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疫情告急,全球面板等产业链影响几何

中华液晶网官微 · 2020-02-29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疾病管理本部通报称,当地时间27日16时至28日9时,韩国新增25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2022例,死亡13例。韩国成为海外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

从区域分布看,虽然韩国全境17个行政区域均出现感染案例,但分布集中在两片区域。最大一片是偏东南的大邱市和庆尚北道,附近的庆尚南道和釜山市也有一定案例;另一片是偏西北的首尔市及京畿道。从经济上看,尤其重要的是首尔市和京畿道,这两地占全韩GDP比重达45%(2017年名义GDP)。到目前为止,韩国虽对大邱市人口进出采取一定限制,但尚未采取类似中国武汉市那样的封城措施。鉴于首尔离疫情重灾区大邱市不足300公里,车程仅3小时左右,市场后续需高度关注大邱疫情向首尔扩散可能。

图表:近期海外疫情有所升级,中国大陆之外新冠确诊人数上升较快

资料来源:WHO, 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26日)

资料来源:WHO, 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26日)

图表: 韩国确诊案例主要分布在两片地域:东区域的大邱市、庆尚北道,以及西北区域的首尔市和京畿道

资料来源:韩国统计局,韩国疾病管理本部,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26日)

关注对全球供应链尤其是电子产业链的扰动

此前韩国制造业已经在承受中国疫情对外负面溢出效应:受中国需求下降影响,韩国2月前20天日均出口同比负增长9%;据媒体报道,中国制造业开工不足,也导致韩国部分企业如现代汽车因零部件不足停产。这一背景下,疫情在韩国本土较快扩散,可能令更多企业减产甚至停工,其制造业面临“雪上加霜”的困境。但对全球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制造业因为疫情而暂时产能尚未完全恢复背景下,同样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韩国的工厂,如果短时间降低产能或者停产,无疑会加剧全球供应链紧张:

韩国优势产业包括在电子、汽车、电气设备、造船、钢铁等。OECD数据显示,2015年韩国制造业全球增加值占比3.1%,其中电子产品全球增加值占比7.7%。其它如汽车(4.6%)、电气设备(4.5%)、其它运输设备(4.2%,主要是造船)、金属制品(4.2%,主要是钢铁制品)等行业全球增加值占比也较高。

这些优势产业为全球提供较多上游中间品。韩国制造业不仅全球占比高,具备竞争优势,且较多产品处于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上游,为下游提供零部件。OECD数据显示,2015年韩国为全球供应了4.3%的制造业上游中间品。其中,全球电子产业10.2%的中间品来自韩国。造船、钢铁制品、汽车、电气设备以及橡胶塑料等行业,全球对韩国中间品依赖度也较高。

国家/地区层面,如果韩国上游中间品供应紧张,越南首当其冲。OECD数据显示,2015年越南电子行业15.9%的中间品来自韩国,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对韩依赖度也超10%。考虑到近年来韩国对越南FDI投资加速,我们预计当前越南对韩国中间品依赖度可能更高。这从另一个指标可侧面验证:越南总商品进口中,韩国商品占比已从2015年的16.7%提升至2019年的19.0%。其它如中国台湾、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等对韩国中间品依赖度也超过1%。

图表: 韩国全球增加值占比较高,仅次于中美日德四国

资料来源:OEC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韩国制造业在全球举足轻重,尤其是电子产业占全球增加值7.7%

资料来源:OECD, 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产业链角度,韩国为全球供应较多中间品,其中全球电子行业10%的中间品由韩国供应

资料来源:OECD, 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越南进口中约19%来自韩国,显示其对韩国产业链的依赖度较高

资料来源:Haver Analytics, 中金公司研究部

国产显示面板厂商能否蓄势待发?

显示面板产业是韩国一大重要支柱,市面上常见的LCD面板和柔性OLED面板多数来自中韩等地,其中,韩国在LCD面板市场份额约占30%,柔性OLED面板市场份额高达90%。

此次韩国疫情升级,三星和LG等显示面板厂商产能供给或将出现问题。目前,韩国龟尾市疫情较为严重,而LG电子在龟尾工业园区有数个电视工厂。同时,LG Display也要求到过大邱地区的员工近两周不要来公司上班,而总部员工未经管理层允许也不得进入该地区。

疫情突然爆发让韩国面板厂商措手不及,原本受中国疫情影响,显示面板所需的化学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出现问题,导致韩国两大面板厂商在中国境内的工厂不得不停工。韩国厂商为了减少损失,决定支持韩国本土化材料和零部件。可是,韩国疫情爆发会让三星和LG的产能再次受到影响。

反观国内,疫情对国产显示面板产能供给影响较弱。

武汉作为显示面板重镇,集聚了华星光电、武汉天马、京东方等一批国内领先的新型显示企业。即便武汉因疫情原因被封锁,面板厂商在其他地方的产线仍在正常运转。以TCL-华星光电各产线为例,深圳的4条大尺寸产线T1、T2、T6 及惠州模组厂都按计划正常进行生产。

除此以外,韩国面板厂商遇到的原材料供应不足问题也不会影响到中国厂商。一般来说,显示面板厂商会有2-3个月的原材料库存。如今,国内疫情情况转好,有望在一季度得到控制,因此显示面板的供应链受到的影响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国内显示面板材料产业发展迅猛,出现了长信科技这类行业巨头。据了解,长信科技的减薄业务主要是针对LCD(液晶显示)面板和OLED(有机电激光显示)面板,其业务客户群涵盖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中电熊猫,夏普、LG、群创、友达等国内外知名面板厂商。

因此,韩国疫情爆发以后,长信科技依旧可以满足国内厂商的需求,甚至可以借此机会进入到行业巨头的供应链中。

从供给角度来看,国内厂商无论是原材料供应还是产线复工情况均好于韩国。此次韩国疫情升级,势必会引发全球显示面板供应紧张。如果国产厂商及时补足供给缺口,全球显示面板的市场格局有望改变。

从下游市场需求来看,2020年的欧洲杯和东京奥运会等体育赛事将会扩大面板需求,而且面板价格将会有所提升。可见,2020年显示面板市场仍会迎来发展上行周期。

然而,疫情导致韩国厂商产能受损。同时,下游需求不断增长,国产厂商可以借此机会拿到订单,迎来发展机遇。此外,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京东方(BOE)出货量为34.5百万片,位列第一,超过了LGD和三星。

此次疫情过后,显示面板的竞争格局即将迎来深刻变化,京东方、TCL、华星广电等国产厂商市场份额将会有所提升,显示面板产业有望迎来“大陆全面主导”的时代。

来源:中金点睛、欧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