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LED电源及背光控制系统设计
MicroLEDDisplay · 2022-03-31
摘? 要:本文介绍了新型显示技术Mini-LED背光在TV上应用时的电源及背光控制系统,详细分析了扫描方式 在万分区级上的应用及与之匹配的电源系统及关键技术,对Mini-LED电视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 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Mini-LED;扫描;分立式电源
0 引言
近年来,Mini-LED 领域备受行业关注,Mini-LED 背光显示技术具有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产业化优势, Mini-LED 未来的发展方向涵盖了大、中、小尺寸 LCD 显示背光以及 LED 显示屏等,从市场应用来说,MiniLED 的应用主要有两大方向:一个是 LED 显示屏市场;另一个则是背光应用市场。其中 LED 显示屏以及大尺 寸电视将成为 Mini-LED 未来应用的主流产品。Mini-LED 背光 TV 因其分区多、画质优、造型薄 已成为 TV 行业重点预研方向之一。在使用同等灯珠规 格可满足整机亮度的情况下,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控制 LED 背光源,恒流驱动 IC 对 LED 分区进行矩阵式控制, 可极大减少背光恒流驱动 IC 使用数量,降低系统成本,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目前随着 Mini-LED 灯珠成 本的下降,以及生产工艺的提升,Mini-LED 作为 TV 背光源的可量产性也大大提高。
1 Mini-LED系统设计原理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LED TV 对画质的要求 日益提高,Mini-LED TV 背光技术已成为近期的热点 技术,行业内各厂家已经投入较多的资源研究开发。为了开发出高性价比、系统优的新品类 Mini-LED 背光 TV 产品,做好背光驱动、背光控制、电源供电等 技术,设计了一种系统较优的 Mini-LED 背光 TV 背光驱动及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如图 1 所示。
Mini-LED 显示系统硬件平台主要由主板、电源板、 MCU 控制板、T-CON 板及灯板组成。其中,市电(一 般为 AC 220 V)通过 AC 交流插座给电源板供电,电 源板工作后给主板、T-CON 板、MCU 控制板及灯板供 电,是 Mini-LED 整机系统的供电设备。主板为 MCU 控制板提供控制信号(SPI 通信)及 电源待机信号。MCU 控制板一部分为扫描控制开关电 路,用来实现灯板的扫描控制,采用扫描控制方式后, 可大幅减少恒流IC控制数量;另一部分为灯板SPI通信, 实现灯板的区域调光功能。
2 Mini-LED电源及背光控制关键技术
2.1 分立式双电源供电系统设计
目前行业中高压供电系统的电源部分易于设计,系统灯数多,为了使系统最优,电源设计采用分立式低压 大电流双电源供电系统架构,以减少灯数,同时,电源 通过模组灯条双路电压反馈方式实时调节输出电压,做 到恒流芯片开通低损耗,有效降低恒流 IC 的热损耗。电源系统框图如图 2 所示。
①PFC 电路
采用交错式 PFC 方案,降低 PFC 功率器件的电应力和热损耗。
② LED 灯供电电源
采用分立式双电源半桥谐振软开关技术(LLC), 如图 2 所示 LLC 电路 1 和 LLC 电路 2,结合次 级大电流同步整流电路 1 和同步整流电路 1,输 出 Vout1 和 Vout2 给 LED 灯板供电。采用分立式 双电源供电系统可提高主电源效率,降低低压大 电流引起的热损耗。如图 2 红框内所示电路。
③主板供电电源
采用半桥谐振软开关技术(LLC),输出 +12 V 给主板供电,同时通过 T-CON 切换电路,给屏体玻璃 T-CON 板供电;输出 +20 V,给主板功放供电。
④待机电源
采用间歇振荡模式(Burst mode)方案提高轻载和 待机效率,一方面输出 +5 VSB 给主板做待机电源,做到待机低功耗,另一方面给恒流控制板供电。
2.2 背光源的动态扫描技术
1)动态扫描技术原理
Mini-LED 背光 TV 因其分区多、画质 优、造型薄已成为 TV 行业重点预研方向 之一。目前带有区域调光(local dimming) 技术的电视,一般都采用静态方式控制, 恒流驱动IC对LED分区进行点对点控制, 当分区数较多时,采用静态控制方式背光 恒流 IC 用量较多,电路成本较高,连接线多且工艺较为复杂。在使用同等灯珠规 格可满足整机亮度的情况下,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控制 LED 背光源,恒流驱动 IC 对 LED 分区进行矩阵式控制,可极大减少背光恒流驱动 IC 使用数量,降低系统成 本,大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由于分区多,采用传统静态控制方式, 恒流控制 IC 数量多,热损耗大,成本高, 因此,在 TV 行业内采用扫描方式实现灯 板的控制,该方案采用扫频 LED 共阳极方式设计,由 扫描 MOS 管分时控制 LED+ 的开通与关断,MCU 控 制板对 LED 分区进行矩阵式控制。在此,以聚积 48CH 的恒流驱动 IC,以 N 扫描方式设计为例,扫描方式的原理框图如图 3 所示。
该系统采用 N 行动态扫描方式设计,扫描方式的 原理框图具体参见图 3。LED 灯条的阳极供电 VLED 由 N 个 MOS 管控制,MOS 管的驱动由 MCU 控制器模块端 口提供。当 MCU 控制器模块及恒流驱动板的供电 VCC 稳定后,MCU 控制模块对恒流驱动板进行寄存器初始 化,初始化完成后,MCU 控制模块检测是否有主板 SPI 数据输入,若有,则将数据信息分配到相对应的恒流 驱动板中,若无数据输入,MCU 控制模块保持等待状态,所述数据信息包括 LED 灯条的亮度及调光信息等。MCU 控制模块通过检测 GCLK 信号作为计数信号,依 次控制行扫描 MOS 管的开通与关断,行扫描的开通顺 序为行扫 1 到行扫 N,不断地循环开通,恒流驱动通过 对 LED- 端口的开通与关断,精确控制每一个 LED 灯 分区,每一帧画面亮度信息的切换通过 Vsync 信号实现, 当检测到 Vsync 信号为高电平时,恒流驱动板刷新一次画面亮度信息,通过以上可实现对 LED 背光源的动态扫描控制,从而到达减少恒流驱动板数量,降低系统成 本的效果。
该方案支持 4 线 SPI 通信,通信从 CS_N 由高到低 转换开始,串行数据输入(SDI)上的数据在串行时钟 (SCLK)的上升缘锁存。该协议由 4 比特读 / 写命令、 12 比特内存地址(Address),和 16 比特数据(Data) 组成,地址和数据从最高位(MSB)先发送,时序如图 4 所示。
2)MCU 控制及扫描切换技术
本方案采用低成本的 MCU 控制方式替代业内普遍 使用的 FPGA 方案控制,SPI 频率可支持到 100 MHz, 满足系统传输数据要求,并为后续预留了一定的扩展空 间。同时,设计开发扫描低延时切换扫描电路,满足系统恒流控制扫描切换的要求。MCU 控制及扫描切换技术系统如图 5 所示。
3 结束语
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型显示技术 Mini-LED 背光在 TV 上应用时的电源及背光控制系统,并给出了关键技术原理,即扫描控制背光区域调光技术、高效分立式双电源供电 系统设计及 MCU 控制及切换技术, 满足系统设计要求,是一种系统较优的 Mini-LED 背光 TV 背光驱动 及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对 MiniLED 电视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具有重 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钟炎平,电力电子电路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张占松,蔡宣三.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4.
往
期
精
彩
【延期通知】关于 ”第五届中国(国际)Micro LED显示高峰论坛(2021-2022)”延期举办的通知
【信息汇总】这些Mini/Micro LED大事件 您了解多少?
【专业讲解】Mini-LED背光区域调光单元的光学特性研究
【政策引导】广东省发布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
【知识分享】Micro LED大屏显示技术分析——显示色域
【产业链名单】MiniLED直显哪家强?盘点19家MiniLED直显产业链上市企业
【国际订单】三安光电:今年已获国际大客户Mini LED芯片订单超1.7亿元
本论文信息:
期刊:电子产品世界(2021.10) 作者:胡向峰
扫码关注我们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加入Micro LED交流群
与上万+业内朋友在一起
商业投稿、合作热线:021-333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