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企业量产8英寸SiC,三安当初不要它?
第三代半导体风向 · 2021-07-17
这家企业量产8英寸SiC,三安当初不要它?
最近一家欧洲企业也宣布量产8英寸SiC衬底(.点这里.)。据说,三安光电曾投资该公司,很多人都好奇当时三安为何要放弃它?
前段时间,我们介绍了Cree和贰陆的8英寸SiC衬底发展历程(.点这里.),今天跟大家聊聊这家欧洲公司:他们的8英寸衬底技术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目前进展如何?有哪些亮点?
插播:加入第三代半导体大佬群,请加微信:hangjiashuo666
LG等企业纷纷“朝圣”
今年6月3日,意法半导体CEO Jean-Marc Chery告诉媒体,他们全资收购的Norstel AB已经成功交付了首个8英寸SiC晶圆。
可以说,意法半导体的SiC衬底技术主要来自于Norstel。而Norstel是从林雪平大学分拆出来的。
据介绍,林雪平大学1993年开始开发碳化硅单晶,其关键技术是获得专利的高温化学气相沉积(HTCVD)技术。当时,林雪平大学得到了ABB集团和芬兰晶圆制造商Okmetic的支持,其技术商业化是通过Norstel来实现的。
在碳化硅领域,林雪平大学非常知名,我们最近在做《第三代半导体调研白皮书》时,一些国内企业就表示他们的技术曾前往该大学交流。
其实不止国内企业,2010年11月,韩国LG集团旗下公司LG Innotek也与林雪平大学进行合作,开发用于电动汽车的碳化硅外延生长方法。该项目还获得韩国政府超2000万瑞典克朗(约1500万人民币)资助,LG还为林雪平大学购买了一个最先进的反应器。
投资者黑洞
2005年2月,Norstel在瑞典诺尔雪平开设了其碳化硅晶圆厂,工厂于2006年秋季落成。其股东包括Okmetic(20%股份),并引入了Eqvitec、Northzone和Creandum等5个机构,合计出资2亿瑞典克朗(约1.5亿人民币)。
当时,Norstel以为碳化硅的商业化会很顺利,他们的董事长还提出了200亿克朗(约150亿人民币)的目标。
不过,碳化硅的发展之路是崎岖前进的,2009年夏天,Norstel前期的融资就花完了,为此该公司进入重组。
2010年1月28日,瑞典国有投资公司Fouriertransform以1.1亿瑞典克朗(约8200万人民币)收购了Norstel。截止当时,Norstel总共获得了大约 3.15亿瑞典克朗(约2.35亿人民币)。
在这期间,Norstel取了多项技术进展。
2011年12月,林雪平大学和Norstel开发了一种可以将碳化硅成本降低20倍的新技术。
众所周知,碳化硅制作太慢,所以很昂贵。Norstel发现通过添加氯气,可以解决这个问题,Cree也是采用该方法。
使用传统的外延方法,气体云中的硅烷气体会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 SiH2。而添加氯气会形成更稳定的SiCl2,这意味着可以提高生长速度。
传统方法制作约0.2毫米的外延层,通常需要2天时间。而使用氯,一个下午就可以完成,而材料质量不会变差,这意味着热能、气体和磨损成本降低了20倍。
2014年9月,Norstel还与Ascatron(2020年被贰陆收购)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厚达250毫米的碳化硅外延。当时这项已经做到了4英寸,后期逐步过渡到6英寸衬底。
三安出手了
不过,Fouriertransform的注资也没有让Norstel成功起来,由于开发工作和生产设备投入太昂贵,Norstel很快又把钱花光了,前后合计融资约10亿克朗(约7.46亿元),为此瑞典媒体把Norstel称为“投资者的黑洞”。
很快,Norstel公司再次进行重组,这迎来了中国的投资方。2016年12月30日,安信资本收购了Norstel的所有股份。
据一些媒体介绍,安芯资本本次收购的资金,主要来自福建省政府和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安光电参与管理该基金。最近安芯资本表态称,“这次收购是我们操刀的,三安光电只是LP”。
瑞典媒体说,中国股东接管Norstel后,想将其生产工艺转移到中国的2个工厂,但该计划遭到瑞典战略产品检查局(ISP)的阻挠,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中国股东还是继续投资Norstel。
在此期间,Norstel又有一些技术突破,主要是碳化硅衬底从4英寸发到6英寸。
2017年9月,Norstel展示了6英寸碳化硅晶圆,其微管密度小于0.2 cm-2、TSD位错低于500 cm-2。第一批样品在2018年第一季度交付给客户。
尽管如此,Norstel的销售额一直难以提高,2015年、2016年营收为1700万瑞典克朗(约1269万人民币),2017年为2100万瑞典克朗(约1567万人民币)。
意法半导体“接盘”
之后中国股东也放弃了,2019年2月,意法半导体接盘,购买了Norstel 55%的股份。2019年12月,意法半导体又购买了最后45%的股份,以现金交易方式支付了总计1.375亿美元(约8.89亿人民币)。
在收购Norstel后,2019年6 月,通过政府资助的REACTION项目,意法半导体组建了欧洲第一条八英寸SiC试验线,以促进欧洲碳化硅技术升级,推动它在汽车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
REACTION项目一期主要是开发8英寸SiC衬底和关键设备, 根据意法半导体2020年11月的报告,他们已经生产了直径大于8英寸的晶锭,并且成功切割成8英寸晶片,微管密度等参数已经接近最先进的6英寸商用衬底水平。
通过测量发现,其堆垛层错总面积仅占总晶圆的3.3%,其RMS值与其他商用6英寸衬底相当(例如供应商A的RMS=0.129nm;供应商B的RMS= 0.077 nm),而且其扩展的缺陷具有更高的导电性,该衬底的应力值介于-117.09 MPa和100.94 MPa之间,81个点的平均值为 -9.87 MPa。
意法半导体认为,8 英寸SiC晶圆的生产表明该实验线的里程碑已经达到,已经取得了有希望的结果。
但由于沉积和热处理等工艺步骤太多,他们尚不清楚8英寸SiC晶片的最终机械性能如何,在某些关键步骤(例如光刻)中,仍然需要验证晶圆的可加工性,特别是弯曲度、翘曲度和平整度的评估。
其他人都在看:
参编单位集结号!2021第三代半导体白皮书调研启动
SiC“统治”了这个领域?梅赛德斯、保时捷、迈凯伦双手赞成
宝马:这项技术将全面铺开!SiC可提升14倍效率
增长327%,市占率30%!这家GaN企业要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