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宇光学与欧菲科技在手机摄像模组产品毛利率出现巨大差异

触摸屏与液晶网 · 2018-08-18

舜宇光学与欧菲科技在手机摄像模组未来竞争继续加剧。综合光学零件及产品生产商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发布今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收119.7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仅增长19.4%,净利润同比仅增约2.5%至11.90亿元,未及行业预期。而2008年~2017年间,舜宇光学的营收及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37.54%及49.46%。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内手机摄像头模组的强力竞争对手,今年上半年,舜宇光学光电产品事业的收入仅比去年同期上升约14.6%,至约91.87亿元;而欧菲科技(002456.SZ)今年上半年光学产品收入却同比增加54.30%,至102.36亿元,一举超越舜宇光学,成为国内手机摄像头模组龙头企业。

或许受半年业绩不达预期影响,今日,舜宇光学开盘即从昨日的121.1港元收盘价跌至100港元,盘中最低更是跌至86.6港元,最终收盘于91.9港元,全天跌24.11%。

毛利差距拉大

还应注意的是,截止今年上半年,舜宇光学光电产品事业的总收入占集团收入比约为76.7%,较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而欧菲科技今年上半年的光学产品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首次突破一半,达到56.07%。一升一降之间,对于未来两家企业在手机摄像头模组方面的竞争将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

除了手机摄像模组的收入出现差距,舜宇光学与欧菲科技在该业务领域的产品毛利率也出现巨大差异。

根据公司公告,今年上半年舜宇光学光电产品的毛利率仅有约9.4%,比去年同期的约12.7%下滑3.3个百分点。反观欧菲科技,今年上半年光学业务的整体毛利率却出现明显上升,同比增长4.35个百分点,至15.16%。

究其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舜宇光学的客户以国内手机厂商为主,定位偏中低端。而欧菲科技则通过2017年收购索尼华南电子厂的契机,成功切入苹果公司供应链体系,这为欧菲科技毛利率提升及营收增长带来了有力助攻。

根据欧菲科技2018年上半年半年报,欧菲科技营业收入182.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4%;净利润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93%。其中,公司光学产品占营业收入比重首次超过一半达到56.07%,去年同期,该数值仅为43.87%。

汇丰证券科技行业分析师吕昆霖认为,安卓(Android)手机市场上半年的需求呆滞,即使手机镜头出货量实际表现较管理层指引理想,但未能抵销市占率竞争加剧的不利影响,手机镜头出货量增长有下降迹象,便是市占受压的佐证之一。

瑞银科技产业分析师陈雅丽也认为:上半年安卓手机设计上并无重大突破,预示舜宇的相机模块盈利能力仍疲弱,加上中、低端智能手机款式的竞争加剧,压榨毛利。

手机摄像模组未来竞争继续加剧

舜宇光学科技还在公告中表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处于产业发展的成熟阶段,整体增长速率较往年相比呈现下降趋势。中国本土品牌厂商透过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延伸手机使用场景以及加强软硬件协同升级等策略完成市场布局,以突破同质化竞争。然而产品技术参数带来的用户体验的差异化并不是特别明显,致使消费者换机意愿普遍不强,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仍十分激烈,行业集中化态势继续加剧。

为突破同质化竞争态势,舜宇光学科技和欧菲科技等手机摄像模组企业都看到了未来摄像头升级的市场契机,舜宇光学科技在公告中即表示,在双摄成为高端智能手机标配的同时,三摄像头趋势也开始显现,智能手机搭载摄像头的数量增加,再加上规格的升级换代,驱动了行业的成长,同时也对各大手机镜头及手机摄像模块制造商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作为全球领先的手机镜头和手机摄像模块供货商,公司将凭借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良好的产业整合及规模优势而受益。

根据公告,目前舜宇光学科技已成功开发了千万像素以上的5倍光学变焦功能的三摄像头模块,且与主流客户建立了良好及长远的合作关系。此外,随着智能手机对图像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光圈技术的需求更加强烈。公司已完成千万像素以上FNo.1.4 手机摄像模块的研发。

欧菲科技也在今年半年报中表示,公司将抓住双摄战略机遇快速成长,自主开发全自动双摄生产线,包括共基板式、共支架式制程工艺;开发多种双摄算法标定设备,满足不同客户需求;重点开发双OIS、潜望式Zoom 等新技术产品,抢占高端客户市场份额,奠定行业第一的市场地位。与此同时,公司已与以色列、美国等先行算法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发可编码结构光技术,将摄像从2D影像向3D影像技术升级。

虽然短期舜宇面临一定的盈利压力,但中长期而言,仍存在正面业绩驱动因素。中金公司分析师黄乐平认为,虽然公司手机摄像模组业务竞争短期可能加剧,"但是我们认为三摄机型、手机镜头市场份额提升以及ADAS有望长期驱动公司增长"。

相关新闻

毛利骤降股价暴跌 舜宇光学黯失CDR光环

业绩不及预期,也使外界对舜宇光学的未来抱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今年3月,舜宇光学曾传出是证监会钦定的首批CDR试点企业之一,此次毛利率的大幅下滑,让市场对其回归A股之路的期待再度蒙尘。

8月14日,舜宇光学科技(下称“舜宇光学”,2383.HK)在港交所开盘后股价即大幅跳水,盘中跌幅一度扩大至28%,至收盘跌幅为24.11%,报收91.9港元/股,市值单日缩水320亿港元。

舜宇光学股价的大跌,被认为与13日晚间披露的半年报有关,且主要源于毛利率的下滑。财务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虽录得营收119.8亿元,同比增长19%,但毛利率降至19.4%,同比下跌1.2个百分点,亦低于去年下半年的22.2%。

舜宇光学方面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函称,公司目前暂无接受传媒采访的计划,但在相关公告中解释,毛利下降的原因,源于流程优化引发的成本增加和效率降低,同时新基地开始投入使用,使用率有待提高。

业绩不及预期,也使外界对舜宇光学的未来抱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今年3月,舜宇光学曾传出是证监会钦定的首批CDR(中国存托凭证)试点企业之一,此次毛利率的大幅下滑,让市场对其回归A股之路的期待再度蒙尘。

股价大跌超24%

由于一份不及外界预期的半年报,被誉为“纯正CDR概念股”的舜宇光学股价出现暴跌,引发市场侧目。

8月14日,舜宇光学股价大跌24.11%至91.9港元/股,创下公司自2007年上市以来的最差表现,成交额63.05亿港元,最新市值为1008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当天港交所科技股普遍出现下跌,其中阅文集团(0772.HK)股价同样大跌17%,腾讯控股(0700.HK)亦下挫3.43%。

舜宇光学股价的大跌,或许源于前一天晚间披露一份不及外界预期的半年度业绩报告。

半年报显示,舜宇光学上半年共实现综合收入119.76亿元,同比增长19.4%;毛利23.2亿元,同比增长12.1%;股东应占期内净利11.8亿元,同比增加1.8%。

对于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舜宇光学表示,主要受惠于手机镜头及车载镜头出货量的上升,及手机镜头的产品结构改善所带来的平均售价的提升。

数据显示,上半年舜宇光学负责该项业务的光学零件实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约40.1%,达到约26.56亿元。

但在毛利率与净利率方面,舜宇光学则呈现出下滑趋势。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约1.2个百分点,为19.4%,亦低于去年底的22.2%;上半年底的净利率则为9.9%,低于去年底的11.6%。

对此舜宇光学方面解释,净利率的下滑源于手机摄像模组的毛利率同比下降,以及因人民币汇率贬值,导致公司外汇亏损净额约2.01亿元,且主要为今年1月23日发行的6亿美元债券所产生。

对于舜宇光学的这一业绩,国际大型投行也随之对其估值进行了调整,且多家表示出了“看淡”态度。

其中,瑞银发布报告称,舜宇光学上半年纯利环比下跌32%,且较其及市场预期分别低18%、22%,报告期内经营溢利环比下跌17%,同样较其及市场预期低14%和11%。由于上半年盈利表现疲弱,瑞银认为舜宇光学股价将承压,但投资者仍将关注公司能否为下半年毛利率的改善提供更清晰指示,因此给予“中性”评级,目标价定位150港元/股。

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技术意见报告则预测,舜宇光学在未来30日的股价将下跌,料发生概率为70%-80%。

摩根士丹利称,由于舜宇光学上半年盈利低于预期,反映出市场竞争激烈及人民币贬值因素,这意味着市场须重整对公司手机镜头模组利润率的期望,并主要影响其业务表现。因此,给予其“与大市同步”评级,目标价为120港元/股。

CDR预期或转冷

正如国际大型投行对舜宇光学未来盈利能力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看淡一样,普通投资者对这家光学产品制造龙头公司的担忧,除了对其业绩增长率外,还有其存在的潜在回归A股的概率。

今年3月,出于对吸引具备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以便国内投资者分享这些企业成长的红利,有关部门决定适时推出CDR制度以满足此需求。在此背景下,外界曾一度传闻中国证监会圈定了首批8家拟发行CDR的高科技企业,除备受瞩目的BATJ外,还包括微博、网易、携程以及舜宇光学。

虽然上述8家企业作为CDR试点单位的消息从未获得来自官方消息的证实,在随后的2017年度股东大会中,舜宇光学副总裁兼联席公司秘书马建峰亦表态,称“CDR上市的市值要求达2000亿元人民币,但现时集团的市值仍与该要求有差距,因此现时尚未讨论CDR回归A股事宜”,从侧面否认了公司发行CDR的猜测,但外界仍对其未来是否回归A股抱有很大期待。

一位了解舜宇光学的中介机构人士认为,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摄像头模组生产厂商之一,从目前有关方给出的CDR试点企业硬性条件而言,舜宇光学确实无法满足,但在未来CDR制度逐渐成熟,门槛降低后,公司通过发行CDR回归A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自2007年登陆港交所以来,舜宇光学在上市的十年内始终围绕主营业务发展,聚焦光学领域,并与下游大客户深度绑定,以及通过并购核心企业以切入包括苹果公司等大客户的供应链,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而在此基础上,公司市值也得到快速增长,较上市之初增值了数十倍。”上述中介机构人士说。

数据显示,2004年时舜宇光学营业收入仅为400万元,至2007年成功导入生产有COB(chip on board light)技术的相机模块才实现快速增长,至去年底营业收入达到224.11亿元。

不过,舜宇光学即使期待以发行CDR的方式回归A股,目前而言恐怕也将遭遇搁浅。自小米集团成为首单申请发行CDR企业,并在上会前夕宣布“撤退”后,目前有关CDR制度的推行已陷入实质暂停状态。

“吸引新经济企业在A股上市,让投资者分享成长红利,并利用资本市场反哺新经济企业的初衷是好的,但对于发行CDR来说,仍需要循序渐进,等各项制度都完善后推进也许会比匆忙推出更有效果。”对于CDR可能已陷入暂缓的消息,北京一位大型投行人士如此表示。