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将修订城市照明标准,以解决城市“光污染”问题

云知光照明微课堂 · 2018-12-28

编辑手记: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照明(尤其是景观照明)的应用,城市也夜晚越来越亮,随之而来的“光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现在城市照明的很多标准,跟技术的更新换代相比有一些滞后,国家正在加紧对城市照明标准的修订,提高行业标准,以解决城市光污染的问题。

光污染:亮了城市,暗了星空

曾几何时,夜晚璀璨的星空带给人无限的遐思,对星空的探索也催生了天文学这门基础学科。

早在4300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能“观天授时”,通过肉眼观测星空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发现,星星似乎“消失不见”了。

夜幕降临之后,商场、酒店甚至图书馆都闪耀着璀璨的霓虹灯,有的建筑上,强光直冲云霄,在国内众多一线城市,夜晚早已如同白昼。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无法看到银河。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发现,由于光污染问题,现在地球上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看不到夜空中明亮的银河。这项研究根据高精度卫星成像数据,并结合全球2万多个地面站点的观测得出了如此结论。

▲图源:觅知网

来自意大利、德国、美国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制成了迄今最精确的全球光污染影响评估地图集。结果显示,80%的地球人生活在受人工光线污染的天空下,北美近80%的人口与欧洲60%的人口无法看到银河。

▲2018年全球光污染地图

▲2018年广州光污染地图

▲2018年深圳光污染地图

▲2018年北京光污染地图

光污染地图上区域颜色越深数值越大,表示光污染越严重。

*以上图片截图于网站:Light pollution map (https://www.lightpollutionmap.info),想要查看更多信息可到该网址查看。

研究表明,夜间光污染不仅让人难以看到银河,还会造成其他问题,比如浪费能源和金钱、损害生物多样等。

研究人员建议尽可能减少晚间不必要的光照,尤其要减少能干预昼夜节律的蓝色光,同时要防止高于水平面的照射光线。

住建部:防治城市光污染将有明确标准

▲CCTV2财经《第一时间》栏目/CCTV13新闻频道视频

面对直上云霄的“光污染”,近日,住建部出手,拟提高行业标准,寻找城市消失的星星。

针对城市亮化工程带来的光扰民、光污染以及城市照明能耗过高等问题,我国目前正在加紧对城市照明标准的修订,提高行业标准以解决城市“光污染”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照明行业技术的进步,对已执行多年的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施工及验收规程》进行标准更新已刻不容缓。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城市照明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马文海表示:“我们城市照明的很多标准,跟我们现在技术的更新换代相比有一些滞后,比如说现在路灯的标准,还停留在每平米一瓦的功率密度值上面,实际上现在新的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每平米0.5瓦。我们的标准是五年前的标准,所以我们要加快标准更新的工作。”

除了标准的更新,马文海介绍,他们目前正在按照住建部的委托,对我国城市照明相关情况进行系统调研,从目前调研的情况看,不少城市的照明规划,技术应用千篇一律,无非是大规模点光源及大面积建筑多媒体化的应用,设计过于简单、过亮、过炫、色彩太多、动感太强,带来的城市光污染问题也亟待解决。

留住星空,城市如何科学用光?

“我们并不想阻碍城市变亮的进程,只是希望可以科学用光。”专家指出,并不需要让城市的灯光关闭,只需加个灯罩,让灯光向下照明而非直射天空就会显著减少对天文观测的影响。

除了路灯外,一些霓虹灯等景观照明,如果按时关闭也可让天文观测与节能减排实现“双赢”。

眼下,一些国家也开始了重订照明计划,如英国,已提出了详细的郊区照明计划以保护环境。加拿大亚伯达省卡加利在2002年至2005年间亦将大部分住宅区的街灯换成更高效率的类型。

编辑整理 | vivi酱

内容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