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不吃亏!各地一大波利好政策来袭,涉及LED

广东LED · 2021-09-07

看了不吃亏!各地一大波利好政策来袭,涉及LED

近期,各省市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城市照明提质增效等政策相继出台。

江苏“十四五”制造业发展重点是?

日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总体要求、发展重点、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在江苏省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全国的领先地位巩固提升,实现创新高水平、制造高效率、供给高品质、结构更优化、区域更协调、环境更友好的高质量发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国际一流自主品牌领军企业不断涌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35年,江苏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全要素生产率、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制造业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更加协调,有力支撑我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发展重点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江苏聚焦新兴领域、突出特色优势,全力打造6个综合实力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10个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包括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集群、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集群、物联网集群、高端新材料集群、高端纺织集群、生物医药集群、新型医疗器械集群、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集群、信息通信集群、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集群、高端装备集群、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集群、节能环保集群、绿色食品集群、核心软件集群、新兴数字产业集群。

高端新材料集群

面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需求,以高端应用为牵引,加强碳纤维、石墨烯等先进碳材料,加快电子高纯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等先进电子材料的关键技术突破,推动高品质特殊钢材、化工新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提升发展,打造综合实力国际先进的高端新材料集群。

先进电子材料。重点发展大尺寸高纯硅及硅基材料,氮化镓、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高纯金属有机源材料(MO)、光刻胶、高纯金属靶材、封装与散热等高品质微电子材料,Micro-LED发光材料、高效率全息光栅材料、高稳定性有机发光材料、量子点等纳米光电子材料。

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集群

面向新一代智能硬件、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家居等数字经济新需求,大力提升设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制造工艺和能力,加快发展集成电路关键设备和专用材料,加快TFT-LCD产业链配套能力建设,持续推进AMOLED产品技术不断完善和产业化,推动Micro-LED、硅基OL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的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程,统筹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集群。

集成电路。设计:重点支持中央处理器(CPU)、现场可编程逻辑电路(FPGA)、高速高精度AD/D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高端芯片及工业微控制(MCU)、微机电系统(MEMS)、射频芯片、光通信芯片等专用芯片研发设计。全面提升先进智能芯片、智能传感芯片、汽车电子芯片、工业互联网产品芯片、网络通信芯片等领域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

制造:推动现有生产线提升工艺水平和生产能力,稳步推动22/20nm、16/14nm等先进生产线引进和建设,支持产业基础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稳妥发展模拟及数模混合电路、微机电系统(MEMS)、高压电路、射频电路等特色专用工艺生产线及GaN、SiC、GaAs等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

封装测试:大力发展晶圆级封装、系统级封装、面板级扇出型封装、异质集成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支持先进封装生产线建设,提高先进封装比例。

新型显示。加快超高清显示、大尺寸内嵌式触控、金属氧化物、Mini-LED背光等技术的融合创新,提升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技术水平。加速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AMOLED)技术、先进制程工艺研发及产业化,大幅降低柔性显示屏的制造成本,突破低温多晶金属氧化物技术并实现量产,支持微发光显示(Mini/Micro-LED)的量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升关键材料与装备自主可控水平。

信息通信集群

以做强新一代通信、光传输、未来网络为重点,大力发展服务定制网络架构与系统、5G核心通信器件,重点突破网络操作系统、高性能网络芯片、5G毫米波多通道一体化芯片、高性能介质波导滤波器、高端激光器芯片,开展面向国家重点行业的创新应用与示范推广,发挥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等科研单位技术优势,打造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信息通信集群。

移动通信。支持5G毫米波多通道一体化芯片、高性能介质波导滤波器、5G增强等技术研发突破,重点提升高端芯片、高性能器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加快5G网络建设,重点推进在交通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积极跟踪和参与6G网络技术研究。

光通信。支持光通信技术研发,重点突破高速光互联、大容量光传输等核心技术,提升高端激光器芯片、高速光模块、新型光纤、超高密度放大器等核心技术和产品,开展400Gbps长距离光传输和T级光交换系统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千兆光纤网络部署,重点推进高速光网在工业互联网、5G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集群

顺应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支持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成为集成新技术、承载娱乐消费的平台级工业品,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完善新能源充换电、智能路网、加氢体系等基础设施,培育整车知名品牌和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造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集群。

智能网联汽车。以打造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为目标,推进汽车产品和产业生态转型,加强环境感知、车载软件、车规级芯片、执行与控制、高精度定位等关键环节技术攻关,面向机场等特定需求,开展基于5G的自动驾驶接驳车等示范运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商业模式探索,建设国家级质量检验监督机构,完善和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能力。

动力电池。以长续航、高安全、全气候为发展方向,支持固态锂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优化高比能正负极材料、耐高温隔膜、耐高压阻燃电解液等关键材料技术,提升动力电池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水平,拓展在船舶等场景的应用。

核心软件集群

以自主化、高端化、融合化为方向,重点提升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安全软件等自主可控水平,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推广开源技术、软件开发云、软件订阅、计次收费等软件开发运营新模式,引导工业企业软件化转型,举办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与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打造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核心软件集群。

基础软件。重点突破与自主创新CPU、整机、存储、外设等硬件高度适配的高性能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工具软件、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积极发展操作系统基础应用框架和应用程序接口(API),加快布局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人工智能算法演进和量子计算基础软件,积极推动物联网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等新型基础软件研发和产业化。

新兴数字产业集群

面向数字中国建设,顺应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趋势,以融合赋能、创新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打造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新兴数字产业集群。

人工智能。以人工智能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知识图谱构建等理论与算法,重点研发人工智能芯片、机器视觉、语音识别、推理与决策等关键技术,布局开源代码托管平台、算力共享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南京、苏州等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区块链。开展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分布式存储与计算、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跨链交互等技术攻关,构建安全可靠的区块链底层平台,部署基于云计算的区块链BASS服务平台,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制造、电子存证、商品溯源、数据流通、政务服务等方面融合应用,加快区块链产业集聚。

此外,《规划》还提出了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开创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智能制造新图景、建设低碳清洁可持续的绿色安全制造新体系等主要任务。

福建将LED、新型显示列入“十四五”规划

日前,福建省政府印发了《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发展重点:将提升发展能级,做强万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着力引进一批高端项目。

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与数字产业

突出“增芯强屏”延链补链发展,重点发展特色专用芯片、柔性显示、LED、自主计算机整机制造及以5G为牵引的网络通信等领域,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数字产业化进程,培育壮大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到2025年,全省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

1.集成电路

依托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重点区域,推进集成电路特色园区建设,加快形成“一带双核多园”的集聚发展格局。发挥联芯、士兰微、瑞芯微等重点企业作用,加快发展高端芯片,突破28纳米以下先进制程工艺,推动MEMS传感器生产线建成投产。推动三安化合物半导体、士兰微化合物半导体等项目建设,提升高速芯片、高功率芯片、5G射频芯片和5G功放芯片等制造工艺水平。研发并产业化内存封装、系统级封装、晶圆级封装等先进封测技术,提升通富、渠梁等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发展特色集成电路设计业,重点开展智能物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芯片研发,推进集成电路企业和研发机构移植使用国产软件工具,引导芯片设计与应用结合,着力提升消费电子领域芯片设计竞争力。增强集成电路材料和装备本地配套及服务能力,支持大尺寸硅片、光刻胶、高纯化学试剂、电子气体、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溅射靶材以及沉积设备、刻蚀设备、半导体检测设备等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建设两岸集成电路测试省级公共服务平台,深化闽台集成电路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

2.新型显示

依托福清融侨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新区、莆田高新区等产业集聚区,做强做优玻璃基板、面板、模组、整机等新型显示全产业链。着眼前沿显示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加强液晶、光刻胶、光学基膜、电子墨水、有机发光材料、电致发光量子点等核心基础材料研究与自主开发。引导京东方、天马微、冠捷、宸鸿、友达、华佳彩、合力泰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着力攻克OLED蒸镀工艺、彩色电子纸、Mini/Micro LED等一批关键技术,加快3D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研发布局。加快天马微6代柔性AMOLED、电气硝子玻璃基板三期等项目建设,发展柔性显示、低温多晶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等新型显示面板及模组,加快培育光学膜、偏光片、玻璃基板、触控IC等核心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开发彩色电子标签、线上教育平板、电子公交站牌、智能挡光玻璃等终端产品。

3.LED

以厦门、泉州、福州、漳州、龙岩等地为重点,依托厦门半导体产业化基地、漳州立达信小镇、安溪光电产业园等产业集聚区,完善LED芯片到产业应用链条,带动LED产业向上下游两端延伸。发挥三安光电、乾照光电、兆元光电等重点企业作用,加强外延片、芯片研发攻关,推进石墨烯、量子点、OLED、Mini/Micro LED等技术创新,加快在手机屏幕、电脑显示器、汽车显示等领域推广应用。

上海发布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根据规划,到2025年,保持与上海城市功能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比重,制造业发展速度力争高于“十三五”时期,继续发挥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产业基础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高端产业重点领域从国际“跟跑”向“并跑”“领跑”迈进,一流企业主体和高层次产业人才加速集聚,新动能产业培育成势,绿色化低碳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空间格局持续优化,长三角产业协同逐步增强,建成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上海制造”品牌进一步打响,为打造成为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在集成电路领域,提升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全产业链能级。芯片设计,加快突破面向云计算、数据中心、新一代通信、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高端处理器芯片、存储器芯片、微处理器芯片、图像处理器芯片、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FPGA)、5G核心芯片等,推动骨干企业芯片设计能力进入3纳米及以下,打造国家级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平台,支持新型指令集、关键核心IP等形成市场竞争力。

制造封测,加快先进工艺研发,支持12英寸先进工艺生产线建设和特色工艺产线建设,争取产能倍增,加快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发展;发展晶圆级封装、2.5D/3D封装、柔性基板封装、系统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

装备材料,加强装备材料创新发展,突破光刻设备、刻蚀设备、薄膜设备、离子注入设备、湿法设备、检测设备等集成电路前道核心工艺设备;提升12英寸硅片、高端掩膜板、光刻胶、湿化学品、电子特气等基础材料产能和技术水平,强化本地配套能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前沿基础研究,支持开展人工智能数学基础、类脑智能、认知智能、群体智能、小样本学习、安全可信人工智能、量子智能等前沿理论研究,推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等通用技术突破,重点建设若干具有标志意义的大规模算法模型,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重大成果。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基础理论、算法开源、算力开放、数据融合、应用转化等关键环节,建设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自主可控开源算法平台、超大规模开放算力平台等高水平开放式创新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品落地应用。

大力发展核心产业,发展智能芯片、智能软件、智能驾驶、智能硬件、无人系统等产业,自主研发通用智能芯片、高性能专用智能芯片、框架软件等,培育和引进一批重大项目、优势企业、关键平台。

促进全面赋能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制造业,支持企业引进开发人工智能产品和系统,提供可推广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围绕医疗、教育、交通、商贸、金融、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场景应用“揭榜挂帅”,打造一批标杆性应用示范。

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浦东张江、徐汇滨江、闵行马桥、临港新片区等产业创新集聚区,构建东西集聚、多点联动的“4+X”产业布局。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重庆连出5个重点实施方案

日前,重庆市政府办公厅连续出台5个重点实施方案,分别围绕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创新能力提升、智能化赋能、绿色发展和培养领军企业等方面,为“十四五”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确定目标。

在这5个实施方案中,《重庆市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将围绕重点产业,找出重点链条,系统推动补链、延链、强链,计划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撑全市工业产值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

《重庆市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全市将持续增加企业研发投入,计划到2025年,全市企业研发投入累计2500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0%以上的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65%以上的规上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全市制造业领域的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4.5万家、8000家和1500家。

《重庆市制造业智能化赋能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全市将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计划到2025年,实现重点产业园区和企业5G网络全覆盖,培育1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50个智能工厂和500个数字化车间等,全市“上云”企业累计达到15万户。

《重庆市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全市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要求,计划到2025年,全市规上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耗较“十三五”将分别下降16%、20%,建成绿色园区30个、绿色工厂300家、节水型企业100家,开发绿色产品100种。

《重庆市制造业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全市将聚焦重点行业和33条重点产业链条,实施“一企一策”培育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特别是在汽摩、电子等重点行业领域培育领军企业30家,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软件产业等其他产业各培育“链主”企业1-3家。

此外,根据《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重庆市将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和绿色环保6类产业。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半导体、新型显示、新型智能终端、先进传感器及智能仪器仪表、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软件。新型显示方面重点发展AMOLED、Micro LED等面板、模组及显示终端;基板玻璃、盖板玻璃等材料;激光显示、激光电视;4K/8K超高清电视内容。

《规划》指出,新型显示发展要顺应柔性显示、超高清显示发展趋势,坚持“硬件+内容”一体化发展。推动现有AMOLED、TFT—LCD等技术路线面板企业加强真空热蒸镀、薄膜封装、触摸传感器涂层、LLO、驱动芯片贴合等技术研发和工艺优化,推动Micro LED技术路线面板企业加快工程化、产业化步伐,吸引更多上游材料、器件领域企业和下游模组、整机领域企业向我市集聚,持续壮大产业整体规模。

同时,大力发展激光显示和激光电视,积极引育激光光源、光学元件、光电器件、抗光布等零部件企业,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不断丰富新型显示技术产品种类。持续推进超高清内容建设,快速提升4K(4096×2160像素分辨率)、8K(7680×4320像素分辨率)超高清视频生产制作能力。

此外,在制造业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方面,《规划》指出在集成电路、工业大数据、Micro LED、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与检测、先进清洁能源动力装备、石墨烯、干净空气新材料及装备等领域强化市级平台建设,推动创新中心进一步做大做强。

相关要闻

河北出台城市照明提质增效行动方案

近日,河北省住建厅印发《河北省城市照明提质增效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要求各地以加快城市智慧照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照明方式、减少城市照明能耗、严格控制过度亮化、提升城市照明品质为重点,加快建成功能完善、绿色高效、智慧安全的城市照明系统,营造健康、舒适、生态、安全的人居环境。

方案提出,按照“目标导向与质量提升相统一、规划建设与突出重点相协调、智能高效与绿色低碳相并重”原则,到2025年,城市照明提质增效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城市道路装灯覆盖率达到100%;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能效指标合格率达到95%,新建照明设施能效指标合格率达到100%;LED等智能高效节能灯具使用率达到80%以上,以2020年总用电量为基数,2025年完成城市照明节电率25%以上。

以云计算、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GIS等技术为支撑,建设改造城市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照明系统根据光照度自动启闭、照明亮度分时分区控制、照明能耗统计分析、漏触电安全预警和自动应急处置等功能。开展多功能智慧灯杆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到2025年各设区市多功能智慧灯杆应用率达到30%以上。

全面排查城市建成区内功能照明应覆盖未覆盖问题和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问题,提高城市功能照明覆盖率和有效性。新建道路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建设配套照明设施。

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因地制宜开展1至2项太阳能灯或风光互补灯的试点示范。

建立健全城市道路照明与景观照明设施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加强城市照明能耗信息统计分析。加强城市照明安全运行管理,建立源头管控、过程监督、预警预报和快速处置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照明安全韧性。

版权声明

编辑整理:GDLED

资料来源: 江苏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政府办公厅门户网站、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重庆日报、河北新闻网、集微网等。

题图来源:网络图片

如对本文有疑问,可在本公众号后台留言,感谢您对GDLED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