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华星显示技术进阶之miniLED&MicroLED、OLED、LCD....
OLEDindustry · 2020-10-26
此次大会TCL华星与来自全球的数百家合作伙伴、行业专家齐聚深圳,共同探索新型显示技术的应用与未来趋势,组建跨领域产业交流平台,建设新型显示产业链的生态联盟。
话不多说,作为行业专注于技术的平台,直接上产品技术。
miniLED&MicroLED
自去年在深圳华星工厂内首发a-si AM miniLED阵列屏——“MLED-星曜屏”以来,TCL华星在miniLED&MicroLED布局步步纵深。
此款产品当时的发布,OLEDindustry给予的评价是mini-LED从PCB、si迈向a-si TFT玻璃时代。
时隔一年多,这一次参与TCL华星全球显示生态大会(DTC 2020),产品技术又迎来了新突破,策略上也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产品技术上,TCL华星重点发布了2款miniLED“全球首款”产品,分别是142” IGZO玻璃基主动式MLED显示屏、48” 8K In-cell Touch AM Mini-LED背光曲面车载屏。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这次是基于IGZO的玻璃基板,而去年是基于非晶硅的玻璃基板,作为显示产业的专业人士,这里关于这两种背板技术不加赘述了。此次基于IGZO玻璃基板的主动式Mini-LED显示产品,是以11”单体作为最小的拼接单元,单点控制再搭配上业界领先的黑态光学设计,带来百万对比度的极致纯黑画面体验、和更广的动态显示范围。同时,可实现大屏的模块化无限拼接,尺寸自由,横纵比自由,非常适用于如办公室会议机、指挥中心、影院等多样化的商业显示场景。这款产品可以说是去年非晶硅基板MLED产品的延续与创新。
除了此次主动式的miniLED产品,华星还推出了miniLED背光产品——48” 8K In-cell Touch AM Mini-LED背光曲面车载屏。
48” 8K In-cell Touch AM Mini-LED背光曲面车载屏
Mini-LED背光显然已成为液晶面板升级的重要方向。在目前的显示领域,HDR已经成为高端电视的标配,而Mini-LED技术可以轻松实现目前的HDR标准。未来,Mini-LED将在显示市场加速渗透,让显示回归画质本身,也将改善LCD面板产品在市场份额抢夺上对OLED面板产品毫无还手之力的局面。
此次展出的48” 超大尺寸车载显示,约1.4米长,横贯整个A柱,集仪表、中控、副驾驶娱乐功能于一体,结合R4200曲面设计,可与汽车内饰设计更好的融为一体。再加上车载行业最高的8K1K分辨率、车载行业首发的5096分区 AM Mini-LED背光、100%NTSC,带来百万超高对比度的极佳的驾驶视觉享受。此外,in-cell触控技术为驾驶者提供更加舒适,顺畅的操纵感。
据介绍,未来,在触控的基础上,该产品还可实现悬浮触控功能,通过手势也可进行完美操控。
Mini-LED正成为显示领域的“宠儿”,2019年以来,TCL、苹果、海信、华硕、群创、友达、京东方等巨头纷纷推出Mini-LED背光或类似技术的电视、显示器、VR和车载显示等终端产品。mini led具有亮度高,寿命长,成本低,对比度高的特点,因此被各大厂商用来作为显示设备,而TCL的这一技术也将成为其产业的重要支撑之一。
除了miniLED,被认为是其下个阶段的新一代最有潜力的MicroLED,TCL怎么又会错过呢?
此次TCL华星展示了中国首款自主研制,由TCL华星与三安联合实验室开发的基于 IGZO玻璃基板的AM Micro-LED显示屏。
据介绍,该款产品尺寸为4”,采用了领先的μLED巨量转移技术,高亮度,高色域,高对比度,可实现双面显示。
OLED的进阶
OLEDindustry作为专注于OLED行业的平台,看到今天发布的全球首款AMOLED云卷屏与 打印式OLED卷轴屏自然是又惊又喜,这次这两款产品分别在折叠屏和OLED工艺路线上分别作出了再次进阶,其表现更加令人期待。
此次TCL华星6.7” AMOLED云卷屏展示了柔性技术不同以往的独特魅力。创新滑卷形态,展开前屏幕尺寸只有4.5”,非常方便携带,滑动机身便可让显示屏幕展开到6.7”,显示尺寸自由切换。产品采用业界首发超细3mm卷轴,更轻薄;结合行业领先的卷轴与滑动补偿机构设计,更流畅;可承受20万次卷曲滑动,更持久。不同于目前市场上的柔性折叠手机,云卷屏在滑动屏幕时,机身的厚度保持不变,在收纳状态下体积更小巧,让你在舒卷自如之时,纵享多变视界。
而17” 打印式OLED卷轴屏,也选择了一条跟目前量产OLED技术完全不同的一条路线喷墨印刷工艺。这款形似“圣旨”的产品采用了顶发光的器件结构,色域高达100%,同时彩膜滤光片去除有效减少了屏幕的厚度,卷曲特性也因此提升。
另外TCL华星提供了四种AMOLED折叠产品及方案:双内折、双O-Cut OR4 OLED折叠屏、水滴形YIR3折叠方案以及楔形VIR1.5折叠总成方案。
此次推出的双内折OLED显示屏尺寸为10”,双内折IR3,可实现手机-平板-笔电多形态随心切换,搭配虚拟物理感键盘,为用户提供无与伦比的娱乐与移动商务办公体验。
而双O-Cut OR4 OLED折叠屏,尺寸为7.9” ,为业内最小半径(4毫米)外折手机,外观超薄(单边最薄3毫米),8毫米超薄机身,手机平板二合一,业内首发侧曲面+折叠屏幕技术,独创左右非对称厚度设计(3毫米,5毫米),为整机系统预留更多空间。
相比以上两种产品,个人觉得量产的折叠方案更吸引人。此次分别推出了水滴形折叠屏幕总成(折叠OLED屏+hinge)整体解决方案和楔形VIR1.5折叠显示屏幕总成整体解决方案。相同的是尺寸都为6.7”,都采用了50um UTG超薄玻璃技术,机身厚度均为7毫米,背壳表面都具有抗菌杀菌功能(杀菌率≥99%),也都可以至少承受10万次折叠,均可投入大规模量产。
不同的是水滴型的内折半径为3毫米,而楔形折叠弯折半径1.5毫米。
6.7” 水滴形YIR3折叠显示屏幕总成整体解决方案
楔形VIR1.5折叠显示屏幕总成整体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TCL华星在OLED上目前已经切入多款机型,包括小米10,小米10至尊纪念版、折叠OLED有摩托罗拉Razr折叠屏手机,还有此次发布会没有公布的屏下摄像头,可能会用在小米下一代旗舰机上,未来可能还有更多品牌参与进来。
LCD的突破
当天同样公布了耕耘多年的LCD系列新品。此次这里列出个人认为比较游看点的LCD新产品技术,因为TCL华星的LCD产品太多了(哈哈)。
全球首款
全球最窄边框65” 8K全面屏
0.3毫米超窄边框,屏占比高达99.9%,行业领先。产品搭配Mini-LED背光,拥有超高色域,再加上整机超薄设计,兼顾极致画质与外观。
全球首款
6.3'' UWFR 1-120Hz mobile显示屏
首次实现1-120Hz超宽帧频显示,低频1Hz降低显示功耗,更省电,高频120Hz增加显示流畅度,视觉体验优异。
全球首款
85” 8K IGZO 120Hz 1G1D显示屏
全球首款基于IGZO技术的85寸8K 120Hz 1G1D高端LCD,采用4mask IGZO背板技术,穿透率4.5%,对比度5000:1,相较同规格非晶硅产品分别提升8%和15%,此外,功耗相较同规格非晶硅产品降低30%。
全球首款
15.6” UWFR 5~360Hz NB显示屏
首次将UWFR技术应用于Notebook产品,实现了5~360Hz超宽帧频显示,低频5Hz更省电,高频360Hz搭配1ms快速响应使画面更清晰流畅。
全球首款
6.3” 极窄下边框超级全面屏
该超级全面屏是TCL华星拥有自主研发专利的一项黑科技产品,产品在一般全面屏的基础上下边缘减少到了仅2.4毫米(从AA区到FPC),全面领先同行,带来更真实的全面屏体验。
激光
最后还展示了一款32” 激光远程交互产品,严格意义上这也是「全球首款」。
这款产品可以利用普通市售激光笔和电视遥控器即可对显示界面进行远距离(最大超过10m)、零接触触控操作。
我估计对这些激光产品情有独钟的小伙伴已经按耐不住了,该款产品搭载多种交互Apps,适用于家庭早教、大型商显会议等多元场景。
这次发布会的「含惊(喜)量」非常足,microLED&MiniLED、OLED、LCD和激光的各类显示产品都有着不俗的实力,LCD、OLED、microLED、激光全面联动,也能看出了TCL华星对全球显示生态的追求,毕竟这场发布会就是为了探索新型显示技术的应用与未来趋势,组建跨领域产业交流平台,建设新型显示产业链的生态联盟,全方位布局显示新技术一直都是华星的目标,也是市场驱使,理所当然所做出的决策。
或许在TCL华星持续的创新力和组建成完整生态链的双重攻势下,市场会给出正面的反馈。不过未来结果如何,还待时间告诉我们。
▼
往期精彩回顾
▼
售价最高超一万八!史上最强的华为Mate40来了....
TCL华星DTC 2020直击:AMOLED云卷屏、打印OLED卷轴屏......
4499元起!6.67英寸挖孔AMOLED!没有了老罗的锤子坚果长这样......
3299元起!华星光电供应屏幕!OPPO电视发布:顶配QLED+120Hz屏
京东方推进UTG内部化,引发韩显示业界担忧
量子点显示器新突破!三星再发Nature:实现100%量子产率!
OLEDindustry
↓↓ 可以畅聊到天亮的行业技术群!你要不要来?↓↓
管理员微信:OLEDindustry2
添加管理员微信 > 入群 > 尽情畅聊探讨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