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赞中国面板双雄:BOE(京东方)、TCL华星
显示速递 · 2020-03-31
3月25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显示屏拼出“中国速度”》专题节目,讲述了BOE(京东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生产促发展,抓住机遇化危为机,彰显“中国速度”。
面对疫情期间原材料和物流成本的上涨,京东方通过提高技术能力来降低成本。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谈到:“坦率地讲,由于物流的结构变化、搭配变化以及线路变化,我们一季度整个物流的成本大概会增长20%。我们通过提高技术能力降成本,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持续创新,其实对整个市场和客户有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新的商业机会,通过这些商业机会的市场扩大,来弥补(成本上涨)的损失。”
在谈到疫情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时,董事长陈炎顺表示:“全球超过80%的电视、80%的手机、80%的笔记本电脑都是在中国制造的。这次疫情发生以后,尽管受到一些影响,但是我相信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恢复得这么快、恢复得这么迅速。所以我相信经过这样一次疫情以后,其实中国的经济以它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一定会迎来再一次快速发展的机会。”
自疫情发生后,京东方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迅速行动,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和执行组,科学规范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生产经营方面,京东方调整经营策略,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积极沟通协调,使生产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以确保全球供应;同时用多年积累的专利技术,化危机为机遇,顺势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类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
全体京东方人用责任和坚守,诠释了“平时看得见、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机来临时豁得出去”的京东方文化,彰显了京东方精神,拼出了“中国速度”。
京东方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
柔性显示
2019年京东方柔性AMOLED显示屏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二,在中国大陆以86.7%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数据来源:群智咨询)。柔性屏的厚度大概在0.03毫米,相当于一张A4纸的1/3左右。
京东方低蓝光护眼智慧显示解决方案
京东方通过波峰红移的技术来减少有害蓝光的强度,使占比在40%以下,获得德国TUV莱茵认证。目前应用于数字艺术物联网解决方案BOE画屏、Funbook等产品,为人们提供更健康的视觉体验。
京东方体温预警系统
疫情期间助力高精度体温筛查、异常体温预警。可实现无接触式体温监测,在30毫秒以内完成16个目标测温,大大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京东方智慧办公解决方案
可实现无线传输、多点协作交流等功能,会议过程中可随时批注、修改、增减,支持内容的存储和共享。
京东方远程会诊平台
将4K超高清显示屏用于远程诊疗中,帮助医护人员可看清患者的具体病变部位。
京东方高灵敏度检测病毒技术
原本为检测癌症细胞研发的智能系统,现在用在了检测新冠肺炎病毒上,检测时间可以缩减到40分钟以内。
BOE(京东方):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创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核心事业包括端口器件、智慧物联和智慧医工三大领域。
端口器件事业包括显示与传感器件、传感器及解决方案。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龙头企业,BOE(京东方)带领中国显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目前全球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显示屏来自BOE(京东方),其超高清、柔性、微显示等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品牌。
智慧物联事业包括智造服务、IoT解决方案和数字艺术,可为智慧零售、智慧金融、数字艺术、商务办公、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政教、智慧能源等细分领域提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在数字艺术领域,BOE(京东方)推出数字艺术物联网产品——BOE画屏,实现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在商超零售等领域,BOE(京东方)提供价格管理、货架管理、客户行为分析等物联网新零售解决方案,实现零售O+O无缝衔接。
智慧医工事业包括移动健康和健康服务。BOE(京东方)已推出移动健康管理平台,通过智能终端进行健康数据检测,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算法,为用户提供生命体征数据监测解读、AI疾病风险预测、专家健康课程以及在线问诊、体检挂号等就医服务,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个性化的家庭健康管理服务。健康服务创新性的融合医疗、信息、人工智能和细胞工程等技术,聚焦数字医院、数字人体、再生医学、解决方案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方案。
2018年,BOE(京东方)新增专利申请量9585件,其中发明专利超90%,累计可使用专利超7万件,覆盖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美国商业专利数据显示,2018年BOE(京东方)美国专利授权量全球排名第17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18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PCT)情况,BOE(京东方)以1813件PCT申请位列全球第七。
BOE(京东方)在北京、合肥、成都、重庆、福州、绵阳、武汉、昆明、苏州、鄂尔多斯、固安等地拥有多个制造基地,子公司遍布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士、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俄罗斯、巴西、阿联酋等19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体系覆盖欧、美、亚、非等全球主要地区。
从3月25日到4月3日,CCTV-2财经频道、CCTV-4中文国际频道、CCTV-13新闻频道将于《品牌责任》栏目滚动播出关于TCL华星坚持生产的宣传短片。2020年春节至今,TCL华星做好员工防护工作的同时坚持生产,稳定全球供应链,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赢得全球声誉。
↓戳下方视频观看↓
TCL华星展现“品牌责任”
TCL华星光电防控:全力保障员工健康安全
疫情期间,留守TCL武汉华星工厂生产人员近7000人,如何在维持正常生产情况下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公司管理能力提出不小挑战。
“我们1月21日就启动了疫情防治预案,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三级响应措施,织密防疫网、推出隔离房、保障公司持续安全运营生产。”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3月11日接受媒体专访时告诉记者,公司重点加强办公区、食堂区、宿舍、隔离区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和卫生管理,并设置130间隔离房,由专人负责隔离区的一日三餐、环境消毒和体温监测工作。
“我们及时对员工予以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鼓舞公司上下一心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TCL华星光电不停产:稳定全球供应链
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显示面板行业面临严峻考验,而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生产制造对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甚至全球供应链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应对危机,成为当下业界最为关注的问题。
受疫情影响,面板上游原材料供应短缺导致液晶显示器(LCD)供给缩减,群智咨询预计,今年一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规模较疫情前减少3.6%,而随着疫情在海外地区迅速蔓延,面板供应紧张局面或将加剧,并引发价格持续上涨。
“在全球显示行业,中、日、韩一直是中坚力量,目前日韩疫情升级,而中国疫情已基本控制住,面板行业格局可能就此发生改变。”李东生分析,在大屏显示领域,受疫情影响以及战略性调整产能,韩国厂商将继续减产LCD面板,订单或将进一步向中国大陆地区集聚。
据Omdia《大尺寸面板月度出货追踪报告》显示,2月份,TCL华星电视面板出货以19.3%的份额首次占据全球第一,且以19.7%的份额占据全球出货面积第一。
“相比之下,疫情对中国面板厂商的生产影响不大。”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表示,显示行业生产特殊性要求其生产线需全年不间断运行。
以TCL华星为例,其深圳工厂未受直接影响,各厂内设备稼动率满载生产,武汉工厂也保证了85%的产能。
TCL作为一家全球经营的跨国企业,能否保持正常生产经营不但关乎企业自身效益,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球产业及供应链。
“我们坚持生产不只是考虑企业效益,更是为了兑现给客户的承诺,展现企业责任担当。”李东生说。
武汉华星生产的低温多晶硅显示屏占全球市场供应量20%,深圳华星生产的显示面板占全球供应量14%,疫情期间,TCL保持正常运营不停产既有助于稳定全球供应链,也以实际行动回应外界对中国产业链可靠性的质疑。
“我们有序复工不停产,以稳定产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复工。更重要的是,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要着力发挥好制造业在经济稳增长中的压舱石作用,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起民族企业的脊梁”。
TCL华星: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TCL华星”)成立于2009年11月16日,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的创新型科技企业。目前,TCL华星已建和在建的生产线共有6条,合计投资金额近2000亿元,形成了在国内液晶面板领域的竞争优势。深圳、惠州为大尺寸TV面板、模组生产基地,武汉为中小尺寸面板、模组生产基地,印度为模组生产基地。TCL华星积极布局Mini-LED、Mirco-LED、OLED、印刷显示等先进显示技术,产品覆盖大中小尺寸面板及触控模组、电子白板、拼接墙、车载、电竞等高端显示应用领域,构建了在全球面板行业的核心竞争力。TCL华星依托技术升级和产能规模增加,持续扩大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的产品市场占有率。目前,TCL华星TV出货量已位居全球前三,对国内六大电视整机厂的液晶面板出货量自2014年起稳居第一。其中,TCL华星55寸UD产品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32寸UD产品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二;在中小尺寸领域,6代LTPS-LCD产线(t3项目)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增长速度全球第一。展望未来,TCL华星将持续迎接挑战,保持效率领先;加快产品和技术开发,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与客户的协同,共创双赢;实现从“效率领先——产品领先——技术领先——生态领先”的跨越。
来源:BOE、TCL华星、舜联智库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