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从面板价格、产业链供给、终端市场,看新冠疫情对行业影响几何?
显示速递 · 2020-02-29
深度|从面板价格、产业链供给、终端市场,看新冠疫情对行业影响几何? 显示速递
来源:国家卫健委和疾控中心
导读:新冠疫情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企业该如何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显示产业链相关企业最关心的对面板价格、产业链供给、终端市场的影响如何?显示速递为您编辑整理相关信息如下,供您参考。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当地时间1月30日WHO更宣布其为“PHEIC”。全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为此采取了多项防控措施。疫情打断了中国人习俗的春节假,也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很多专家都给出了预判,恒大研究院报告认为,从宏观的视角,需求和生产骤降,对投资、消费、出口都会带来明显的冲击,短期内会带来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
一方面承认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我们都要去承受经济下行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是会保持增长。这是我们面对的疫情下经济的基本判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显示产业链相关企业最关心的核心问题,例如面板价格走势、供需平衡以及终端市场发展等究竟如何? 这里一一为您解答:
一、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对2月价格影响: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后段工厂仍处于停工状态(完全停止生产或仅以春节休假期间的人力配置维持小规模生产)。多数城市预计于2月10日恢复生产,然而交通与物流对于关键材料、零组件与生产人力到位仍然是大挑战。
对于面板产业来说,面板后段模块生产状况、下游品牌与代工客户的料况与复工情况都需要密切追踪。基于此,2月上旬面板产业的关注要点几乎都集中在料况与生产状况,相较于价格走势,确保手上面板库存充足才是品牌客户关注的焦点所在。根据目前状况,WitsView判断除了TV面板涨势延续的趋势明确外,Monitor与NB面板价格因为不确定性因素仍多,暂时先维持报价持平并观望下旬复工之后的相关状况。
受面板厂商自我产能调整以及整机厂积极备货需求的带动,一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供需趋于平衡。加之近期2019nCoV疫情爆发,恐造成面板出货延迟,短期内部分尺寸供需紧张的局势维持。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1月主流尺寸价格全面上涨,预计2月价格维持上涨的趋势。
TV面板2月上旬价格预测
1月主要尺寸因为供需趋于平衡之故,价格已经明确反转上涨,新型冠状病毒问题又加深市场对于缺货问题可能扩大的疑虑,因此2月除了必然维持涨价,随着后续生产冲击的大小,涨幅甚至还有扩大的空间,因此预估上旬多数有USD 1的涨幅,以反应当前明确的上涨趋势。
Monitor面板2月上旬价格预测
虽然一月份Monitor面板价格跌势明确,但二月份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影响,面板供应实际上影响程度还待复工后才能评估;液晶监视器代工厂商也同步受到影响,初步评估各代工厂商依情况不同在二月约有25%-50%的产出受到影响,理论上面板需求也将同步下修。由于供需后势不明,报价在缺乏议定基础下消息纷乱,因此2月上旬液晶监视器面板价格先看持平,代表WitsView对当前这样极其不明朗情况的一个观望。
NB面板2月上旬价格预测
1月份多数NB面板价格同样呈现下滑走势,然而二月份新型冠状病毒打乱了NB供应链节奏。NB面板后段模块生产涉及到更复杂的零组件料况,短期内产出减少恐怕是无法避免的;NB整机需要的部件繁杂,包括电池、转轴、PCB、被动组件等都已经传出缺料甚至是断货的消息,后续生产势必也将受到影响。由于NB面板供需状况目前同样处于一个高度不确定的状态,因此WitsView先以持平方式提供2月上旬之报价。
2020年2月上旬 面板价格预测表
1. 32",供应规模收缩,1月均价上涨1美金,预计2月均价保持1美金上涨。
2. 39.5"~43",替代性需求增强,而产能有所减少。
39.5"价格1月上涨1美金,预计2月涨幅扩大到2美金。43"供需趋紧,1~2月价格上涨2美金。
3. 50"方面,外销备货积极,刺激低价回暖。1月上涨1美金,预计2月涨幅扩大到2美金。
4. 55",供应减少及需求回暖带动供需趋紧,1月~2月价格维持3美金上涨。
5. 65"备货需求维持强劲,供需偏紧,1月~2月均价各上涨3美金。
6. 75"受整体价格回暖带动,1月止跌回稳,2月价格企稳。
二、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对产业链影响:
IHS Markit全球显示部门研究总经理谢勤益表示,在防疫措施下,中国大陆面板厂2月工作天数减少,估计将影响在陆面板厂稼动率下跌15-20个百分点。
广东、湖北、安徽三省位于右上角,生产受疫情影响较为突出。当前广东面板产能总计690K/月,以稼动率下跌15%计,减产约103.5K/月;湖北面板产能总计162.5K/月,以稼动率下跌15%计,减产约24.4K/月;据IHS估计,悲观估计湖北产量将减少一半,则减产约为81.25K/月;安徽面板产能总计480K/月,以稼动率下跌15%计,减产约72K/月。综上累计,中国大陆面板产能总计3040.5K/月,共减产约512.95K/月。但这里的前提是,疫情不在全国进一步爆发,尤其是广东省对疫情防控,对于面板产能影响极为关键。
中国大陆TV面板制造工厂分布及其产能
面板供给端的显性影响:
1.原材料短缺
面板厂作为24小时稼动的制造业工厂,因为春节期间就未停止生产,所以不受复工影响,疫情发生之后截止到现在本身的运营状态相对稳定。同时、面板厂作为电视产业链的一环,不可避免的受到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尤其从去年年底开始,作为重要部品的偏光片的供应就捉襟见肘,到今年疫情爆发之后,占全球产能40%份额的大陆地区的偏光片受停工或者稼动下降的影响产量进一步下降,已经开始影响电视面板的稼动和产出。
作为全球的面板制造中心,中国大陆的LCD产能巨大,正常生产中的8.5代线约为1680K/M、10.5代线约为200K/M,其中TV产能为8.5代线1380K/M、10.5代线为200K/M。按照现在面板厂普遍反映的稼动下降率8%来计算,原材料短缺持续到3月,则有约等于220K 8.5代线及30K的10.5代线产能损失,换算50寸的面板约为2.2M。
2.疫区新工厂爬坡受阻
武汉作为中国的显示产业产业重镇,云集京东方、华星、天马等主流面板厂商及上下游产业链工厂。其中华星和天马是拥有成熟的小尺寸工厂,截止目前所受影响有限;而京东方的10.5代线从1月份刚开始投入量产,处于爬坡阶段,需要初期的材料及技术支持、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相应的外籍工程师的常驻支持、物流和操作人员支持等各方面的条件,本次疫情带来各方面的影响将导致爬坡速度有所延缓。
按照技术支持人员及设备的安装调试信息更新武汉的爬坡速度,虽然由于在起步初期,一季度的供给影响有限,但放到全年来看,仍可能有大约180K的投片减少。
3.面板供给端的隐性风险
除了上述可量化的供给损失,未来2-3周内,面板供给端面临的隐性风险也值得关注。
(1)人力资源的回归情况:制造工厂在每年春节过后都会有15-30%的操作人员流失,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无论员工们的心态还是交通都会变相阻碍员工返工,今年的员工流失率可能更高,进而会影响面板工厂后端的人力密集型工艺。
(2)员工的防疫:当下的面板工艺的后端工艺仍以人员操作为主,属于人力密集型行业,为了管控好疫情,面板厂需要更多的流程(测体温、卫生条件等)和物资(更多的口罩、手套等)守护厂区安全,这些多出来的流程可能会影响工厂的运营效率,也是切实存在、但难以量化的隐性因素。
各地区复工时间
电视需求端的影响分析
整机厂需求:
今年的市场需求由于6月份的欧洲杯等赛事的拉动有提前倾向,但因疫情原因,除了TCL等少数工厂之外,绝大多数华南、华北地区的整机厂从春节到二月上旬都处于停摆,订单处于积压状态。二月中旬直到三月将是积压订单的集中交付期,也将促使整机厂积极采购面板来确保订单。
终端需求:
截止目前海外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小,疫情带来的需求减少影响聚焦在中国大陆。以疫情在三月底得到基本解决为前提,一月底至三月的电视消费将持续低迷,以线下消费减少70%、线上消费减少10%(线上消费需要安装人员)计算,一季度国内电视需求的减少将在3.6M左右。
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对TV品牌厂商影响: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内销为主的TV品牌厂商将面临挑战。当前线下零售受冲击较大,线上加速抢夺线下市场,预计2020年线上占比将超过60%,传统品牌线下销售比重较大,需适当调整销售策略,适应当前特殊情况。国内零售整体规模本已上涨乏力,再加上受疫情以及春节的影响,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增长,促销热度下降,内销比重较高品牌,将面临较大的销量下滑压力,根据奥维云网(AVC)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Q1原预计中国零售同比下降6%,下滑至同比下降27.3%,现ODM厂商应评估品牌厂商砍单风险。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中国TV出口影响初现。奥维睿沃(AVC Revo)《大陆TV制造商出口数据报告》数据显示,自2019年7月起,北美TV出口受贸易摩擦影响已连续下滑,如今再加上疫情影响,TV整机制造业面临从中国向海外转移的局面,预计2020年大陆TV整机出口将持续下降。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之后,目前,空中航线方面,已有71个国家入境管制,多国出台调整(取消)航班甚至是禁止入境。海运方面,新加坡港对所有14天内靠过内地的船舶增加严格检疫程序。
编辑寄语:
断腕决心在眼前,
生命厚重在磨练。
暴风骤雨不终日,
同舟共济渡难关。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综合浙商证券、华西证券、中泰证券,奥维云网、WitsView、群智、迪显、行家说、企业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