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内折外折哪个更难?量产还需解决哪些问题?

光链 · 2019-03-10

近期,三星和华为都已发布了各自的折叠屏手机,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同时高昂的价格也让人咋舌,为什么这么贵呢?有多难制造?

其实,折叠屏手机目前有两个折叠方案:一种是外折,一种是内折。

三星Galaxy Fold采用的是内折的方案,华为的Mate X采用的是外折方案。这两个方案其实都有各自的难点。

折叠屏内折,折弯半径更小,需要使用寿命更高的柔性屏幕,而外折则相反,因为折弯半径相对较大,所以寿命的要求没那么高。

相比来说,内折的制造难度要高于外折。在实用性方面,内折可以起到保护屏幕的作用(仅指这个方案,不一定是内外双屏设计),而外折则在使用上更方便,但不利于屏幕保护。

国盛证券分析师郑震湘认为,外折式设计是屏幕显示在最外头,容易与外物接触,对于技术要求相对较强。内折的屏幕则在里面,相比外折其屏幕更好保护。

势银智库数据显示:外折技术难度更高

话说回来,无论内折还是外折,其需要解决的核心难点依然有两方面:屏幕本身和铰链技术。

柔性屏幕虽然可以弯曲和折叠,但跟金属类似的是,柔性屏幕长时间弯折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影响产品的寿命。

为了确保Fold在折叠开合上的耐用性,三星表示,手机经过了20万次的实际测试,可以在每天开合100次的情况下,五年不出问题。

柔性屏可以做到可折叠,但是制成模组后,要做到20万次的折叠而不出问题,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做一系列的改良和优化。

其原因在于,柔性OLED屏模组本身就很薄,但是包含了很多层的结构,要想实现出色的可折叠功能,就必须尽可能降低屏幕模组的厚度,增加各层结构的强度。

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偏光片、盖板、薄膜、OCA胶等。

偏光片

三星的产品屏幕是Infinity Flex显示屏,屏中的偏光片的厚度相比于以往降低了45%。而目前具备高端超薄偏光片生产能力的主要为日本日东电工和住友化学,产能比较有限。

盖板

目前的手机屏幕盖板方案均采用玻璃材料,玻璃虽然可以做得很薄,也能实现一定的弯折度,但即便是可以实现可折叠,也很容易碎裂。

因此,可折叠屏的盖板就必须要采用高分子薄膜来实现。目前具备折叠屏CPI盖板生产能力的厂商主要为韩国科隆工业、日本住友化学及韩国SKC三家材料大厂。

近日,Mashable Asia网站报道,原本主宰手机盖板市场的玻璃厂商康宁也在研究一款适用于可折叠设备的超薄、可弯曲的玻璃。

目前为止,该项技术已经在研发阶段取得成功,用于125um到35um的厚度。这一款突破性的玻璃能在成千上万次弯曲后不受损,并保持平整。

OCA光学胶

OCA光学胶也是实现可折叠屏的关键因素所在。

对于折叠屏来说,其屏幕的折叠处需要承受20万次的折叠而不出现问题,这就要求OCA胶也必须能够承受20万次以上的弯折而功能不受影响,在弯折和摊开过程中还需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同时又要保持黏性不脱胶,因此技术难度相比于以往大幅提高。

铰链

铰链学名MIM转轴,配合柔性可折叠屏幕最终实现手机的折叠,其中的齿轮结构保证整体折叠结构的可靠性,并且提供相应的阻尼,保证可折叠手机可在不同翻折角度下实现阅读和操作。

目前,三星、华为在内的厂商,都在新产品中采用这项技术。

另外,现在很多笔记本电脑产品也广泛使用了铰链技术连接屏幕和主机,但折叠手机的开合频率可能远远高于笔记本电脑,如何让铰链经久耐用也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此前,有韩国媒体报道,三星Fold采用的转轴是由韩国厂商KHVatec供应,KH Vatec为三星Galaxy Fold折叠屏手机的独家铰链转轴供货商。

此外,三星Fold折叠结构当中的微型传动结构是由广东金力变速股份有限公司供应。

据天风国际郭明琪在研报中透露,奇宏为华为Mate X独家铰链转轴供货商。

折叠屏转轴(图片来自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