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芯国际招股书:募资200亿中60%用于技术突破,第二代FinFET工艺研发稳步推进

光电与显示 · 2020-06-04

中芯国际持续加大技术投入,但距离头部企业尚有很大差距

招股书显示,根据IC Insights公布的2018年纯晶圆代工行业全球市场销售额排名,中芯国际占全球纯晶圆代工市场份额的6%,位居全球第四位,在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一。

中芯国际位居全球第四位

中芯国际也在招股上列出了其部分竞争对手的财务状况,其中中芯国际、台积电、联华电子三家总资产分别为1148亿元、5285亿元、855亿元;收入分别为220亿元、2466亿元、34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816亿元、1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1%、46%、14%。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不管是市场占有率、总资产还是毛利润,中芯国际距离台积电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国际也在招股书上罗列出各家芯片制程情况。其中,中芯国际在2019年刚刚实现14nm量产,联华电子则在2017年就实现了这一技术突破;2018年,台积电实现7nm量产,目前正在推动第二代的5nm工艺在今年四季度量产;同一年,格罗方德实现12nm量产。

可以看出,中芯国际与台积电、格罗方德、联华电子分别还有2年到4年的技术差距,尤其是对比台积电的技术,更是相差甚大。

为了尽快实现技术突破,近三年以来中芯国际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投入达35.76亿元、44.71亿元及47.4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72%、19.42%及21.55%。

同比来看,其他可比的上市公司的平均研发费用率为7.21%、6.9%、7.57%,中芯国际的研发费用率几乎为同行业的3倍左右。

(来源:中芯国际招股说明书)

发行概况、募资额几何?作何用途?

(来源:中芯国际招股说明书)

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向社会公开发行不超过 168,562.00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5.00%,每股面值0.004美元,募集资金总额高达200亿元。

据OFweek电子工程网了解,在目前已发行科创板企业中,募资额度最高的企业为中国通号,募资总额为105.3亿元,这意味着中芯国际或将取代中国通号科创板“吸金王”的地位。据悉,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计划投入项目及拟投入资金比例为:

1、12 英寸芯片 SN1 项目,占比约40%;

2、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储备资金,占比约20%;

3、补充流动资金,占比约40%;

(来源:中芯国际招股说明书)

其中,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SN1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项目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厂房、CUB动力车间、生产调度及研发楼等,目的是生产14nm及更先进制程芯片。

根据 IC Insights 公布的 2018 年纯晶圆代工行业全球市场销售额排名,中芯国际位居全球第四位,在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一。具体来看业务营收方面,中芯国际提供从0.35μm至14nm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核心技术与科研研发情况

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实现14 nmFinFET量产的晶圆代工企业,代表了中国大陆自主研发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最先进水平;在特色工艺领域,中芯国际陆续推出中国大陆最先进的 24 纳米 NAND、40 纳米高性能图像传感器等特色工艺,与各领域的龙头公司合作,实现在特殊存储器、高性能图像传感器等细分市场的持续增长。

除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外,中芯国际亦致力于打造平台式的生态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设计服务与IP支持、光掩模制造、凸块加工及测试等一站式配套服务,并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与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伙伴一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集成电路解决方案。

中芯国际作为国内最知名的芯片代工厂,不仅广为业内人士熟知,更被资本所青睐。

早在2015年,中芯国际就获得国家大基金一期的投资,投资用作中芯国际的资本支出、债务偿还以及整体运营支出,约占发行后新股本的11.58%;近期,国家大基金二期与上海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再次加码中芯国际附属公司中芯南方,分别注资15亿美元、7.5亿美元。

现阶段,中芯国际回归A股绝不是简单的股票市场动向,更多的是为了应对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发展的各种限制情况,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对吸引优质半导体公司从海外回流或新上市融资更能起到模范作用。

从业务情况,可一窥中芯国际的潜力。

招股书披露,2017年到2019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13.9亿元、230.1亿元、220.2亿元,扣除2019年转让LFoundry的影响后,各期收入分别为198.5亿元、215.5亿元、213.3亿元。

2017年-2019年中芯国际营收情况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4.01亿元,同比增长38.4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而上年同期为-32,897.75 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2亿元,同比增加151.83%。

出货量方面,中芯国际今年Q1出货量达140.67万片,创近5年新高;净利润方面,2017年到2019年分别为12.45亿元、7.47亿元、17.94亿元,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从营收结构来看,集成电路晶圆代工是其主要营收来源,2019年该部分收入合计为199.94亿元,占总营收额的93.12%,公司其他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为为光掩模制造、凸块加工及测试等配套服务。

中芯国际营收来源一览

除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业务外,中芯国际还打造了平台式的生态服务模式,提供设计服务与 IP 支持、光掩模制造、凸块加工及测试等一站式配套服务,并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与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伙伴一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集成电路解决方案。

中芯国际的业务范围

作为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的明星公司,中芯国际的股东阵容也颇为亮眼,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第一大股东大唐控股(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7%,大基金子公司鑫芯(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5.76%。

中芯国际股东一览

对两大股东穿透可见,大唐香港为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鑫芯香港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100%持股,后者掌管着中国半导体行业最重要的一笔投资基金,即“大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