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激光电视是什么,你就out了!

BOE知识酷 · 2019-04-30

在这个被王者荣耀称霸的时代,不知道闲暇时间,大家还有没有这样的习惯,找一部喜欢看的电视剧或电影,躺在沙发上悠哉哉的。或者哪怕是随便找一个台,跟着看两集电视剧,都觉得时光悠悠啊。

小酷倒是有这样的习惯,不过隔天就被称做老阿姨了。想想也是,如今还珠格格都是“倒放”才精彩,再也没了童年味道,又有几个人会坐下来准时等候黄金档呢?

但是,自从客厅里装了崭新的激光电视,亲们都纷纷打脸了,一到周末就往我家挤,一群好朋友慵懒地窝在客厅里追剧看电影。不像从前的老版电视,屏幕小到近视眼的朋友只能凑近了看。超大屏激光电视,简直不要太清晰!完全不输电影院的感觉啊。这下子,被种草的朋友们又纷纷要求小编给推荐几台激光电视了。

其实呢,之所以会选择激光电视,也是因为过去一年看了不少相关的消息,反正都要换电视,不如挑一个厉害的试试。而且就在这几天,激光电视又玩出了新花样,连朋友圈都是被刷屏的。

2月21日,海信、长虹、PPTV以及苏宁易联合发起了“2019激光电视客厅焕新行动”,计划全年销售10万台激光电视。话说,就当下的市场来说,十万台手机那是小数目,但很多小伙伴都觉得10万台电视真的是天方夜谭啊,何况还是很多朋友都还不知其是何方神圣的激光电视。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激光电视这里,“真香警告”可谓是上演了一波又一波啊。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上网查查中怡康的统计数据。继2017年销售量同比增长162.17%以后,2018年,激光电视的销售量更是同比增长到了483.23%。如此看来,10万销售量的实现也是指日可待呢。

小编在奥维云网上还看到了这样的预测,到2022年,激光电视在国内市场有望突破100万的销售量,销售额甚至可以达到118亿元。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流行网红产品,打趣地说,激光电视现在对很多消费者来说也是网红产品,有的人跃跃欲试,也有人顾虑很多。但是小编说句真心话,在研发和销售上,激光电视的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激光电视火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希望分一杯羹。然而海信的坚持却创造了不一样的时代,今年的CES展上,海信推出了70吋和100吋三色激光电视,电视画面如同真实世界一般,即使坐在客厅里也如身临其境一般。

激光电视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90年代便有技术雏形。

2003年便推出激光电视样机,2006~2007年三菱、索尼等消费电子巨头也相继推出激光电视样机。在激光电视的发展初期,国外消费电子巨头扮演激光技术推广者的角色。但2012年,因为销量不佳,激光电视先驱者的三菱却发布官方声明:“现有的生产模式已经无法维持公司正常运营,所以公司不再生产DLP和LaserVue激光电视。

激光电视效果(图片来自网络)

激光电视的工作原理也容易理解,主要由激光器、光偏转器和屏幕组成。使用半导体泵浦固态激光,产生R(红)、G(绿)、B(蓝)连续的、三种波长的激光光源,通过电视信号控制R、G、B激光扫描图像。

激光电视的优点:

1、激光电视的“激光”是100%单色光,R、G、B三色光分别调制,激光单色性好,色彩纯度极高,理论上可以达到更高的色域。色域的提高不仅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通透、更真实、有层次感,清晰度也会随着色彩饱和度增加有大幅度的提升。

由于激光电视的背光源是R、G、B三种激光,只需要一个“屏幕”,可以做的更薄,适合家庭使用。激光电视的光线通过反射到达人眼,无频闪,使得光线更柔和,也减轻对人眼的伤害。

2、激光电视的屏幕尺寸灵活,可以投射到各种材料表面(曲面也可以哦),并适应NC制、PAL制和SECAM 制等几乎所有电视标准。

3、超低功耗,100寸激光电视的功耗仅相当于40寸LCD电视的水平,室温寿命一般可达数万小时,是一种长寿命、高可靠性的产品。

投影机有非常多的种类,例如长焦、短焦、高亮度、商用教育等,不同参数的投影针对的用户群体也完全不一样。如短焦距投影机适合空间较小的室内,高亮度投影机适合观赏影片,并且适合在光线较亮的区域演示等。

投影效果(图片来自网络)

另外,投影机市场发展非常成熟,不仅产品数量众多,价格区间也涵盖非常细致。但家用投影机也有两个不足的地方:其一是灯泡寿命有限,更换灯泡既费时又费力;其二是必须在光线较暗的场景下效果才好。尤其是第二点,几乎断绝投影机像传统电视那样随时使用的可能。

激光电视的的投影部分使用激光光源,有着出光品质高、光源寿命长等特点,不需要担心更换灯泡的麻烦,还有高对比度、高色域和高亮度的额外优势。

激光电视的光学引擎(图片来自网络)

其次,激光电视屏幕的最大特点是对比度非常高。通过光学反射和吸收设计,将环境光的反射降到最低,可以提升到更高的对比度,在光照条件下的画面也不会苍白,所以可以在白天或灯光下使用。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由于使用投影机通常会将图象直接打在白墙或者是幕布上,而白墙或幕布的品质,包括光线反射率、白平衡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投影效果。而激光电视配备专用幕布,相比普通的投影幕布,可以有效的抵抗环境光干扰,让画面效果更出色使投射的画面可以尽量反射到人眼。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激光电视和投影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投影机最大的不足是显示效果稍差,而激光电视在多数情况下的显示效果要好过投影机。

此外,激光电视占用空间小,从使用距离上可以看作是超短焦投影,并且可以垂直向上投射,摆在靠近墙壁的电视柜上即可投放出大尺寸屏幕,这是和投影机产品最大的差别,也是使用体验上优于投影机的原因。而且投影机中的强光也会对经过的人眼造成一定的伤害。但由于激光电视是垂直“贴”着放在屏幕的正下方,完全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激光电视效果(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这也带来激光电视的缺点,激光电视的机身位置和屏幕均无法自由移动,否则屏幕会出现梯形畸变,且调整起来较投影要复杂许多。

虽然激光电视相比LCD、OLED和投影机有着全方位的提升,但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现阶段的激光电视任有不足。虽然和投影机相比,亮度提升非常明显,在明亮的环境下也可以看的很清楚,但还达不到LCD、OLED电视的效果,明亮场景中对画面的影响还是比较大。

即使目前激光电视比同尺寸的LCD电视价格占有优势,但依然比较昂贵,对普通家庭来说还是难以承受。

自发光才是主流,激光电视属于被动发光

关于激光电视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其实激光电视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新产品,早在十几年前,当时有“彩电大王”之称的法国汤姆逊,既推出了全球首台激光电视,但是不久,汤姆逊就放弃了这一产品。一般认为,汤姆逊后来认识到激光电视有很大局限性,难以赢得主流市场,最终决定放弃。

2004年,TCL收购全球汤姆逊全球彩电业务。因此,中国彩电企业最有资格做激光电视的,当属TCL。

但是,TCL至今并未推出激光电视。

为何汤姆逊研发激光电视又放弃激光电视呢?

这里有个背景需要给大家交代一下:

2000年前后,CRT显像管电视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阶段,继续突破的空间不大;相反,产品局限性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比如,CRT电视做到30英寸以上非常困难,而且成本高昂。当时,液晶电视刚刚开始兴起,最大尺寸也就32英寸。

如何把电视屏幕做得更大?成为当时几乎所有主流彩电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当时,突破方向有两个:一是发展背投电视,二是借鉴投影仪发展投影电视。

背投电视最大尺寸可以做到60英寸,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大的尺寸了。但背投电视的画面效果实在不敢恭维,流行三、四年即销声匿迹。

当时,彩电巨头汤姆逊受投影仪启发,决定研发激光投影电视。由此可见,激光电视当初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突破电视屏幕尺寸的局限。

但是,2004年之后,液晶电视迅速替代CRT电视,且屏幕尺寸越做越大,从32英寸到37英寸、40英寸,直至今天的55英寸、60英寸、65英寸、70英寸、80英寸。

2014年之后,OLED电视迅猛兴起,从一开始就以55英寸为起点,随后,QLED量子点电视也加入替代液晶的战团。激光电视的大屏幕优势被迅速弱化。

2007年,某本土电视企业重拾激光电视路线,与其具有技术背景的董事长基于彩电显示技术发展方向判断失误有很大关系。

从产品层面讲,激光电视画面表现力完全无法和OLED电视、QLED电视相比。其屏幕大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掩盖了画面表现力不足的缺点。

那么,激光电视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有二:一是屏幕尺寸大,二是单位尺寸价格便宜。

但是别忘了,显示技术的主流方向是自发光,而激光电视是典型的被动发光,技术属性与技术大势背道而驰,从理论上讲这种产品没有前途。

有分析认为,某企业坚持走激光电视路线,并非没有看到OLED及QLED强劲发展势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董事长个人的脸面。

在今年的AWE上,我曾经询问一家低调展示激光投影机的国际企业:“为什么不把这款产品命名为激光电视?”技术人员诚实地告诉我:“投影就是投影,不应称为电视。”

投影机诞生至今已经超过26年,如果投影可以替代电视,为什么在过去20多年一直独立于电视之外?为什么投影仪的市场规模比电视小得多?

激光电视从不会主动告诉你的两个秘密

激光电视远没有企业宣传的那么美好,甚至可以说是显示技术的大倒退。

比如,显示技术追求更高清晰度,但激光电视实现4K超高清、8K超高清的难度非常大。

事实上,激光电视还有更多的秘密不敢告知外界,甚至刻意回避这些问题。

比如,激光发射器正常使用寿命是多少年?在生命周期内需要更换几次激光发射器?每次更换需要用户掏多少钱?这些问题激光电视企业都不愿意回答,只说整机保修5年,刻意淡化发射器寿命短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

激光电视发射器

再比如,激光电视对人眼的危害性比液晶电视大得多。

激光对人眼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人眼直视激光可能导致短暂失明或永久失明。由于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与电视屏幕之间有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激光是独立传输的,一旦有人眼(尤其是爱动的小孩)介入其中,很有可能造成不敢想象的严重后果。

二是激光电视发射蓝色激光成像,因此,激光光源比液晶电视的LED背光源产生的短波蓝光能量更强大,而这种短波蓝光恰恰是人眼杀手,即使你不直视激光束,长期观看激光电视仍然有可能对人眼造成伤害。

近年来,我国眼疾发病率明显提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看手机、电脑时间长了眼睛会干涩、疼痛,原因正是液晶显示屏发射的短波蓝光所致,而激光电视发射的短波蓝光比液晶显示器多得多。

这也是眼科专家反复提醒家长的:切勿让未成年孩子在家独立观看激光光源!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激光电视有很大局限性就得出“激光电视一无是处”的结论。

激光电视的最大优势在于“屏价比”比较高,换言之,在所有超大屏幕电视中,激光电视价格相对偏低,对于那些希望客厅有一台超大屏幕电视但购买力又不够高的人,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这几年,激光电视技术层面确实有不小的进步,画面表现力较之前有明显提升,对环境光的要求也不那么高了,而且价格有明显下降,这些都是看得见的进步。

但请不要忘了,所有的投影都属于被动发光,激光电视也不例外,而显示技术的主流趋势是主动发光。因此,激光电视只能当作主流显示技术(或者是OLED,或者是QLED)之外的补充市场存在,不可能成为主流本身。

从技术层面讲,激光电视发展到今天,并没有突破15年前的汤姆逊时代。

文章来源:科技美学、 数码科技观察

| BOE知识酷 · BOE唯一知识类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