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疫情发生后的「冷」思考

UVLED风向 · 2020-10-26

青岛疫情发生后的「冷」思考

10月16日,青岛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通报此次青岛疫情的源头,确定为大港两名感染者,为医院聚集性疫情,系青岛港疫情感染者住院期间与普通病区患者共用CT室引发。在此之前,谁能想到作为前沿阵地的医院会有如此巨大的失误?那再往前追溯,青岛港疫情的源头又是哪里呢?矛头直指进口冷冻生鲜食品!

其实,冷冻生鲜食品的感染发生在冷链运输环节,与生鲜食品本身并无直接关系。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在零上4度时存活28天,在零下20度环境下存活时间甚至长达数年。进口冷冻生鲜食品从生产加工端也许已经接触病毒,再经过低温长途冷链运输,病毒活性并未受损,港口的搬运工人是船舶靠岸后,接触进口冷冻生鲜食品的第一人,当属高风险人群。

从进口冷冻生鲜食品的整个流动链条来看,控制好三个重要环节,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第一,食品进入运输环节之前,需对食品进行全方位杀菌消毒作业,如采用γ射线、紫外线等物理杀菌方式,从源头控制食品的感染;第二,在运输环节,要对货仓进行全面清理与消毒,并且安装深紫外LED消毒灯具,因为冷冻食品的特殊性,并不适合采用加热、化学药剂等消毒方式,而传统汞蒸气紫外灯同样为热光源,所以深紫外LED灯是最佳方案;第三,在到港卸货环节,同样采用γ射线、紫外线等方式消毒,保证食品安全进入市场流通。

当然,实际操作中,由于γ射线消毒设备成本高、速度慢,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笔者推荐使用深紫外LED消毒,快速高效,环保安全,如链式深紫外LED消毒机,该方案同样可应用在生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场景。

2020年初疫情爆发之后,每个城市都设定了感染患者收治定点医院,但不是所有城市都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及必要性去新建一所传染病医院,所以更广泛的做法就是将某家医院,或某个病区转变为疫情患者病区,带来的直接结果就如青岛胸科医院一样,感染者与普通患者共用医院资源,如检测、化验和医护人员。

另外,重新建设检测室并采购检测设备,将面临更高的运营成本。详细拆分感染者从进入CT室(另外还有核磁共振、内窥镜等)到离开的所有环节,一旦对感染者的防护工作不到位,将有两种病毒传播机会,第一,感染者呼吸或喷嚏造成空气中形成病毒气凝胶;第二,感染者肢体触碰检测设备造成设备表面残留病毒。针对以上两方面的防控,使用深紫外LED消毒机器人将是较好的消毒措施,当无人进入检测室,消毒机器人打开深紫外LED灯并在室内按照设定的路线移动,完成动态消毒,在设定路线的情况下,在检测设备周围有更多的停留时间;当消毒机器人检测到有人进入检测室,会立即将深紫外LED灯收入机器内部,同时打开空气循环系统,按照设定的路线移动,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消毒。

此外,消毒机器人可在2米距离测定每个人的体温状态,当检测到有人体温超标时,立即发出警报;消毒机器人底盘配备深紫外LED灯,随时对地面进行消毒作业。一台深紫外LED消毒机器人即可完成检测室的全方位杀菌消毒,将检测室的交叉感染风险降至最低。

进入2020年第四季度,随着气温降低,病毒的存活时间更长,同时天气变冷人们的免疫能力降低,新冠疫情防控变得更加刻不容缓。特别是青岛疫情的发生,提醒着我们加强在冷链环节及医院等高危环境的防控。深紫外LED消毒产品以及其安全环保、可靠性高等特点在这个时候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相信接下来会被更广泛的应用到疫情的防控中,为人们打造更加安全安心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相关阅读:

“虾”你一跳!下一个是“啥”?

冷链接连检测出新冠病毒,消毒方式该怎么选?

??白皮书购买

为共同推动UV LED产业,欢迎各位产业人士踊跃向本公众号(UV LED风向标)投稿。投稿联系人:UVLED产业链助手,微信:cenxitalk。

↓白皮书在线看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