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Point 2019 | 奥拓电子最新Mini LED商显技术及专利剧透

AOTO奥拓 · 2019-03-01

2月21日,在行家Point·小间距与Mini RGB商业显示应用研讨会上,奥拓电子副总裁、智能视讯技术研究院院长吴振志带来了《商显时代下的Mini LED产品形态分析》,他从LED商用市场切入,为大家介绍了奥拓电子在MiniLED领域的专利技术,并展望了商显市场下MiniLED 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获得了业界的赞誉。

更小间距,更大痛点 

吴院长从不同的应用场景出发,探讨了LED显示在指挥中心、大型设计中心、高端零售和智能会议这几类典型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大尺寸、无缝拼接、高对比度、色彩还原、高亮度和不反光作为商显应用的几大主要诉求,在各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侧重有所不同。吴院长认为:尽管小间距LED在商用显示领域,具备无缝拼接,亮度高,不反光等较好的应用优势,但仍然存在不少痛点,例如一致性、脆弱性、可靠性、生产效率低、安装维护难等问题,而当Mini LED出现之后,可以做更小间距的产品,但间距越小,小间距产品的痛点进一步放大,由此,业内衍生出了COB、GOB、多合一等产品形态。

集成式MiniLED:兼顾强壮性和一致性

从2012年底开始,奥拓电子一直在致力于小间距LED产品的商显化研究,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根据吴院长的介绍,奥拓电子针对MiniLED采用了集成式多合一技术,并在全球申请了多项专利,通过4合1的产品封装形态提高了产品的强壮性。 

此外,奥拓电子的MiniLED方案采用了行列电路设计,在满足更小间距要求的同时,降低了驱动板设计难度及成本,同时提高焊接的可靠性,更易于维护。奥拓电子MiniLED器件表面还采用了沟槽防串光技术,吸光槽设计可提高对比度,使画面更加清晰。在保证产品强壮性的前提下,此外还实现了贴片效率的提升,同时降低贴片成本,缩短交货期。相比SMD1010 7.52万像素/小时的贴片速度,MiniLED 4合1以26.3万像素/小时的贴片速度,效率提高了3.5倍。 

总的来说,采用4合1封装的MiniLED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贴片成本和生产运转成本,同时兼顾了更好的屏体坚固性,更便于安装,还能满足触控交互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解决了当前小间距显示产品的一些痛点。

今年1月,南京市公安局进行显示设备升级,在专业会议室内配置奥拓电子最新的0.9mm Mini LED 显示器;在年初的ISE展上,奥拓电子展出了全球最大Mini LED 8K显示屏和163寸CLD 4K商用显示器;此外本次研讨会,奥拓亦在现场展出136寸 P1.5显示屏,吸引了众多参会人员关注。这些也都表明了集成式MiniLED正在走向成熟,并逐步实现商业化。


ISE 2019奥拓电子展示的全球最大Mini LED显示屏(8K画质)

未来趋势:“倒装”加“大集成小封装”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吴院长还根据现有的技术和市场表现,对商用显示下的Mini LED产品进行了趋势分析。他提出:MiniLED能够在更小点间距的量产应用,“产品形态”是关键。未来的Mini LED“产品形态”将因循以下趋势:首先是采用倒装方案,其次是走向大集成和小封装。

具体来讲,倒装方案可以大大减少LED内部金属导电材料的使用,特别是弃用导电银胶之后,显示屏“毛毛虫”现象的生成的机理得到很好地清除,并且因为键合线的摒弃,使得断线点和金球脱落等痼疾得以解决,同时,LED的外形尺寸也可以做得更小,像素密度能做得更高。可以说倒装方案能为MiniLED带来更好的亮度、视角、可靠性和成本空间。

随着128通道的智能芯片、64K微机控制系统等高度集成的配套设备出现,MiniLED在商显之路上,也会走向“大集成”的趋势,但在满足产品强壮性的前提下,仍会保持“小封装”的产品形态,朝着更加轻薄、便携的方向演进。总的来讲,LED的商显之路最终将是PANEL化。

面板化设计(便携/轻薄)

总结

集成式也许不是MiniLED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可能是目前最易实现商业化的方案之一。归根结底,从小间距到MiniLED的发展,最终还是要立足满足商业显示市场的诉求,解决当下的痛点。因此,MiniLED的产品形态绝不会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新的需求产生、新的技术突破,不断进行适应性的变化。奥拓电子坚守MiniLED的商业化道路,同时也认可多元化的发展理念,最后,我们希望带着诚意与业界交流,为满足商用显示市场未来需求尽一份责任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