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星光电2019年业绩报告出炉——实现营业收入40.69亿元,净利润3.62亿元
行家说Display · 2020-04-09
昨晚,国星光电披露了《2019年年报报告》。
2019年度,国星光电实现营业收入40.69亿元,同比增长0.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8亿元,同比下降8.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2亿元,同比下降7.15%;基本每股收益0.6594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其中,LED封装及组件产品是国星光电的最主要来源,2019年LED封装及组件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2.65亿元,占据国星光电总营收的80.23%,同比微增0.45%;照明应用类产品及其他继续增长,实现营业收入6.7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6.16%;外延及芯片产品实现营收0.6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下降至1.62%;此外,其他业务实现营收0.69亿元。
在专利方面,年报显示,截至目前,国星光电及子公司共申请专利903项,包括境内专利申请818项、境外专利申请71项以及PCT申请14项。共授权专利614项,包括境内授权专利559项和境外授权专利5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7项。报告期内,国星光电及子公司新增专利授权168件,同比增长118.18%,其中新增发明授权同比增长116.67%。
关于行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国星光电指出:2019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金融环境普遍宽松,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加深,再度放大经济下行风险。中国经济在震荡严峻的外部环境下稳中有进,国家减税降费、建设多区域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相关政策支持半导体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全球LED产能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内LED产业链发展越发成熟,竞争格局不断变化,市场行业集中度自下而上逐级提升,随着LED技术持续更新迭代,高品质产品供给将向行业龙头集中,高质量发展成为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1、上游芯片
LED外延芯片基于库存压力及下游市场需求疲软,价格战厮杀激烈,通用照明芯片特别是中低端产品价格下降明显,龙头企业集中规模优势吞并更多市场份额,部分中小芯片厂商生存维艰,或关停或进行产能压缩,上游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高集中寡占格局进一步深化。
2、中游封装
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LED封装研发、生产基地,国内中游封装呈现中度集约化,其中上市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大企业凭借产线智能化、管理及规模方面的竞争优势,占据更多市场份额,部分企业通过深耕细分领域取得稳健及差异化发展。随着LED产业不断发展,中国制造在成本、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明显,中国封装在全球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小间距方兴未艾,助力产业加速渗透。像素点间距的进一步缩小推动LED渗透更多应用领域,小间距成为LED显示屏的主流,在广告、商业零售、会议室、电影院等商业显示领域细分板块迅速切入,据GGII调研显示,2019年中国LED显示行业规模达603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LED小间距显示(点间距≤P2.0)市场规模达1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随着小间距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将快速形成规模,有望维持高景气发展趋势。
MiniLED蓄势待发,MicroLED技术储备进行时。从终端应用场景来看,MiniLED的应用领域可以分为直显和背光两大场景。经过近几年技术储备和上下游产业的协同推动,MiniLED市场发展迅速,在超高清电视、高阶显示器等市场崭露头角,车载屏电竞屏等利基市场已开始批量出货,有望在2020年起量突破。可见有规模、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封装厂商有望成为MiniLED产业的头部企业,MicroLED应用领域主要为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目前尚处于技术储备阶段,业内龙头纷纷开展技术布局将加速MicroLED时代到来。
3、下游应用
显示应用在小间距显示助力下持续增长。据CSA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LED显示屏产值约为108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幅约15%,主流产品间距的不断缩小推动小间距在商业显示、专业显示市场渗透率持续增高,加上MiniLED技术的崛起,显示应用有望迎来更大增量市场。
传统通用照明市场增速放缓步入平稳发展期。受宏观经济形势、中美贸易摩擦及产业自身发展周期等因素影响,LED照明产业步入相对成熟稳定期,趋向高品质化和智能化,增速持续收窄。据CSA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半导体照明应用环节产值约6388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去年下降8.7%。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利润空间因产品同质化及价格下降受到挤压,下游厂商纷纷朝着规模化和差异化双轨制方向发展。
在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方面,国星光电表示,2020年,公司将持续深化垂直一体化产业链,通过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双轮驱动,在按计划实施10亿二期投资计划的基础上,对冲本年疫情的负面影响,努力保持公司营收稳定,公司将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差异化发展战略结构性板块业务,持续优化产业链布局。
上游芯片强化战略支撑,加强前瞻研发。公司将多维度优化上游芯片业务结构,提升芯片核心制造技术,培育孵化新利润增长点,大幅改善芯片业务盈利能力。一方面,加大前瞻性芯片技术研发,在已获得的技术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硅基LED技术布局,加速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一方面,全面铺开紫外LED芯片等差异化技术布局,芯片子公司国星半导体已实现UV-A紫外芯片供应,将继续加强UV-B及UV-C紫外芯片研究开发;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芯片对封装主业战略支撑保障作用,目前国星半导体可实现MiniLED芯片小批量出货,后续将持续强化MiniLED芯片技术制造能力,匹配中游MiniLED各个技术发展路线,为抢占新市场领域创造有利条件。
中游封装业务巩固优势,差异化发展。一方面稳步推进10亿扩产项目二期投入,加大小间距及MiniLED等核心产品产能输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一方面重点培育MiniLED、MicroLED项目,继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占领新一轮行业技术制高点。接下来将持续巩固在MiniLED的技术先发优势,加强MicroLED技术储备及布局,力争打响MicroLED行业第一枪,强化公司行业技术引领;另一方面,依托公司非视觉光源事业部,深入拓展红外、紫外等非视觉领域,同时,加大布局健康照明、植物照明、车灯等新兴细分市场。
下游应用业务拥抱变革,去粗取精。通用照明终端应用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受挤压。公司将有序优化应用产品结构,摒弃成长性及盈利能力较低的业务板块,聚焦智能照明、健康照明等高附加值、多想象空间的细分领域,挖掘海外市场及应用领域的更多可持续增长空间。
2、加强高价值专利布局,强化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公司围绕“加强高价值的专利布局”目标,全面做好产品提升与技术储备,保持在核心产品上的绝对领先市场地位,接下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用于内部产品研发和技术团队培养,全面做好产品提升与技术储备,通过紧跟产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实现产品定位与市场紧密结合,在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开拓一条技术高精尖化道路,全面实现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