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华润微电子落户深圳宝安

GaN世界 · 2021-12-16

来源:芯榜

12月15日,“滨海宝安”公众号发布了一个题为《1009.9亿元!宝安签约项目耀眼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的文章。深圳市宝安区政府现场与今年招商项目华润微电子、魏桥创业集团、南航物流等几家企业进行签约。

我国领先的半导体制造企业华润微电子赫然在列。此外,从下图可以看到,全球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也位列其中。

近期中芯国际坪山拿地的消息在半导体圈传播,建设4万片产能。但这远远不够,华润微的到来或为深圳卡位半导体制造带来利好。

华润微电子CEO李虹在发言中表示,宝安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深圳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随着前海“扩区”,宝安区共有82.75平方公里纳入“扩区”范围,占“扩区”后前海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宝安区政府服务意识强、办事效率高,营商环境优良。基于以上考虑,华润微电子计划在宝安设立南方总部。

深圳寸土寸金,能拿出这么大片土地,足以看出深圳发力半导体的决心。

深圳发力半导体

深圳宝安这次引进半导体企业,其实是整个深圳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的缩影。

1、今年九月,据宝安日报报道,宝安区以“带产业项目”方式挂牌出让A733-0055宗地,成交价9030万元,由深圳市重投天科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投天科半导体”)竞得。

2、中芯国际和深圳市政府(通过深圳重投集团)拟以建议出资的方式经由中芯深圳进行项目发展和营运。依照计划,中芯深圳将开展项目的发展和营运,重点生产28纳米及以上的集成电路和提供技术服务,旨在实现最终每月约4万片12英寸晶圆的产能,预期将于2022年开始生产。

3、中国第三代半导体,基本半导体是 “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与“未来通信高端器件制造业创新中心”发起单位,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发中心”。基本半导体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打造行业领先的碳化硅IDM企业

4、华润微南方总部落户深圳宝安。或建设新的晶圆制造基地,参考中芯国际。

华润微卡位第三代半导体

公开资料显示,华润微成立于 1983 年,其先后整合华科电子、中国华晶、上华科技、中航微电子等半导体企业,业务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产品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领域,2020 年 2 月 27 日作为红筹第一股在科创板上市交易。

近年来,华润微盈利能力稳中有升。2018 年至 2020 年,营收分别为 62.71 亿元、57.43 亿元、69.77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4.29 亿元、4 亿元、9.64 亿元。

对于短期利空因素扰动,有机构分析,减持符合大基金的规划,有其合理性。也有观点认为,第三代半导体处于爆发前夜,这也是决定华润微长期发展的另一关键,公司能否通过加码行业前沿实现弯道超车,还需时间检验。

由于 IDM 不易受产能紧缺的影响,产品下游需求旺盛,华润微充分享受了这一波国产替代和行业景气的利好。

财报显示,华润微 IDM 业务板块中绝大部分为功率半导体产品,MOSFET 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其下游应用广泛,囊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占据了其功率半导体产品的最大比重。

根据 Omdia 的统计,2020 年以销售额计,公司在中国 MOSFET 市场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英飞凌和安森美,是中国本土最大的 MOSFET 厂商。

随着行业缺芯潮延续,华润微将继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海通证券预计,公司 2021 年至 2023 年营收分别为 93.7 亿元、109.87 亿元和 128.9 亿元,归母净利润 21.8 亿元、24.7 亿元和 27.5 亿元。

第三代半导体正处于爆发前夜,能否成功实现产业前沿布局,是决定华润微长期发展的另一关键。方正证券统计,在电动汽车、光伏逆变器等需求的推动下,未来十年,第三代半导体将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华安证券指出,第三代半导体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特别适用于 5G 射频器件和高电压功率器件;国内外差距相对小,且不要求庞大的资本开支和先进制程;下游领域所包括的新能源车、光伏、工控、数据中心等领域,是内循环的重要突破口以及未来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华润微部分项目已落地或实现技术突破。

据公司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代 650V、1200VSiCJBS 产品实现量产和销售;新一代 650VSiCJBS 产品综合性能达到业界先进水平;平面型 1200VSiCMOSFET 产出工程样品,静态技术参数达到国外对标样品水平,正进行可靠性优化;第一代 650V 硅基氮化镓 Cascode 器件样品静态参数达到国外对标水平;自主研发的第一代 650V 硅基氮化镓 E-mode 器件实现器件功能。

扫码了解更多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