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LED车灯315质量特别报告
火丁来了 · 2019-03-16
近两年,凭借高亮度、长寿命、启动快等优点,LED车灯一跃成为汽车电子化中最耀眼的产品之一,逐渐代替卤素灯成为车厂和消费者的更好选择。
2016年以来,LED车灯市场规模迅速增长,LED车灯前装渗透率急剧上升。
预计2019年,中国LED车灯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
预计2019年,中国LED头灯市场占有率将达到约40%,并于2021年超过50%。
目前市场上有超过3000家的LED头灯市场制造商,LED车灯产品种类繁多,性能各异。
随着大量鱼龙混杂的生产厂商进入LED头灯市场,LED市场也呈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标准因人而异的状态。
今天就是315了,我们收集了消费者在使用质量差的LED车灯后出现的各种现象,总结出四大坑,给车主指明方向,让大家选装LED车灯时,尽量做到不踩雷、不跳坑!
LED车灯质量调查:四大坑
坑点1:先亮后暗、突然灭灯
散热不好
由于LED灯珠相对其他光源要“脆弱”,尤其是耐温性上,目前车灯行业内对LED车灯品质评判的关键标准就是散热。散热不好的产品,轻则灯珠烧毁,总成烫伤,重则引起车辆短路自燃等灾害。因此我们在购买LED车灯产品时,应重点考虑散热。一般来讲应选择功率合适(30W左右),散热结构合理,光效高的产品。
坑点2:虚假宣传|虚标流明值,欺骗消费者
在购买车灯时,大家一定有一个疑惑,为什么市场上车灯所标流明值天差地别,高的有超过10000lm,低的只有2000lm左右?
事实是,市场上标榜自己八千、一万流明的车灯大多为虚假宣传,直接将LED的最大冷流明直接做为产品的光通量流明标示;或者是将两只车灯的流明值加在一起欺骗消费者。
根据国标GB15766.1-2008标准,单个车灯最多选用8颗LED,目前实际应用中大功率LED的光效为90-120lm/w,单个LED灯功率为30W计算,光通量也只有3000-3600lm,所以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根本不存在流明值10000的LED车灯。
坑点三:近光刺眼,害人害己,过不了年检
大家在路上开车的时候一定遇到过这么一个问题,对车大灯太刺眼,这种现象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却可能会造成司机视线模糊,甚至短暂失明,造成车祸等严重问题,这也是市面上大多数LED车灯都存在的产品问题---光学设计不合理,简单粗暴的将不经过任何光学设计的产品直接替换原车卤素灯,和原车反光碗(透镜)光学结构不匹配,造成上述大灯刺眼、车辆过不了年检等现象。
坑点四:雨雾天照明效果太差
色 温 过 高
这是部分LED车灯生产商为了迎合车主过度追求视觉亮度(非理性)需求,牺牲色温(穿透力)而致。色温越高波长越小,6000K以上的光源,遇到雨雾天时,所发光线难以越过空气中密布的颗粒物,导致照路不远,照路不清。一般来讲5500K色温比较适合,既兼顾舒适(接近白日光),又能在雨雾天保持穿透力。
雨雾天本就是事故高发期,为了大家的行车安全,大家在选购车灯时,注意观察车灯色温参数,尽量选取5500K左右的产品。
敲 黑 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