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icro LED的成本问题,eLux创始人李宗霑这样说

行家说Display · 2019-11-23

作为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Micro LED已经得到业界广泛认可。目前很多厂商已经着手Micro LED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布局,且取得了相关进展。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上,美国eLux公司创始人兼CEO李宗霑以“应用流体组装来实现低成本Micro LED显示屏”为主题,分享了eLux公司先进的低成本制造Micro-LED的自动对准式的流体组装技术以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布局。

 

众所周知,实现Micro LED显示屏的关键技术是巨量转移。李宗霑表示,Micro LED是未来最具竞争力的显示技术之一,其具有自发光、色彩鲜明、高对比度、高亮度、低能耗与长寿命等特性,但目前Micro LED显示器的制造成本都超过$100K (4K, >100吋),如能跨越成本障碍将能带动整体市场并创造更多新市场应用领域。

如何让Micro LED的成本大幅降下来,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李宗霑介绍,LED芯片占LED显屏约50%的成本,将LED组件面积缩小25倍可降低LED成本约20倍;装配成本占LED显屏成本约25%,增进装配速度40倍可降低装配成本约40倍。因此,他认为,降低LED尺寸和增加LED装配速度是有效降低显示屏成本的有效路径,“缩减芯片面积与提升装配速度,显示屏制造成本将可降低70%!”

同时,他也指出,未来Micro LED成本还会大幅降低,比如利用目前最先进的装配机最快480小时才能完成一片4K显示屏,而利用液态组装技术12小时就可完成一片4K显示屏。

关于µLED显示应用与eLux的焦点,李宗霑表示,eLux公司重点关注大型显屏(>100”)与小屏幕应用(~1”),特别是4K与8K的娱乐和商业应用大型显屏,未来还将布局车载显示领域。

流体组装

 

对于µLED芯片矩阵制作,李宗霑介绍,eLux公司在直接购入的LED Wafer上制作µLEDs ,将µLED采收至液态组装的液体中,然后高速配向液态组装将µLED排入矩阵中,“整个过程简单、成本更低,而且可以实现高产速生产制造 (组装: 15 分钟)。”他也指出,eLux公司µLED组装是关键制程技术,其将µLED分散至背板上的捕捉结构井位置,精密定位µLED,形成矩阵,让组装良率达99.9%,配向控制确率达100%。

李宗霑介绍,eLux公司液态组装技术主要让基板结构于精确的位置上捕捉MicroLED芯片,同时通过往复式流动制造多次捕捉机会,以及通过p-GaN朝上成功组装,实现>99.9%入洞率,100%配向正确率,15分钟内就可完成12”模块组装。李宗霑特别介绍了简单的液态组装机台,其采用自组装制程,不须外部提供精密对位,机台而且与像素数量无关,LED间隔也不受组装机台精确度限制,因此成本很低。他表示,量产机台与实验机台差异不大,成本介于 $10K - $100K。他也介绍,被采收的µLED于液体中随机地被混合,其中缺陷芯片可在芯片制程中被micro-PL检出,并于采收制程中排除,可以让接近100%的芯片被有效利用。

另外,李宗霑也指出,相对Pick and Place巨量转移技术,流体组装技术的LED颗粒利用率更高,不像传统取放式巨量组装浪费大部分的µLED。

关于流体组装技术,李宗霑总结,该技术具有低机台成本、低制程成本、低材料成本等优势,随机制程无光斑色斑问题,已具有主动式矩阵技术,以及强有力的专利布局支持,而且因在采收制程中就检测并排除缺陷芯片,则不会有Mura的问题。

(来源:亚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