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获输血27亿元 康得新质押风险或缓解

光电与显示 · 2018-11-09

公司7日晚发布公告,为了纾解股权高质押率困境,化解上市公司风险,康得新控股股东康得集团已与张家港城投、东吴证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两者计划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出资27亿通过承接债权的方式或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帮助康得集团化解困境。

根据协议,张家港城投计划自筹资金,外加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合计总金额不超过27亿元人民币,用于承接康得集团的债权,或通过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为康得集团纾解流动性困境。东吴证券方面则将设立资管计划,协助张家港城投制定康得集团流通性风险纾解方案,帮助纾解股权质押困难。

今年6月1日,康得新股价突然跌停。当日晚间,公司宣布筹划与第三方签署战略性协议,自6月4日起停牌。随后公告显示,公司拟收购的标的是上海傲邦汽车用品有限公司。经过半年停牌筹划重组,康得新终于迎来复牌。康得新6日复牌后连续两日一字跌停。龙虎榜数据显示,7日机构席位买入126.1万元,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71.2万元,卖出前五大席位全部为营业部。

值得一提的是,康得新大股东康德集团质押比例高企,面临平仓风险。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康得集团持有公司8.5亿股,其中质押股份为7.89亿股,占康得集团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92.63%,占公司总股本的22.27%。

记者注意到,公司7日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向投资者表示,为缓解市场担心,大股东康得集团将于近期逐步降低股票质押率。从目前看,此次27亿元的输血估计能降低公司的股票质押比例。

资料显示,康得新主要从事预涂膜及覆膜设备的开发、生产及销售。有着国内高分子材料龙头之称,业绩良好,一直受到机构的青睐。

康得新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108.35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为22.01亿元,同比增长17%,公司同时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至30%。

康得新从11月6日复牌以来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由于目前控股股东康得集团持有康得新8.5亿股,其中质押股份为7.9亿股,占康得集团持股的92.63%,公司股价连续下跌后,康得集团的股权质押危局凸显。

11月7日,对于“康得集团未来是否有降低股份质押率的计划”的问题,康得新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表示,为缓解市场担心,大股东康得集团将于近期逐步降低股票质押率。倘若相关措施成行,这意味着此前A股市场中在部分民营企业中出现的“股价下跌-质押率飙升-股价再下跌-质押被强平-控股股东遭遇流动性危局”的循环链条有望被打破。

然而,摆在康得新面前的,不仅仅是大股东的股权质押危机。

两项利好护航

康得新是中小板的白马股代表,业绩亮丽、成长性良好,机构持仓众多。从业绩表现来看,近年来公司每年均保持30%左右或者更高的净利润增速。其中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超过22亿元,同比再增17%。按照11月7日市值计算,康得新在A股中小板企业中排名第16位。

但白马股也遭遇了“补跌杀”。历经5个多月时间,11月6日公司股票复牌后,超过4亿股的卖单压在跌停板上,按当日每股15.3元的价格计算,需要超过63亿元的资金才能消化。11月7日,公司股价再度封死跌停,按照3.5亿股的封单量和13.78元的价格计算,仍然需要超过48亿元的资金才能撬开跌停。

由于康得新股本和总市值均较大,股权流动性较好,相对于不少小市值的中下板企业而言,这种白马股的连续下杀情况并不常见。而根据wind统计数据,康得新更是创出了中小板近年来最大的单日卖单纪录(此前乐视网跌停的最大卖单曾创出了创业板的纪录)。

回溯公司停牌经过,今年6月1日,康得新股价放量跌停,公司进行了停牌处理。对于其中原因,公司表示,正在筹划与第三方签署战略性协议,预计对公司有重大影响。合作事项为与国内某大型央企就高分子材料行业的投资及业务合作,合作方所属行业为交通、航空、风电、基础设施建设行业。

6月7日,该项合作如期公布。当日公告表示,“目前公司已与战略合作方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拟在公司两园一城、康得碳谷、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及通用航空、风电、智慧城市、新兴智能显示等多领域开展资本、产业及开发建设等全方位的合作。“

但该项合作并非“利好”的全部。康得新同日还发布了一项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公告,标的资产位上海傲邦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本次交易将有助于公司隔热及防护板块业务发展,将更好的帮助公司渗透至全国4S店,提高产品市占率。

不过这次交易很快引起了监管关注。交易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6月下旬曾专门发函,请公司补充披露本次收购的预计作价区间、定价依据及目前进展情况;并要求公司自查并说明停牌是否符合本所《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备忘录》等规则的要求,继续停牌的必要性以及预计复牌时间;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缩短停牌时间。

三大利空当头

如果说前述两事项对公司而言均属利好,那么,康得新股价的连续下挫,则至少与两方面原因有关。

首先,停牌期间,此前的一项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终止筹划。原本公司筹划一项海外并购,进而与海外先进材料企业合作,引进海外先进材料及技术,提升公司的技术工艺及拓宽公司的产品线,共同拓展国内外市场,但是,由于美方挑起的贸易摩擦,收购项目在美国审批的困难程度加大,因此各方一致决定终止本次重组。

第二大原因在于康得新及控股股东、实控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原因在于涉嫌未披露股东间的一致行动关系。2016年10月中泰创赢举牌康得新期间,由于康得集团要求中泰创赢持有三年以上,因此康得集团与中泰创赢签署了带有保底条款的协议。由此,中泰创赢及其股东中泰创展也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按照以往A股公司的经验,遭遇立案调查往往会引发连锁效应。其一,会遭到投资者索赔,从而给公司支出带来压力;其二,对公司正在筹划的资产重组或也会带来影响,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资本运作存在被终止的风险。

不过,从目前来看,这种终止预期尚未出现。在11月6日的公告中,康得新明确表示,为了积极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正在与本次重组交易意向方商讨实施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可能性。“目前公司经营情况良好,公司决定继续推进本次资产购买。“

对于康得新及其控股股东而言,当务之急在于股权质押率的高企。而伴随着股价的下跌,控股股东质押股份的平仓风险也在加大。

截至11月6日,康得集团因资产配置需要,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办理了两项业务,其中解除质押1710万股,股份质押1750万股,由此康得集团持有康得新股份8.5亿股中,质押股份达到7.9亿股,占康得集团持有本公司股份的92.63%。

康得新11月5日晚公告,公司拟收购上海傲邦汽车用品有限公司的控股权,预计收购方式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或现金购买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相结合等。此次收购有利于公司打通窗膜板块产业链,获取更高盈利。

康得新表示,为保证公司股票流通性,维护广大投资者权益,公司股票于11月6日复牌。复牌后,公司将继续推进此次资产购买事项,并与本次重组交易意向方商讨实施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可能性。

康得新是一家有机材料高新技术公司,主要从事预涂膜及覆膜设备的开发、生产及销售。今年6月1日,康得新股价大幅波动。当日晚间公告,康得新正在筹划与第三方签署战略性协议,预计对公司有重大影响,公司股票自6月4日起停牌。随后披露显示,康得新发行股份收购的标的是上海傲邦汽车用品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傲邦”)。

资料显示,上海傲邦成立于2014年,经营范围包括汽车用品、汽车配件、汽车配件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根据收购方案,康得新拟采用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卢子卿、王志锐、乐慧明、孟俊涛持有的标的公司的全部股权。

康得新认为,本次并购是公司汽车及建筑家居市场窗膜产品为进一步深耕市场渠道,提升客户粘性,从制造型企业向下游高端服务进行延伸的战略举措。上海傲邦作为一家定位于高端汽车后市场的公司,对其的收购有利于公司打通窗膜板块产业链,获取更高盈利,也有利于公司推广新产品和提升市场份额。

经过近半年停牌筹划重组,康得新终于迎来复牌,但原计划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收购方式或将生变。11月5日康得新公告称,为了积极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正在与本次重组交易意向方商讨实施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可能性。目前公司经营情况良好,公司决定继续推进本次资产购买,并按照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同时康得新称,对本次停牌给广大投资者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

同日披露的质押公告显示,截至11月5日,康得新控股股东康得集团持有24.05%公司股份,其中质押股份为7.89亿股,占康得集团持有公司股份的92.63%,占公司总股本22.27%。

康得新最新三季报显示业绩稳定,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08.35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为22.01亿元,同比增长17%。预计2018年全年净利为27.22亿元至32.17亿元,同比增长10%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