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海信回应最新337调查:笑看风云,无惧“碰瓷”

每日LED · 2019-09-29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网站9月27日下午通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决定对半导体设备及其下游产品发起两起337调查。TCL集团、海信集团、联想集团和深圳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OnePlus)等公司涉案。

TCL集团率先回应称,涉案的是公司终端产品,该系列产品业务已从上市公司剥离,不会对上市公司造成影响;海信电器一名高管则回复称:正在评估,初步看影响不大,确定后肯定回复。

有分析人士认为,Globalfoundries请求ITC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根据商务部公布的信息,有限排除令是指禁止申请书中被列名的外国侵权企业的侵权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禁止令是指要求侵权企业停止侵权行为,包括停止侵权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库存、宣传、广告等行为。

也就是说,如果如果ITC经调查认定Globalfoundries申请成功,海信集团、TCl集团、联想集团等被认定为有侵权行为的产品将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

337调查门槛降低,“碰瓷”概率大增

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简称“337条款”),对不公平的进口行为进行调查,并采取制裁措施的做法。实践中,337调查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

如果进口产品侵犯了美国有效的知识产权,该知识产权权利人(无论其是美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可以向ITC提起337调查申请,并要求ITC采取相关救济措施。

然而,经过三次修改,原本用于维护国际贸易公平和捍卫知识产权的337已经变味。如今,337调查的申请门槛被大大降低,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当做工具“滥用”。

据有关媒体梳理,今年以来美国对我国企业已发起14次“337调查”。此前调查分别针对的是口袋打火机、皮卡车折叠盖板、牛磺酸产品、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光伏电池片、儿童背袋、塑胶地板、女性时尚服装、食品加工设备、LED产品、系统及组件、触控移动设备、餐饮加工设备、控鱼钳及其包装产品等。

337-TA-1114

337调查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我国显示屏企业曾积极应对2018年通过的

337-TA-1114调查,并

于今年2月

所谓337-TA-1114调查,发端于2018年3月27日。这一天,美国Ultravision Technologies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337调查申请,请求ITC对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LED显示屏企业发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艾比森、奥拓电子、雷曼光电、洲明科技、上海三思、元亨光电、利亚德、联建光电以及金立翔等11家中国显示屏企业被列入被诉名单。

获悉这一信息后,以奥拓电子为代表的中国LED显示屏企业,第一时间组织了律师团,针对该案进行深入研究,并积极应诉,以大量的证据和事实予以回应。今年2月21日,ITC作出337调查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19年1月31日作出的初裁(Order No.29)不予复审,即基于申请方提出的撤回申请,整体终止本案调查。

337-TA-1114调查

总之,做好自己,不惹事自然也不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