意图
TCL华星独创Semi-set技术实现攻关
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
对折叠屏来说,弯折寿命的提升一直是行业一大技术难点。折叠模组的弯折寿命不仅取决于模组本身结构,也受转轴轨迹的影响。在实际开发中,解决模组与转轴的匹配问题需要各方厂商通力合作。但由于技术保密要求,部分厂商之间信息并不互通,这无疑对折叠模组的开发周期造成了极大影响。
各方厂商合作环路
为缩短折叠模组开发周期,提升模组与转轴的匹度,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TCL华星独创Semi-set一体化方案,将转轴以机构的形式,纳入柔性屏模组物料当中。这种开发形式不仅能将折叠模组与折叠转轴进行同步开发,大大缩短开发周期,还加强了OLED与铰链的搭配设计,保证其弯折性能,实现了最佳性能与更低成本的完美匹配,极大解决了弯折难的行业痛点。
Semi-set一体化方案优势
经过四年的开发沉淀,TCL华星柔性屏转轴的开发经验已相对成熟,具备一定数量的专利储备, 有足够的能力为客户及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柔性屏技术支持。
积极布局柔性屏新形态
TCL华星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TCL华星除了拥有常规的内折铰链设计外,还拥有极小内折楔形(U型),极小内折水滴、极小半径外折、360º折叠、多折显示等铰链设计。
新形态柔性技术展示图
针对云卷屏也有相应解决方案。站在2022年折叠屏发展的上升期,TCL华星还将持续把对柔性折叠新形态的探索作为新技术开发的重要方向,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帮助产业突破折叠屏的创新困局,推动折叠屏的发展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