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热点大家谈】(二)LED显示面板COB封装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广东省光电技术协会 · 2019-06-17
分享话题:LED显示面板COB封装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时间:2019年6月13日周四晚20:00地点:广东省光电技术协会群主讲人:胡志军
主讲人简介:
胡志军,男,1957年。1982从吉林工业大学农业机械专业毕业,服务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负责联合收割机产品的研发设计工作,获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1986年意大利FIAT集团访问学者。1992年服务于国旅总社欧一部,意方指定金牌领队。2008年进入LED显示行业,服务于韦侨顺光电。2010年至今从事COB集成封装显示面板技术生产工艺、测试技术、灯珠修复技术研究,2016年开始从事产业研究和技术理论总结。目前正至力于推动该项新技术的产业化!
下面 分享开始
第三部分
我们自己已有上百种产品规格应用到不同场景,上图中每一种应用都标注了起始年代。
早期的单双色COB面板应用非常成熟,大部份出货都是免维护的。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做到天津丰田汽车厂生产车间的64个双色工业看板,到2016年天津大爆炸停用时,从没有维修过。2018年工厂复工,我们又做了几十块。到现在也是无维修产品。
室内全彩案例。这两个屏都是电源的维修问题,没有维修过死灯。图中右边的P3全彩项目一年后的像素失效率是5PPM。
七个P4全彩屏,长7.24米,宽0.4米,无拼接整屏隐形钢丝吊装,单屏重24KG. 创COB面板出口产品无维修最长记录。
左边组图右下角的内弧外弧组合屏是我们做的一个P5半户外全彩的破坏性测试,COB面板没做任何防护措施,深圳的台风可以把雨水吹到屏上,一年后的测试数据:像素失效率2.2/100000。
中间的P4全彩波浪造型屏2014年广州展会上被日本客户买走,至今无任何投诉和维护。
一年后测试像素失效率<5/100000
一年后测试像素失效率<3/100000
继续测试COB通透产品的面板能力,目前无维修。
新做的海岛气候项目,室内通透包圆柱。测试它的通透面板弯曲下的抗像素失效能力。
全国性的路况条件,高耐候性测试。考察了遵义地区产品的使用情况。经常性的室内外温差大的环境造成的屏面凝水环境条件。目前半年的运行情况无返修。
请大家注意:得到的是面板级的数据,不是封装级的数据。
这张图反映了行业里的其它公司用COB技术做小间距的发展情况,用红颜色表示的公司是比较成功的,和我们的技术路线也是一样的。用黑颜色表示的公司有做失败的,也有宣布研发成功但一直未见出产品的,也有宣称产品是COB小间距,但并不是COB集成封装小间距的,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基本上都不是封装企业而是屏厂。用蓝颜色表示的公司基本都是近两年开始做的,也基本都是封装企业,技术路线也是COB集成封装的。2019年还会有更大的封装企业布局COB小间距。
这些液晶面板企业也都宣称拥有COB小间距产品。
以上的这部分内容为大家展示和介绍了我们自己、行业内和行业外应用COB面板的情况。
为什么行业巨头、上市公司、国内外面板企业都想来搞COB小间距?
除了这些产品应用优势,下面看看它还有那些产业发展优势?
社会效益优势
产业集成优势
颠覆性的产业技术优势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COB面板产品的成本优势。很多文章都说到COB产品价格没有优势,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产品的成本结构分为硬成本和软成本。COB高集成面板产品与传统面板产品相比在硬成本上永远都具有优势,而且是不变的优势。因为单元像素成本COB面板技术会省掉支架成本和引脚焊接成本。大间距上COB面板技术的硬成本有优势但不明显,做到P1.0间距以下时,硬成本优势巨大。以支架和引脚焊接费用按0.01元计算,P1.0间距每平方米像素为一百万点,硬成本相差10000元。同样可以算出P0.7间距时,每平米硬成本差距是20408元。如做到P0.5间距时,硬成本差距每平米就要扩大到40000元。至于说到软成本,它是动态变化的。随着COB面板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软成本是逐渐降低的,它终有低到与传统面板技术一样的时候。不变的硬成本和可变的软成本就是COB面板技术巨大的产业成本优势。
开拓新应用市场优势
跨界发展优势
产业政策配套优势
有了上面这么多优势,还会有产业政策配套优势。很多地方政府都希望我们能把这项技术落户到当地,但目前经过综合考虑我们还是把产业发展模型落户到了广东东莞。
面对行业COB热潮,我们认为需要一些冷静的思考,我们到底需要发展什么样的COB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