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故宫!高清图集还原600年紫禁上元之夜

照明设计师交流中心 · 2019-02-22

紫禁城上元之夜现场 本文图片摄影师:罗健

今晚元宵节的故宫美哭了!2月19日晚18:30,伴着数千游客的倒数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正式宣布亮灯,瞬间,数百道光源穿破黑暗将故宫午门彻底点亮,这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群在建成600年之际,第一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地点亮。

正月十五,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的首次“灯会”正式向公众亮相。此次“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邀请数千游客免费前往故宫观灯赏景,共贺良宵。故宫没有让观众失望,今晚,无数红灯在故宫点亮,为紫禁城笼上了一层喜庆的红色光晕。

正月十五元宵节,古称上元节,是新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新春庆贺活动的延续。它起源、成型于汉代,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今天吃元宵、赏月、燃灯放焰、猜灯谜、舞狮子、舞龙等民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节日有其无可替代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承载了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生活的种种美好祝福和期盼。

“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通过灯光照明及灯光布景,故宫午门的 “紫禁城里过大年”展,太和门广场的宫灯,东雁翅楼的琵琶表演,东华门城楼的“营造之道——紫禁城建筑艺术展”,畅音阁戏楼的戏曲,神武门建筑屋顶上的《千里江山图卷》……每一个活动和细节都令人惊艳。

故宫的夜景到底有多美?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APP、传给雅昌的记者和摄影师今晚就在故宫,沿着最高规格赏灯路线,为大家拍摄了今晚故宫的所有美景:

首先,我们先看几张全景图,据众网友和摄影爱好者的意见,我们选择了几处紫禁城的最佳观赏位置,为大家拍摄了今晚的故宫!

被灯光装饰的太和殿

亮灯仪式结束后,穿过午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众灯点亮的太和门广场。前方,整个太和殿被众灯点亮,其中太和门建筑主体及汉白玉台阶作为主要投影目标,用灯光装饰了祥纹和文字,“在古建筑上能够打上这样的光,对于紫禁城来讲,也是第一次。”技术方面,它采用了55000流明的激光电影放映机,通过激光投影技术,实现精准对位,让数字画面跃然于故宫古建筑之上。

太和门广场上,展示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皇帝书写的福字

站在午门城楼看点亮后的故宫

随后,可由午门西马道登午门城楼,参观“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该展是故宫博物院过大年系列展陈活动的核心部分,是全体故宫人历时一年倾力推出的一次年度大展,在展场面积、展品数量、展示手段等方面创造了多项故宫博物院历史之最。与此同时,“此次展览也展示了众多从未展示的文物,比如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皇帝书写的福字;大年初一皇帝使用的玉碗等。展览通过‘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欢天喜地’六大主题,全面展现了清代宫廷过年习俗。”单霁翔介绍到。

建筑屋顶上的《清明上河图》

结束午门展厅参观后,沿着由充满节日氛围的红灯笼点缀的城墙步行,左边的建筑屋顶上,可以看到由艺术灯光投影的《清明上河图》,虽然效果不如我们看到的效果那么清晰,但却是故宫展品沉浸式展示的重要尝试。

而对于故宫今晚的灯光,除了衬托气氛、引领路线的350个红色宫灯外,还有大量LED主光源,这些灯具并没有挂在古建筑上,而是远离古建筑2.5米以上,开灯的时候两边各有一个工作人员职守,用测光表反复测敏感部位光线不能超标,光线什么样照度最好。

众所周知,因为故宫是木结构的建筑,不能通电,而且里面沉淀的东西都是原物,长时间光线照射会对文物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像故宫这样的文保单位是不宜举办灯会的。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来后,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努力,改变了这一“传统”。把故宫“点亮”,让公众可以免费畅游故宫。

行至《清明上河图》的尽头,就是东南角楼,里面正在放映虚拟现实影片《角楼》,该片长15分钟,根据古建测绘图纸及现场测量,采用三维动画及一系列数字技术,揭示了民间传说“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神秘结构,并虚拟再现了清代紫禁城护城河道种植莲花的优美场景。

随后沿着城墙来到东华门城楼,这里正为观众展示“营造之道——紫禁城建筑艺术展”,展出了精美的古建筑文物和资料,其中重点展出文物包括:样式雷烫样、古建档案、内檐装修及仅存的一套太和殿脊兽等文物。展厅内设计跃层,可以让观众近距离欣赏东华门建筑构件和彩画天花之精美。

当走过近千米长的布满红灯笼的故宫东城墙时,可以看到临近城墙西侧的部分古建筑也被点亮,其中畅音阁戏楼有戏曲正在演奏。

建筑屋顶上的《千里江山图卷》

红墙上展示的和元宵节有关的诗句

最后一站就是神武门了,在这一区域观众可以观赏到城墙南北两侧建筑屋顶上的《千里江山图卷》。下了城墙,可以看到红墙上展示了故宫特意寻找的和元宵节有关的诗句。顺着城墙,就是文化创意馆,在这里,如果幸运,也许可以买到故宫的口红。

最后观众可经过神武门退场

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持续开展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稳步推进“平安故宫”工程,故宫开放面积从2012年的30%,持续扩大到2015年的65%,再到2018年的80%,新开放了南大库家具馆、3/4的城墙,越来越多的院落、展览、文物与公众“见面”。

此次“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就是故宫的一次重要尝试。故宫博物院希望能够通过展览等方式,多层次地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和解读传统文化,与观众的期望互动,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使故宫博物院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绿洲,实现为广大民众服务。

当然,在与公众“见面”的过程中,故宫并没有放松对故宫文化遗产的保护。此次“紫禁城上元之夜”的照明设计就将高新科技与文物保护进行了有机融合。在方案制定阶段,就考虑到避免因照明对古建筑产生损害。通过设定不同的灯光强度,产生光影对比,使其在夜间自然产生立体感,达到“见光不见灯”的布光效果。使照明融入建筑,让观众更充分感受到紫禁城的夜间风采。

此次灯光照明及灯光布景,由天津华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春田影视传媒、中国保利集团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月圆之夜人团圆,节日的紫禁城皓月高悬,彩灯万盏。不管是北方的元宵,还是南方的汤圆,都象征了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传统节庆文化的基因,早已深埋进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在元宵佳节之际,故宫博物院向观众朋友和各界宾朋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向大家道一声“元宵节快乐”!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向媒体介绍上元之夜开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