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杀菌消毒,你真的了解吗?
UVLED风向 · 2020-02-13
1904年,德国的贺利氏博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紫外灯,使紫外线杀菌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至今为止,紫外线灯管在杀菌消毒的道路上所向披靡,各类紫外线杀菌器材风生水起,进入寻常百姓家。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紫外线那些事儿。
1.带你了解紫外线
根据国际电工词汇第845部分(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Vocabulary (IEV) - Part 845)的定义,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简称UV)是波长比可见光短的光辐射,其中100~400纳米(nm)波长范围的紫外线通常分为三类:
UV-A(波长315~400纳米)
UV-B(波长280~315纳米)
UV-C(波长100~280纳米)
自然界太阳光中的紫外线,UV-A约占98.1%,UV-B约占1.1%,UV-C由于被臭氧层吸收而几乎没有。
UV-A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过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一年四季无论阴晴圆缺都存在,刺激皮肤产生自由基,降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并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日积月累会导致皮肤松弛变黑。
UV-B具有中等穿透力,在夏天和午后特别强烈,导致皮肤在短时间内晒红、晒伤。合理照射可以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促进骨骼发育,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引起皮肤红肿脱皮。市场上绝大多数防晒品就是用来防护UV-B紫外线的。
UV-C的穿透力最弱,日光中UV-C在到达地面之前都被臭氧层吸收了。
2.生活中的紫外线产品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虽然日光中的紫外线看起来弊大于利,但是勤劳智慧的人类总能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利用紫外线特性制作人造光源造福人类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主要应用有:
传统的紫外线光源是汞弧灯(通称汞灯或水银灯),灯内封装汞,采用石英玻璃或其他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的玻璃制成透明石英管,加热灯丝时,管内的汞蒸气受到激发跃迁至激发态,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发射紫外光。视管内汞蒸气压力的不同,所发射的紫外线具有不同的光谱。
根据《水俣汞防治公约》,包含中国在内的缔约国自2020年起,会禁止含汞产品的生产、出口和进口,同时在环保理念的推动下,以及伴随着UV LED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更安全、高效且低能耗的UV LED渗透率在不断提高,将成为接替汞灯的不二之选。
根据集邦咨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发布的《2019深紫外线 LED 应用市场报告-杀菌、净化与水处理市场》显示,2018年全球UV LED市场规模达2.99亿美金,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9.91亿美金,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展望应用市场需求,除固化市场稳定成长之外,表面/空气杀菌净化、静止水杀菌、流动水杀菌为未来主要成长动能。
3.如何选用紫外线产品
当前市场上,家用紫外线杀菌产品层出不穷,其中使用UV LED的居多,其纯物理消毒、无化学残留、体积小巧、节能高效、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深受大众追捧。以下Tips有助于大家选购到合适的紫外线杀菌产品:
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紫外线杀菌产品
比如,如果家中有老人小孩或是宠物,可以经常使用紫外线杀菌灯,抑制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室外空气质量不好导致室内通风条件较差,也可以经常使用紫外线杀菌灯除螨,创造健康的居住环境;又如家用水族箱一般使用紫外线过流式净水器;
考量厂商及购买渠道
从产品质量、价格、服务、企业资质和声誉口碑等方面考量厂商,选择可靠的厂商和购买渠道;
关注产品质量证书
查看产品是否具备清晰完备的铭牌、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以及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关注臭氧浓度
通过说明书或直接向厂商了解产品工作时是否会产生臭氧及其浓度。臭氧和紫外线一样也是把双刃剑,其强氧化特性可以起到灭菌作用;但是如果臭氧浓度过高会刺激人体呼吸系统,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臭氧浓度必须小于0.1ppm,并在消毒完成后通风30分钟方可进入。
产品千万种,安全第一条,考虑到紫外线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大家在使用此类含紫外线照射的产品,特别是近期较为流行的手持式紫外线杀菌灯时,务必注意:
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理解无误后方可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产品;
产品使用过程中不可直接对人照射,特别是不可肉眼直视紫外线光;
使用产品前检查紫外线防护眼镜是否完好,并正确佩戴;
避免儿童使用,利用好童锁等防止产品误用功能;
对于表面杀菌产品,使用中保证合理的辐射距离,距离过大起不到杀菌效果,具体请查看说明书要求。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无论是众志成城全民戒备的今天,还是春暖花开的来日,UL竭诚为您提供认证、测试、检验、验证、审核及数字化应用等服务,为产品安全、信息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为创新技术的安全应用保驾护航。.
(来源:UL互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