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率高达96%!国产SiC“上车”有望?

第三代半导体风向 · 2022-06-17

SiC 市场最大的推动力是新能源汽车,比如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已规模化采用 SiC MOSFET 芯片作为主控/电驱芯片,对于SiC企业来讲,“上车”是技术的分水岭,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几乎100%的汽车主驱逆变器都是采用进口SiC MOSFET,尽管车企正在寻找国产替代,也缩短了车芯的验证周期,但是车企对主驱采用国产SiC MOSFET依旧谨慎。

行业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后端器件厂和车企仍对国产SiC衬底/外延材料的规模化应用存在顾虑,另一方面是由于SiC 衬底和外延层中的缺陷密度远高于硅,国产SiC衬底及外延行业只能供应SiC SBD,而无法占领车规级SiC MOSFET等高端应用市场。

因此,在满足车规级器件的严格要求方面,国产SiC衬底和外延材料的质量优化极为关键。

南京百识电子宣融博士告诉“三代半风向”,2016~2019年期间,他们就已陆续完成开发出4寸和6寸SiC外延片技术,其量产良率达96%,他所领导的团队具备10年以上超过5万片量产经验,能够为更多SiC企业上车提供助力。

今年1月18日,百识电子位于江苏扬州江都经开区的新项目签约,投资额8亿元,用于生产第三代半导体外延片。宣融博士表示,目前4寸和6寸SiC外延片生产线已完成建置,2022年已顺利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加入碳化硅大佬群,请加VX:hangjiashuo666

7月7日,百识电子总经理宣融博士将出席“新能源趋势下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化发展论坛”,届时他将发表以《碳化硅外延生产技术》为题的演讲,分享他们在外延片方面的量产工艺,深入解读SiC外延如何帮助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芯片良率。

此外,欣锐科技、意法半导体、英飞凌、Wolfspeed、三菱电机、芯干线和恒普科技等企业“大咖”,也将发布重磅演讲。

6月20日前报名可享受早鸟价,详情可扫描海报二维码。

插播:更多全球SiC产业布局,尽在《2021第三代半导体调研白皮书》,扫码可抢先阅读!

其他人都在看:

又有GaN收购案!国企入局

又有12寸氮化镓技术!怎么做到的?

订购设备,又一SiC企业上8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