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竞赛开跑,錼创科技凭什么让三星、友达、天马都看上?
行家说Display · 2020-06-01
Micro LED显示技术,被视为将引领下个世代的重要新技术,近年,韩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地的面板厂加重力道抢攻,目标是抢得先机,以脱离面板的流血战场。无论韩国的三星,台湾的友达和群创,抑或中国大陆天马等厂,各家面板厂展开Micro LED竞争的过程中,「錼创科技」这间台厂的名字,数次被提及。
「我们是世界第一家能量产Micro LED的公司,现在只有我们能稳定供货。」錼创营运长陈铭章信心满满的说道。这间设立于2014年、坐落于台湾苗栗县竹南镇的未上市公司,团队至今仅300多人,为何能在这场Micro LED显示技术的竞争赛占得先机?关键秘诀在于「整合」的本事。
陈铭章指出,Micro LED现阶段巨量移转愈来愈成熟,但除了转移,晶片也要针对背板客制化,而Micro LED晶片微小化和巨量转移两个技术,正是錼创的强项。此外,引进如LED厂晶电、面板厂友达、半导体设备厂汉民等大厂相继入股,更让錼创得以串接上下游同步开发,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
錼创延揽来自LED、面板、半导体等领域的技术人才和专家,深化内部研发能量,再透过整合内部、外部资源,逐渐创造出在Micro LED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无论电视厂、下游品牌厂,想做Micro LED就想找上他们。比如,三星近年在各大展会展出的Micro LED系列电视,就有錼创的技术参与其中。
錼创自2014年成军就瞄准Micro_LED全力进攻,吸引不少大厂争取合作。
錼创自草创时就跳过Mini LED,全力冲刺Micro LED,目标站在传统LED产业上,发动一场「革命」。但,錼创行销总监刘应苍直言,他们不是想取代OLED或液晶显示面板(LCD),而是著眼创造新市场。
创造新市场发动产业革命
「我们想创造新的市场,避免流血战。」刘应苍举例,比如,Micro LED特色可以做到透明,就有别于传统的应用;像三星Micro LED的电视,能做到无边框拼接,Micro LED能客制化成任意尺寸的特性,也让电视应用能充满想像空间,「未来客厅墙有多大都可填满,不会再讨论固定尺寸的概念。」
LCD产业长年供过于求,近年更因获利空间越来越有限,迫使各厂转型求生。在这波转型潮中,錼创有感Micro LED产业链的发展脚步,近两年颇有从「小步慢跑」,逐渐进阶到「大步前行」的味道。
「突然间近两年大家非常关注,展会上秀出样品的厂商越来越多。」刘应苍表示,公司过去做了很多展示,主要是让外界了解Micro LED的可行性,以及可能应用的领域,初期业界愿意投入的资源相对较少,但随着近年能做到的尺寸越来越大,对应用的想像越来越清晰,投入者也逐渐增加。
据悉,錼创初期收入以研发或合作开发带进的一次性工程费用(NRE)为主,去年7月于竹南厂区打造第一条Micro LED量产产线后,开始供应客户大量样品,并出现销售收入,销售对象以三星为主。。
不过,由于Micro LED还未普及,錼创为达到现在的地位,也缴了不少「学费」,至今募得近9000万美元),以及成军以来赚进的营收,全数投入研发、购置设备等开销。
领先者顶多只有一、二年优势
2015、2016年时,业界谈到Micro LED仅是「对未来的想像」,多厂喊着要布局,却鲜少能明确指出商品化进程。近两年来,跨入应用端的脚步逐步加快,除了三星连续三年于国际展会大秀Micro LED电视技术,去年Touch Taiwan触控展,友达董事长彭双浪也更明确预期,Micro LED将在两年内商品化。
台系面板厂未加入OLED战局,更投入资源冲刺Micro/Mini LED技术,期望借此在面板竞争中扳回一城。陈铭章观察,Micro LED是近两年热起来,但起步早一点也仅做到领先一到两年的差距,对新技术来说不算很大,勉强追也许还能拉近,商品的话由韩厂领先,以面板模组的角度,台厂没有落后。
Micro LED现阶段放量最大的难关,在于成本还无法大量降低,不过这也是每个新技术都会碰到的问题。陈铭章举例,LCD就是一个例子,「20年前每吋是100美金,现在每吋可能仅0.5美金。」他认为,Micro LED初期成本较高,但随着时间演进,会到达大家都买得起的甜蜜点。
对錼创而言,目前依旧在烧钱的阶段,要真的开始有盈余,关键就是要等Micro LED技术开花结果,商品问世并大量出货。现在看来,业界已从通过「可行性」的验证,到「可生产性」的验证,相较先前的模糊,遥望Micro LED商品被大量采用的那一天,似乎也已能稍稍看见轮廓。
规划下半年再募资
随着Micro LED发展脚步越来越快,錼创也持续布局,人才部分除了找来LED、面板领域专业人士,并延揽半导体专才,以求良率进一步突破,今年亦规划下半年再募资,用以扩充第二条产线。陈铭章透露,以客户产品的规划,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需求。
今年虽有新冠肺炎疫情,打乱錼创前进各大展会展示技术的步调,但对其营运面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陈铭章表示,相较其他耕耘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公司,他们受影响程度相对小,原预定今年要展出的东西,持续在规划制作中,若没有公开展会,也会对外发布消息,维持原有的步调前进。
錼创布局Micro LED时间早,加上投入资源多,造就现在取得领先地位的成果,但,他们很清楚不可能靠着「单打独斗」让Micro LED发光发热。陈铭章直言,新技术需要各界的加入,以成熟的技术来说大部分科技业都有多家供应商,单独供应商无法存活太久,希望不同的厂商可以投入Micro LED,带动产业链起飞。(来源:台湾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