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电视全球格局:美国流行LCD 欧洲钟情OLED
光电与显示 · 2019-06-26
据BusinessKorea报道,欧洲高端电视市场主要以售价超过2500美元的OLED电视为主,而美国高端电视市场则以液晶电视为主导。此外,全球OLED电视市场由LG电子主导,而三星电子则是高端液晶电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IHS Markit报告称,今年第一季度高端电视市场,欧洲和美国总共占据了51.4%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OLED面板的电视占欧洲高端电视市场的65.1%。相反,在美国高端电视市场,采用LCD面板的电视市场份额为63.8%。
高端OLED电视以画质出众并造型纤薄受到消费者欢迎
“在欧洲,由于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接受速度更快以及对中型电视的偏好,使得OLED电视越来越受欢迎,”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而在美国,大多数家庭的房子都很大,所以消费者通常选择70英寸或更大的液晶电视。”
QLED电视拥有良好画质表现和较大的尺寸范围
此外,LG电子占据了欧洲OLED电视市场的56%,扩大了其在OLED电视市场最大竞争对手索尼(20.9%)的差距。
与此同时,在美国高端液晶电视市场,三星电子占据了82.6%,其次是LG电子,占10.6%。
LG和三星正在巩固其在高端电视市场的地位,因为两家公司分别控制着欧洲和美国的电视市场。
根据数据,价值超过2500美元的电视机的高端市场仅占全球电视市场的1%。 200美元以下的电视占总数的21.1%,而500美元至750美元的电视占16.6%。不过,价格超过2500美元的电视市场非常具有竞争力,因为这些产品装载了最新技术并且享有很高的盈利能力。
在全球电视市场,三星电子以29.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LG电子,其占了16.5%的市场份额。
根据TrendForce的最新报告,2018年全球品牌液晶电视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18亿部,比去年增长3.4%,主要受到世界杯和电视机价格下降的推动。
自BOE的10.5代线投产以来,大尺寸面板的成本大幅下降,同时也降低了电视机的价格。
展望2019年,国际电视品牌将从先进的电视技术中寻求更多的增长,包括8K、QLED和OLED。另一方面,中国电视品牌继续开拓海外市场,并在产品组合中增加大尺寸电视的份额。此外,电视品牌在黑色星期五期间降价也是一个动力因素。
尽管缺乏全球体育赛事,但明年有吸引力的零售价格可能会提振电视需求。因此,预计2019年全球电视出货量将进一步扩大至2.21亿部,同比增长1.3%。
QLED部门可能会遇到价格战,OLED产品的开发仍然受到面板供应的限制
作为QLED电视市场的领先厂商,三星可能更倾向于在2019年开发8K电视,因为OLED电视近年来的普及率已经很高。
今年液晶面板的成本降低也促进了QLED电视的价格下降,这将使得供应商能够黑色星期五销售中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价格。例如,三星55英寸QLED电视售价999美元,65英寸QLED电视售价1299美元,表明三星有意通过降价保留其在QLED市场的份额。
同时,LG和索尼则保留了其OLED产品线的高价。由于LG Display的面板供应紧张以及产量提高的障碍,OLED面板的成本仍居高不下。随着低价液晶电视涌入市场,OLED是否能够保持高端市场定位还有待观察。
中国电视品牌快速开拓海外市场,并在国内市场推出更多大尺寸机型
双十一中国电视销售的预期不足。供应商越来越难以从零售电子商务市场的潜力中获益。此外,传统电视品牌受到小米等后起之秀的科技品牌的冲击,增长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不得不致力于开拓海外市场。
例如,TCL和海信非常积极地扩大其在海外市场的份额,在今年的北美黑色星期五销售中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海信的40英寸电视(非互联网)售价99美元,TCL的55英寸互联网电视售价349美元,65英寸互联网电视售价398美元。
8K型号对电视制造商具有战略意义
在短期内,8K电视仍然预计难以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面板成本较高,供应链没有完全成熟和8K内容不足。但是,对于制造商来说8K电视具有战略意义,它将改变高端电视市场的格局,同时扩大了客户对产品的选择范围。
随着电子产品朝轻,薄,短,小化快速发展,各种携带式电子产品几乎都以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面板,特别是在摄录放影机,笔记型计算机,移动终端或个人数字处理器等产品上,液晶显示器已是重要的组成组件。液晶显示器除了液晶面板外,在其外围必须连动驱动芯片作为显示讯号之控制用途。一般而言,液晶面板与驱动IC系统的接口衔接技术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卷带式晶粒自动贴合技术(TapeAutomatedBonding;TAB)、晶粒-玻璃接合技术(ChiponGlass;COG)、晶粒-软板接合技术(ChiponFlex;COF)。
目前在可靠性和细间距化的趋势下,如COF和COG构装所使用之异方性导电胶,其导电粒子多表面镀镍镀金之高分子塑料粉末,其特点在于塑料核心具可压缩性,因此可以增加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降低导通电阻;同时,塑料核心与树脂基础原料的热膨胀性较为接近,可以避免热循环和热冲击环境时,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导电粒子因与树脂基础原料的热膨胀性差异减少与电极间的接触面积,导致导通电阻上升,甚至于开路失效的情形发生。
平时导电粒子在黏合剂中均匀分布,互不接触,加之有一层绝缘膜,ACF膜是不导电的,当对ACF膜加压、加热后(一般加压、加热分两次,第一次为临时贴在产品上60℃~100℃,(3~10)×104Pa,2s~10s出货,第二次为部品搭载时约150℃~200℃,(20~40)×104Pa,10s~20s)导电粒子绝缘膜破裂,并互相在有线路的部分(因为较无线路部分突起)挤压在一起,形成导通,被挤压后的导电粒子体积是原来的3~4倍(导电粒子体积不变,差别在於原本是球体状,经过热压後变成类似圆饼状,让上下电极有更多的面积接触到导电粒子),加热使黏合剂固化,保持导通状态。一般导通部分电阻在10Ω以下,未导通部分相邻端子间在100MΩ以上。
深圳锦盛鑫触控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日立ACF导电胶,以及产线配套的硅胶皮,铁弗龙,蓝胶等主辅材料。
Hitachi ACF(DoubleLayer)
针对细间距化的要求,日立化成则提出了双层(DoubleLayer)结构之ACF,双层结构之上层为未添加导电粒子的树脂层,而下层则是含有单层导电粒子的排列。与传统单层结构之ACF相比,双层结构可以在不增加导电粒子密度的情形下,因下层局部粒子密度较高,使得电极单位接触面积内之粒子密度较高,同时在接近芯片凸块区域,因局部粒子密度较低而降低了短路的情形发生。
在树脂黏着剂方面,为了可靠性的考量,日立化成在其产品上均选择使用环氧树脂系统已提高材料的黏着强度、玻璃转移温度及防湿性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