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下的白光市场“没有春天”?

高工LED · 2020-03-23

龙头转向,白光市场快走到剧变前夜?

当年战败传统灯具、称霸照明市场的白光LED,逐渐开始触及行业天花板。经历了几番扩产狂欢后,无论芯片还是封装领域,无论龙头还是中小厂商,LED白光都游走在供需失衡、薄利多争的环境中。

寻找新蓝海成了主流。

三安、华灿、国星、鸿利等龙头已开始转移到以Mini 、Micro LED为首的显示技术领域,或者车用、UV等高附加值细分市场。上述企业也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这些领域将是公司未来的发展重点。

曾几何时,GE、三星、飞利浦等国际巨头纷纷退出照明市场,留给了国内厂商大把机会。而今,通用照明市场渐趋饱和,白光LED需求下滑,面对倍增的产能,僧多粥少下,许多人都在盼着历史重演。

现下,这些巨头们注意力的分挪,能否会让白光市场迎来春天?

巨头们的新战场

今年3月8日,华灿光电在公开平台表示,公司早已开发Mini LED,形成了可量产的产品化显示方案,并开始规模化量产交货,产品良率较高。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继续扩充Mini LED生产线。

“华灿对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的调整从2019年就开始了,主动性的降低了低端产品的产量。”华灿光电相关负责人表示,华灿已经主动收缩了面向通用照明市场的芯片供应,未来会加大Mini/Micro LED等显示和背光产品占比,在白光产品领域,通过提升研发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布局更多的高端产品。

乾照光电也从 2017年就表现出直捣显示和VESEL领域的决心。公司董事长金章育曾表示,将持续在Mini LED和Micro LED投注战略资源,期待能够在未来显示潮流中获得产业领先地位。

2019年末,乾照光电透露,公司的Mini LED技术已达量产要求。

封装大厂也在轰轰烈烈地向显示领域大举进军。今年3月初,国星光电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透露,公司Mini LED订单饱满,产能持续爬坡中,今年RGB计划投资5亿元进行二期扩产,Mini LED的产能规划上半年占比接近20%,以实现基本满产为常规目标。此外,UV也是国星光电布局的另一重点。

以白光LED封装为主业的鸿利智汇也看上了RGB显示器件,专门成立了广州鸿利显示电子有限公司,将背光和RGB直显作为两大方向,进行Mini LED的技术研发。

鸿利智汇总裁李俊东表示:“鸿利智汇将在Mini领域持续投资扩产,以期达成‘再造一个封装板块’的战略目标。”

据高工LED了解,多家LED大厂白光产量在近几年内已出现了明显下降。同时,以小间距、Mini/Micro LED为代表的显示等新领域已确定成为诸多巨头们争夺的下个蓝海。

鲸鱼再小,也变不了鲤鱼

尽管部分排头兵已经明显不再“专情”于白光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仍占据着庞大空间,因此其他企业走到舞台中心的机会还没到来。

“对于某些个体而言可能有机会,但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影响。”星光宝市场总监吴常青说到,“大厂只是不会像从前那样一年上一两千条线,明显进行产能扩张,但也会保持原有的量,份额上并不会萎缩。”

某封装企业负责人也分析,芯片层面,尽管Mini、UV等应用会占用部分产能,但随着三安光电南安厂、乾照光电江西厂、兆元光电以及聚灿光电等产能的陆续释放,白光市场竞争依旧激烈;封装层面,RGB虽能一定程度上为白光分忧,但今年大环境欠佳,小间距显示屏需求增量模糊,加之部分显示封装企业RGB封装产能释放,具体能分担多少不得而知。

“白光行业整合仍没到位,战争还停不下来。”该负责人直言。

与此同时,三安光电等芯片厂的大量库存也在宣示着自身在白光市场的主权。财报显示,三安光电2017年芯片库存量达1583.50亿颗,2018年再度上涨48.93%,到了2019年仍高居不下。

有LED从业人士指出,白光市场尤其是中低端领域,这两年既是新增产能的集中地,也是老旧产能的出清口。

“没有哪个龙头会轻易丢掉其主打市场,除非他策略性地放弃。”易美芯光执行副总裁刘国旭坦言。但他也指出,真正有志向和目标的新晋企业,不会寄希望于捡他人的漏洞。

各有各的活法

难作通才,便作专才。精进车用、UV等细分领域,是更多中小企业目前的突围方向。

尽管部分龙头也注意到了这些市场,但吴常青表示中小企业不必过分担心。“这些大厂虽然规模大,产品种类多,但划分到细分领域的产能并不会太大。”

刘国旭也认为,在顾及已有市场和传统产品线的迭代条件下,中小公司更具灵活、快速、无拖累等优势,技术定位也更加清晰。“专注耕耘的中小企业也是可以把握机会,占据先机并大有作为的。”

此外,上述封装厂企业负责人认为,UV、车灯、红外等产品虽说走差异化路径,但周期比较长,因此企业在确定发展方向的同时,更要“开源节流”。

“远水解不了近渴。对现有产品进行技术和工艺提升、优化产品方案,并通过置换低效率设备、调整订单结构等方式降低成本,才是目前见效更快的举措。”该负责人指出。

高工LED也注意到,在白光领域,大厂们后续也将定位于高端市场。

李俊东曾在2019高工LED年会上透露,鸿利智汇将专注中高端产品。他表示,鸿利智汇通过南昌基地的建设和投产,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在新一轮设备更替之后,预计产能将增加30%。

一直坚守在白光市场的源磊科技更是在几年前就将中高端产品作为发展目标。“白光LED市场青睐中高端封装产品是市场成熟的象征,而随着市场的成熟,这种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