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四千年的历史对视——古埃及文明特展

云知光照明微课堂 · 2019-05-31

刚刚在广东省博物馆结束的《尼罗河畔的回响——古埃及文明特展》,创下了“四最”佳绩:人数最多、门票收入最多、文创销售最好、灯光呈现最好。

不用出国即可欣赏古埃及文物,重现神秘文明,跨越时空对话。参展的238件精彩珍贵的古埃及文物,包括人型木乃伊、动物木乃伊、狮身人面像、陶器、石雕、石棺、木棺、石碑等,都来自世界最早成立的古埃及博物馆——意大利都灵博物馆。

都灵是意大利第三大城市,历史悠久,拥有众多教堂、宫殿、剧院、美术馆、博物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埃及博物馆。

该馆建成于1832年,是世界第二大埃及博物馆。馆中收藏大量古埃及文明史珍品,包括神祇和法老雕像、木乃伊、莎草纸文本、乐器、生活用品等,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藏品有:

▲阿蒙霍特普二世雕像,法老面容坚定而虔诚,双膝跪地,手持酒坛,以献诸神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镇馆之宝,商博良曾惊呼:他是埃及的阿波罗!

▲阿布考石碑,出土于阿拜杜斯,制作精美,表达对神的献祭

那位破译了罗塞塔石碑的法国学者商博良,1824年在都灵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石碑和纸莎草文本。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他写道:“于我而言,前往孟菲斯和底比斯的道路从都灵开始!”他确认了对埃及文字的释读,成功解构了埃及数千年的历史,极大促进了埃及考古学。这也正是都灵埃及博物馆的重要所在。

都灵埃及博物馆与中国的博物馆有密切的交流,精选两百多件文物,2018年开始在中国巡展,让国内的埃及粉大呼过瘾。

历史类展品尤其要重视时空感,要根据展品所处的时代和地域特征确定展览空间的设计,展陈设计、灯光设计等。

本次展览展品众多,策展人将其分为众神庇佑、探寻永生、尼罗河畔三个部分,以参观者的空间流动顺序为动线,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古埃及文明。

▲部分展柜内利用顶尖 LED 照明技术营造出尼罗河畔月光的清澈感,让人仿佛在月下泛舟尼罗河,欣赏沿途美景。

▲适当的明暗节律,延展展品内涵,让参观者沉醉其中。

▲棺椁及盖板展柜,使用高度仅8mm 的柜内线型洗墙灯,完美呈现三层展品及内部

▲灯体纤小,隐藏式安装,呈现给观众的只是光空间,实现“见光不见灯”效果

▲单个展品照明,需要精准调节灯具角度和方向,展示展品的肌理、剖面和轮廓

▲精准的光控制技术,光束精准洒在展品上,不外溢

▲3°~60°变焦灯具,灵活调整,照明不同高度的展品,创造和谐画面

▲精准控制眩光,避免视觉干扰,直接眩光及玻璃反射眩光都得到控制(UGR<10)

▲彩陶效果表现,使用光源参数:色温3500K、Ra 98

▲展品《木乃伊面具》,深邃的眼眶,宛如穿越千年正在与你对视

看到这里,我立即想到了那个著名雕塑作品:书吏坐像。

▲《书吏坐像》藏于法国卢浮宫,创造于古埃及第五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500年

他的眼睛是用水晶石做的,到现在依然明亮。那眼神,看一眼就不能忘,有一种神奇的穿越体验:一位来自4500年前的古人,眼睛对着你闪闪发光!

灯光是一种对话方式,现实在审视历史,历史也在审视现实。

摒弃单向通路,让历史和现实在同一个光空间下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