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你一跳!下一个是“啥”?
UVLED风向 · 2020-07-21
“虾”你一跳!下一个是“啥”?
UVC冷链杀菌/抑菌,机遇就在眼前
7月10日,厦门海关从进口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无独有偶,上个月,进口三文鱼案板核酸检测也呈阳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此次疫情中,白虾也没有幸免,白虾恐将面对与三文鱼一般的艰难处境,生鲜水产品经济再度重创:商户要面对生鲜水产品过期问题,社会大众对生鲜水产品的恐慌骤起,海鲜餐饮业也是深受打击,往日门庭若市的海鲜餐饮店如今也是入不敷出、损失惨重。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与其密切相关的冷链物流又该做些什么呢?
与三文鱼一样:白虾不是新冠宿主。目前研究暂未发现新冠病毒可通过白虾引起传染。病毒学专家表示,新冠病毒β冠状病毒,β冠状病毒只会感染哺乳动物,白虾非哺乳动物,故白虾并不是新冠病毒宿主,而且,新冠病毒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其病理影响主要集中于肺部,白虾并不具备肺部器官,但在储藏、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有因周围环境存在被病毒污染的风险。
至此,冷链终于可以不用为此次疫情复发买单,然而,冷链是否经得起疫情的考验?又该为此次的行业复苏承担什么呢?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而如今,得益于冷链的发展,昨天还在西太平洋的南美白虾,今天可能就能出现在你的餐桌上,而在冷链过程中,南美白虾又经历了什么?
什么是冷链?
冷链(cold chain)是指某些食品原料、经过加工的食品或半成品、特殊的生物制品和药品在经过收购、加工、灭菌、灭活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使用过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特定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食品安全、生物安全、药品安全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冷链系统主要包括冷链加工、冷链储藏、冷链运输与配送再到冷链销售。
冷链物流流程
冷链物流相对于其他物流存在着以下特点:
1、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技术含量高、监控困难
2、商品全程温度控制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冷链物流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流通率已达到95%。
近年来,国内冷链流通量也在与日俱增:据中冷联盟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冷库容量为4600万吨,同比新增库容增长率为6.7%。根据《GB/T 28577-2012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冷链物流分为-50℃以下的超低温物流、-18℃以下的冷冻物流(适用于速冻水饺、速冻汤圆等食品的远距离运输)、-2℃至2℃的冰温物流、0℃至10℃的冷藏物流,还有10℃至25℃的其他控温物流。通常鲜虾的冷藏温度为0~6℃,冻虾的冷冻温度为-18℃,而低温保鲜白虾容易引起虾的黑变影响美观,然而,我国冷链的发展依旧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完整的冷链体系尚未建成
2、冷链设施相对落后、运输效率低
3、第三方物流比重低
4、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5、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
此次北京疫情的反弹,祸不单行,进口冻虾也检测出新冠病毒,再度给我们敲响警钟:冷链物流过程中的破绽需尽快补上,避免其成为新冠病毒传播的渠道。
细菌中有耐热耐低温之分,大多数细菌耐低温,即冷链对于一些嗜冷细菌及耐冷细菌束手无策,其中,耐冷菌在0~5°C可生长繁殖,嗜冷菌在-15~20°C之间最适宜生长,即在冷链过程(除-18摄氏度以下)能大量繁殖,如鱼得水,比如李斯特菌、耶氏菌、假单胞菌等,且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都是易受此类细菌感染的食品,一般来说,食用被嗜冷菌感染的食物,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而此次的新冠病毒,经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在低温下存活,这意味着冷链的低温环境对新冠病毒起到庇护的作用,无疑是加大了疫情下的冷链管控难度。因此,单纯的低温控制难以满足我们对冷链的高标准高要求。
昕诺飞联合波士顿大学证实,UVC紫外线光源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使用每平方厘米5毫焦耳(mJ/cm2)的辐射剂量(辐射时间6秒),成功灭活了99%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通常水产品的冷却采用水冰法和撒冰法,冰块也可能是携带细菌病毒的帮凶,针对冰箱冰水系统及制冰机进行UV杀菌,将细菌病毒扼杀在摇篮中。虽然健康水产品的肉质从微生物学来说是无菌的,但在水产品其表面粘液存在大量种类繁多的细菌。当水产品被宰杀后,这些细菌会迅速侵袭其组织内的所有成分。在活鲜水产品的包装到出售过程中,如果采用低温预先冷却结合UV照射处理的方式,然后在低温下流通,出售时能够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以下白虾为例:
(图片来源于百度)
将UVLED应用到冷链中,创造无菌输送环境,杀灭白虾体表黏附的冠状病毒可以保持白虾的新鲜风味,成本低、高效杀菌、美观,能耗低、延长货架期。可解当前受疫情影响的生鲜水产品滞销亏损的燃眉之急,也让众多海鲜爱好者安心。
冷链一直守护着我们的食品安全,任重道远,处理冷链管理机制的完善、信息技术的进步,还需要多种保鲜方式为其保驾护航。相信这也是危机中的转机:疫情的爆发在给冷链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高品质高要求把守下的冷链,将会加快补缺补漏的步伐,迎难而上。
自2014年起,为打开UVC市场,三安光电积极进行垂直产业链整合,通过自主研发外延、芯片及封装产品,并协同应用终端客户联合开发客制化产品,共同进行市场探索。目前,三安光电UVC团队通过联合应用终端客户,已成功将多款UVC芯片及封装产品验证并导入多个新兴应用领域,其中,针对相关生物领域的研究实践也在布局当中。近期的在「2020行家Point·深紫外LED论坛及新产品发布会暨《UV LED产业发展白皮书》成果发布」上,三安光电正式发布了最新SCM产品系列,通过采用先进封装材料进一步实现工艺创新,可实现有效光取出率提升达30%以上,同时,WPE可达到4%。
为了推进UVC LED行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2020年下半年,三安光电芯片产能将进一步扩充以满足日益旺盛的封装市场需求。关于UVB/UVC在相关新兴应用领域的应用研究,三安光电将持续更新。有任何关于UVB/UVC应用的有问或者需求,欢迎随时同我们进行交流,共同探讨。
Email: na-huangqianxian@sanan-e.com
rachele.feng@sanan-e.com
为共同推动UV LED产业,欢迎各位产业人士踊跃向本公众号(UV LED风向标)投稿。投稿联系人:UVLED产业链助手,微信:cenxitalk。
相关阅读:
WPE达4%!三安光电新推SCM产品系列
强强联合!美的果净冰箱与三安光电UVC共筑健康绿色生活
为推动UV LED技术造福人类,UV LED产业联盟、行家说研究中心 & SNOW Intelligence于2020年7月发布了《UV LED产业发展白皮书》。购买白皮书请联系:UVLED产业链助手,微信:cenxitalk。
↓白皮书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