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电视面板新技术、新功能及市场趋势
OFweek半导体照明网 · 2019-06-25
电视面板行业需要新突破
据麦姆斯咨询介绍,由于电视单位销售量停滞不前,电视面板制造商可能正在进入一段较长的过剩期。对于这个资本高度密集型行业,这意味着商品化和盈利能力的下降。
近些年电视平板出货量
因此,厂商正在极力推广更大的面板、开发新的功能,如8K、宽色域(WCG)和高动态范围(HDR)等,以打动消费者升级更新、更昂贵的电视。不过,这些功能的应用成本可不低,而80%的电视售价还不到500美元,因此业界必须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引导消费者,并让他们确信高端产品可以带来更卓越的观看体验,从而值得为之买单。
另一个挑战是打造完整的HDR、8K和WCG制作及内容提供生态系统。内容制造商和广播公司对于向下一个产品周期中可能被淘汰的事物投入重金持谨慎态度。
各种全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可以提供刺激电视需求和高定价所需要的先进新功能。不过,在2019年,LCD仍然占据了98.5%的电视市场份额,且在入门级型号上仍然没有挑战。上述新技术中有一些正在试图利用LCD面板的制造基础设施,而另外一些技术则需要全新的模型和大量的资本投入。
喷墨打印OLED和EL-QD等技术具有逐步与LCD进行成本竞争并渗透到中端市场的长期潜力。其他技术仍将局限于高端领域。
推动下一代电视的影响因素
面板制造商无法承受技术选择的豪赌
QD薄膜和局部调光等改进缩小了性能差距,使LCD能够很好地应对白色OLED(white OLED,WOLED)的竞争。WOLED是目前唯一可用的自发光技术,但目前产能有限。在LG Display于2021年扩大其G10.5代线产能之前,WOLED短期很难有机会大幅降低其最大面板(>65英寸)的成本。随着京东方(BOE)、华星光电(CSOT)和富士康(Foxconn)在中国的G10.5代线产能的大量开发,LCD阵营获得了独一无二的机会在65英寸和75英寸面板上创造LCD和WOLED之间的巨大价差。与此同时,LCD制造商还可以提供足够匹敌的性能,同时利用LCD卓越的亮度(这是WOLED的主要弱点)进一步实现差异化。
当LG Display解决了WOLED的产能限制并降低成本,机会之窗也将很快关闭,产业其它厂商将需要能够结合完美黑色、像素级调光、高亮度、宽色域、良好的视角以及快速响应时间的新技术来应对高端市场。领先的竞争技术包括喷墨打印EL-QD和RGB OLED,可能的权宜之计包括QD-OLED和混合EL-QD/OLED等。
虽然目前microLED仍然还无法加入战局,但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为它可以提供与其他技术相同或更好的性能,并且无需大尺寸TFT基板,制造任何尺寸的显示器。如果能够成功,microLED将终结20年来不断朝着更大基板尺寸发展的历史,一举打破高端电视供应链。不过,道路是漫长的,microLED技术必须证明它有能力将成本降低到消费类产品可接受的水平。
高端电视技术可能的发展趋势
强大的“中国力量”正在重塑产业和供应链
过去五年来,中国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主导者,不断推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事实上,到2021年,中国的电视面板产能将占全球总量的55%。为了应对中国的崛起,韩国厂商必须部署高度差异化的技术。LG Display目前在WOLED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如果三星显示(SDC)在2021年成功推出其QD-OLED面板,可能会对LG Display发起挑战。不管怎样,当喷墨打印RGB OLED或电致发光QD技术足够成熟时,WOLED大概率将被逐渐淘汰,因为前者可以提供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性能。
三星电子凭借其“超强劲”的电视组合,一直在硬杠中国制造商的崛起以及LG在OLED方面的发展。三星或将继续推动LCD,直到其EL-QD(其终极电视技术)技术准备就绪,但这可能使其难以与中国竞争对手实现差异化,因为后者可以以相似的方式改进它们的LCD。此外,LG也正在努力解锁WOLED的产能瓶颈。
因此,三星可能会被迫加速在QD-OLED方面的投入,尽管它们也明白,当印刷RGB技术准备就绪时,QD-OLED也可能会逐步被淘汰。三星是否应该大量投资一个机会窗口狭窄的技术呢?台湾制造商正处于困境之中,它们没有中期的下一代电视技术储备,而中国制造商必将主导LCD行业。
差异化是这个领域赢得竞争的代名词,而中国面板制造商已不再是仅仅关注成本、产能和技术复制的简单追随者。相反,像京东方和华星光电这样的领先厂商现在已经拥有OLED、QD等世界级研发能力。此外,来自中国政府的大手笔补贴已经助推这些厂商走向顶级制造商行列,并使它们在下一代电视技术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强。唯一的不利因素是,鉴于目前的中美贸易战以及对技术转让的更严格管控,令中国制造商在获得推动创新所需要的核心知识产权和技术方面可能面临挑战。
亚洲电视面板制造商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