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之光:天津滨海图书馆

中国之光网 · 2019-05-24

相信很多朋友都多多少少在微博、朋友圈见到过这个网红图书馆——天津滨海图书馆。

天津滨海图书馆开馆以来,在吸引一众建筑师、设计师一探究竟的同时,也有不少网红和路人纷纷前往打卡。有网友说:这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的海洋原来是这样的啊!又刷新了对图书馆印象的理论新视野。

这个“网红”图书馆又被称为“滨海之眼”,因为从正面看,建筑物里真的藏着一只硕大的眼睛。滨海图书馆是由荷兰MVRDV与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分院合作设计,总建筑面积33700平方米,立意“滨海之眼”和“书山”。

整个图书馆包括地上5层,地下1层,设计藏书量135万册,设置阅览席位1500个,具有国际一流的数字媒体阅检和实体书籍借阅功能。

▲图书馆坐落在滨海文化中心一隅

它也被不少网友称作是“中国最美图书馆”,甚至入选美国《时代》周刊“2018年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而在这其中画龙点睛的,是灯光。

01

“滨海之眼”

放眼望去,整座图书馆的重点落在中心一个巨大的球体结构上,周围的书架围绕着它从天花板上一层层蜿蜒排布而下,远观状如眼眸,引人深思。“滨海之眼”果然名不虚传。正像“眼睛”的功能一样,图书馆成为人们探究世界,世界认知滨海的新窗口。

▲建筑与城市的互动

这个直径为21m的球体现在作为多功能球形演示厅使用,其内部是可以容纳100多人的多功能厅。

一处微妙的构思在,球体内侧密布40万只LED灯珠,点亮灯光,光线自内向外透出,如同真正明亮的“瞳孔”。“瞳孔”富于色彩变化,是图书馆眼中光怪陆离的世界。

▲球体的全彩变化

02

“书山”——“书山有路”

滨海文化中心图书馆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书山”,中庭阶梯式的书山将书架与座椅融为一体。踏入图书馆,沿着一排排阶梯拾级而上,每一个书架,都是一个阅读空间,遇到好书,坐下就能阅读,随时都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任意遨游。

源于 “书山有路勤为径”的设计立意,层层书架从地面延伸到天花,最终在屋顶围合,在中心的巨大“眼球”上方形成一个圆形天窗,打破图书馆中规中矩风格,大胆前卫。

而这种设计,不仅能在大厅便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更可以通过天窗引进自然光,因此,日照充足时,图书馆里白天不需要开灯,由东面的玻璃幕墙和顶上的天窗自然采光,便可以使室内足够明亮。

▲自然光的引入

设计者还有一处巧妙构思,层层叠叠的书架无形中过滤阳光,形成天然“百叶窗”,既保护书籍,亦适宜阅读。

▲东侧幕墙采光情况

天色变暗,嵌入书架中的照明灯带开启,灯光以柔和、渐进的方式亮起,阅读者不会目眩,甚至察觉不到光线的明暗变化。整座图书馆依然亮如白昼,灯光如同隐身的介质,均匀散落空气里,捕捉不到一丝暗角。

图书馆应用了欧司朗的嵌入式照明的解决方案,软灯带的应用方式,可根据建筑的造型进行任意弯曲,让光与建筑造型达到一体化,实现光照无暗区、见光不见灯的效果。LED灯带总长度为7公里,结合书架流线型设计,勾勒出中庭独特的轮廓。尽管空间结构复杂,LED灯带却很容易安装,因为它们有实用的连接系统做多点剪切,使用灵活。

▲每层书架有一条亚克力面盖,里面就藏着灯带

连续的照明灯带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进行整体协调控制,‘书山’照明与球体成像效果相结合,满足装饰亮化、场景布置、主题渲染等多种需求。在符合阅览空间照度及照明均匀度要求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丰富的空间体验和在视觉、空间上与自然紧密对话的阅读体验。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c) Ossip van Duivenb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