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第一件事就是做这个....
行家说动力总成 · 2021-10-22
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第一件事就是做这个....
去年12月,比亚迪高管曾表示2021年要自建SiC生产线,最近,比亚迪正式官宣了!
6月30日,比亚迪半导体上市申请获得受理,计划投资31亿元建设3个项目,其中包括建设SiC晶圆生产线。该项目总投资超过7.3亿,年产能达到24万片。
插播:加入大佬群,请加微信:hangjiashuo666。
分拆上市募资27亿元
将自建车规级SiC线
最近,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的创业板IPO申请正式获得受理,即将在深交所创业板分拆上市。同时,比亚迪半导体也发布了IPO招股书。
2018-2020年,比亚迪半导体营业收入分别为13.4亿元、10.96亿元和14.4亿元。主营业务可分为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 IC、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制造与服务5大板块。
根据招股书,比亚迪半导体本次将发行股数不超过5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拟募资金额约26.86亿元,主要建设功率半导体等3个项目。
其中,“新型功率半导体芯片产业化及升级项目”的投资总额为7.36亿元,拟募集资金3.12 亿元。该项目主要是为了建设年产能24万片的SiC晶圆生产线。
比亚迪半导体表示,本项目将以宁波半导体作为实施主体,将在宁波厂房建设SiC功率半导体晶圆制造产线,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拥有月产2万片SiC晶圆制造产能,项目建设期为5年。
比亚迪很早就采用SiC技术,今年6月份,比亚迪功率芯片研发总监吴海平表示,去年比亚迪的电驱系统开始搭载SiC,是全球第二款采用SiC电驱的量产车型。但如果考虑把OBC等电源系统考虑在内,比亚迪从一开始做新能源汽车就在使用SiC。
比亚迪对SiC的研究也较早。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比亚迪参与并完成了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200V SiC MOSFET半导体器件工艺技术研发》,还自主研发了“车规SiC芯片设计及工艺技术”。
该公司还表示,已实现 SiC 模块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车型电机驱动控制器中的规模化应用,也是全球首家、国内唯一实现SiC三相全桥模块在电机驱动控制器中大批量装车的供应商。
3大好处
全面替代IGBT?
去年,SiC产能不足对比亚迪造成了困扰。
2020年7月,比亚迪汉EV四驱版批量搭载SiC MOSFET组件的车型。不过,2020年8月,比亚迪深圳基地因SiC模块交付异常,造成8月欠产,并影响了汉四驱版的发车目标。
为此,2020年12月,比亚迪半导体产品总监杨钦耀就表示,比亚迪正在规划自建SiC产线,2021年要有自己的产线。
据“三代半风向”了解,5月13日,比亚迪对外招标采购“SiC分选机”和“SiC测试机”,扩建碳化硅模块线。
而这次将募资建设的SiC晶圆生产线将直接瞄准车规应用,有望帮助解决产能不足问题。
吴海平表示,今年比亚迪汉还将继续采用SiC模块,上一代模块是直接把IGBT替换为SiC,而今年搭载的是专为SiC定制开发的专用模块,能够更好的发挥SiC的优势。
比亚迪很早就看好SiC技术,2018年12月,比亚迪成功研发了SiC MOSFET,提出2023年将在旗下的电动车中,实现SiC半导体对硅基IGBT的全面替代。
最近,吴海平再次介绍了使用SiC的好处。
首先,“我们的测试结果显示,整个电控效率基本上提升了5-8%。增加了续航里程,电耗也降低了,汽车重量也变得更轻了。”
其次,控制器体积会显着减少,主要得益于频率提升,电驱的功率密度可以提高非常多。国际某家公司数据显示,从硅到SiC,输出的电力密度会有一个飞跃。
第三,比亚迪SiC模块全面使用了银烧结技术,最直观的优点是器件芯片温升大幅度降低。假设温升控制在150度,SiC模块的最大输出电流从420A很轻松就提高到500A,保证了汉EV百公里3.9秒的急加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