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21.3亿,兰溪光学膜小镇又有项目锦上添花

显示世界 · 2018-10-13

10月10日,兰溪经济开发区举行金秋招商促进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10大项目,涉及新材料、新装备、智能制造等产业,总投资28.4亿元。

此次签约项目,有5项落户兰溪光膜小镇,总投资21.3亿元。

其中由浙江怡钛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400万平米光学功能膜和非光学功能膜产品生产项目,是当天签约的最大投资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今年年底开工,明年12月份可投产,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

怡钛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是专注于触控与显示、电子组装、智能终端等领域新材料研发应用的生产商,主要收入来源为 OCA 光学胶和氟硅材料的加工与销售。

光学胶产品主要用途为粘贴显示屏与触控模组、粘贴 OLED 显示屏和玻璃盖板等;氟硅材料主要产品包括表面处理的防指纹纳米涂层材料、抗眩光纳米涂层材料、防水涂层材料等。

2016年9月,兰溪市政府与杭州锦江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由华东铝业公司主体实施打造光学膜产业园。

2017年初

浙江锦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00万平方米TFT偏光增亮膜项目在园区落地建设。

2017年6月

锦江集团与台湾浩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的锦浩光电反射膜项目一期实现投产,四条生产线运行良好。这个项目总投资近7亿元,规划建设10条生产线,从签约到投产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2017年10月

产业园已引进锦宏、锦辉、锦浩等光学膜项目,其中锦辉项目一期于2017年3月实现量产。

2017年10月24日

兰溪举行光学膜产业园锦德项目签约仪式。至此,年产3000万平方米液晶复合膜项目正式落户兰溪光学膜产业园,光学膜产业集群进一步形成。

锦德项目以杭州锦江集团为主体,结合韩国MNtech和台湾华德光电公司技术,新建年产3000万平方米液晶复合膜项目。

2017年12月9日,兰溪小镇总投资达16亿元的二期四个项目集中开工。

兰溪光膜小镇产业园二期开工的项目,主要有:

锦徳光电液晶复合膜项目

锦浩光电液晶反射膜二期项目

瑞欧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反渗透膜项目

浙江欣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3D曲面膜柔性光学保护膜一期项目

四个项目总投资达16亿元,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

其中,锦浩光电项目由锦江集团与台湾浩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设,总投资近7亿元,规划建设10条生产线。

2018年3月27日,投资1.2亿元的浙江锦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项目正式签约,兰溪光学膜产业园再添一“锦”字猛将。

浙江锦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年产900万立方米特殊装饰膜项目,总投资3亿元,引进台湾先进技术,项目占地8000平方米,总规划三条凹版印刷+6条涂布产线,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

截止4月,该光学膜产业园已有的7家企业,总投资规模超过35亿元,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其中锦辉、锦浩两家已经投产。

光学膜产业园总经理何海君称,产业园的客户主要是一些国内国际的一线品牌,像LG、三星、京东方、小米等,且还会再新增一些涂布产品企业、光学膜企业入驻,以便于增强产业集聚能力。

来源:薄膜新材网

近日,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发布了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热塑性聚乙烯醇类功能膜材料开发项目”的环评受理公示。

据悉,川维化工总投资480万元,新建热塑性聚乙烯醇类功能膜材料开发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为138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千吨级水溶膜用热塑性 PVA 中试项目主体装置、废气吸收系统及相应配套的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

该项目通过对 PVA、热塑剂、助剂进行混合、热塑捏合,最终造粒形成 TPVA粒子。项目达产后年产热塑性聚乙烯醇类功能膜材料(TPVA 粒子)2000 吨/年。

以其为主要原料开发的聚乙烯醇类薄膜在农药等有毒物包装、食品保鲜、医用洗涤包装、纺织品包装、电子电气包装方面有广泛应用。

国际上有多家公司采用合适的塑化剂降低 PVA 的熔点,开发出了热塑性聚乙烯醇,但该技术尚未达到可大规模工业化的水平。而川维化工已开发出了具有适于工业化的热塑性PVA(TPVA)合成工艺,并已在千吨级工业生产线上成功地进行了多次放大试验,目前条件基本成熟。

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及化纤产品的联合企业,隶属中国石化集团。

公司现有在岗职工 3200 余人,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年产乙炔 16.75 万吨、甲醇 87 万吨、液氨 20 万吨、醋酸乙烯(VAC)50 万吨、聚乙烯醇(PVA)16万吨、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6 万吨、维纶 4 万吨的生产规模。

来源:薄膜新材网

10月9日,浙江政务服务网对杭州永信洋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00万㎡液晶显示用光学薄膜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公示。

据悉,该项目于2016年通过萧山区环保局审批,目前厂房已基本建设完成,但设备等尚未进场,项目前期准备过程中公司拟投资1.5亿元。

并且目前该项目由杭州永信洋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实施,今后其母公司杭州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不再实施该项目。

以下为该项目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具体技改内容:

本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6000万㎡液晶显示用光学薄膜(反射膜2000万㎡/a、增亮膜3000万㎡/a、扩散膜1000万㎡/a)的规模。

杭州永信洋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于2017年成立,其经营范围包括筹建液晶显示用光学薄膜的制造项目、光电产品和工业电子产品的研究开发和销售、光电产品的相关技术服务等。

来源:浙江政务服务网

10月2日,日本瑞翁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在富山县高冈市的工厂内加强液晶面板用光学薄膜制造线的生产能力,预计2019年10月开始运行。

OPTES Takaoka Mfg.Co.,Ltd

ZEONOR膜是通过将公司独自的聚合物设计技术开发的热可塑性塑料(curourefuremer)进行熔融押出而生产出的面向各种显示器的光学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高光学特性和尺寸稳定性,未来,随着以高精细移动设备和大型TV为中心应用的需求增加,该膜材料或将进行扩产。

液晶面板中ZeonorFilm®的应用

根据瑞翁公布的财报资料显示,2018年Q2(4-6月)期间包含光学膜在内的高机能材料事业部门营收较去年同期下滑8%至195.22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1.94亿元)、营益大减18%至33.98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08亿元)。

瑞翁表示,此次进行增产主要也是因为国内外来自智能手机的订单增强。

另外,公司未公布投资额,产能提升幅度将待今后再行决定。Zeon目前光学膜产能为3,000万平方公尺。

来源:薄膜新材网

硅是地球上第二大含氧元素,仅次于氧气。硅可以在岩石、粘土、沙子和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绝大多数计算设备都是由硅制成的,虽然它不是地球上存在的最好的半导体材料,但它是目前最容易获得的材料。

硅是大多数电子设备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包括传感器、太阳能电池以及我们的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中的集成电路。

但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新型技术,可以通过非硅材料制成半导体薄膜。

来源:sciencedaily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通过二维材料在GaN衬底上生长单晶GaN薄膜的方法,然后通过柔性基板剥离GaN薄膜,显示出来自薄膜干涉的彩虹色,该技术将为柔性电子设备和晶圆的再利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为了展示他们的技术,研究人员制造了由砷化镓、氮化镓和氟化锂制成的柔性薄膜,实验表明,这些材料表现出比硅更好的性能,但若是用在功能器件中使用,生产成本过高。

因此研究人员提到,该技术目前可用于制造低成本、高性能的设备,如柔性太阳能电池、可穿戴计算机和传感器。

这项研究部分得到了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能源部、空军研究实验室、LG电子、爱茉莉太平洋、LAM研究和ADI公司等的支持。

来源:薄膜新材网

日前,韩国KPU纳米光工程系教授安胜恩(音译)的研究团队成功地开发和验证了基于碳纳米管(CNT)的显示面板偏光片。

碳纳米管(CNT)不同角度的透射光线

偏光片是具有从入射光线透射到特定方向光功能的光学膜,基本上应用于LCD和OLED面板。传统的聚合物基础偏光片由于低透光率而具有降低显示光效率的缺点。

安教授研究小组发现当导电材料在光电场中排成一排时,会发生偏振现象。

碳纳米管偏光片在可见光线区域(350到800纳米)也能保持光学特性,在高光度和偏振度下可保持光学特性,在高温下不会发生物理变形,弥补了现有的偏光片的缺点。另外碳纳米管偏光片还将应用在商用LCD面板上,以通过实践来验证其适用性。

来源:夸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