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KOLAS项目产生高效,高性能的激光棒

行家说Display · 2020-07-17

尽管近年来基于红外光的应用数量迅速增加,但是早期的制造商早在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和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用作红外光源之前就已经开发出红外激光器。智能手机中的面部识别。

特别是,德国雷根斯堡的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功率激光器的开发,这些激光器用于特殊应用,例如在汽车行业中使用焊接机器人进行金属加工。欧司朗及其合作伙伴现在将展示由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资助的最新EKOLAS(Effiziente Konverterlaser)项目的激光棒性能和效率结果。

近年来,从医疗技术到汽车制造,激光技术已日益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研究联盟EffiLAS(“ Effiziente Hochleistungs-Laserstrahlquellen”或“高效的高性能激光束源”)致力于确保和进一步扩大德国在光子学方面的技术和经济地位。关于激光光源,目的是进一步优化各种参数,如性能和能效。

欧司朗光电与项目合作伙伴Laserline,Heraeus,Fraunhofer ILT,纤维软件和Welser Profile一起,参与了EffiLAS联合项目EKOLAS的各种任务。主要目的是开发具有出色输出功率的高效红外激光棒,并在工业材料加工中进行演示。大约10年前,最好的激光棒达到200W的功率,效率约为63%。五年后,预期效率不低于60%的250W输出功率将是现有技术所不能达到的极限。转换效率和冷却限制了当时激光器的输出功率。EKOLAS项目于2月完成,在连续波操作中产生了最大输出功率为400W的红外激光棒。输出300W

项目合作伙伴能够借鉴在EffiLAS旗下组织下在其他企业中获得的经验,包括对外延领域的材料科学和仿真的理解,以及芯片和刻面技术的基本专业知识。

欧司朗光电的EKOLAS项目经理塞巴斯蒂安·海因(Sebastian Hein)说:“我们为实现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我们在该项目中的所有目标感到非常兴奋。“成功的关键是开发创新的软件工具来模拟激光器的电光特性,其中考虑了谐振器中的热分布,与温度有关的材料特性和与模式有关的波传播。这些工具极大地加速和简化了必要的测试运行,为项目的结果做出了根本贡献。”

从某些过程的模拟中获得的新知识现在可以转移到其他产品组和800-1060nm范围内的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